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江苏淮安十三五规划:建设大型高效环保煤电项目 推进天然气发电项目与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全文)

2016-07-18 08:1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江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节 有效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科学设置和动态调整住房保障准入线标准,实现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研究制定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实施办法,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推进住房供应主体多元化和住房租赁规模化、专业化,满足市场多样化住房需求。通过住房供应体系建设,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到2020年,全市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达到99%,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并维持在20%。

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完善新就业和进城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政策,健全与城乡人口流动相适应的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创新共有产权住房保障制度,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给予住房救助。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完善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防范制度。

第五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强化人口管理服务。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深入实施数字人口-金人工程,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强化妇幼保健医护人员培养,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推行关爱服务,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关怀帮扶体系。推动人口工作重心下移,建立综合信息平台、流动人口信息库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市、县、乡、村人口信息网络全覆盖。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试点建设。

保障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解决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保障等问题。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等社会群体权益保护,保障公平参与和分享发展成果。做好妇女卫生保健、扶贫脱贫、劳动保护、法律援助等工作。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入推进不让毒品进校园活动,加强家庭监护的指导监督,强化心理健康引导。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建设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参与建设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对空巢独居、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有效关爱途径,实施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工程,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财政补贴机制,形成功能配套、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格局。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40张以上。

第二十一章 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

按照标准再提高、重点再聚焦、内涵再丰富、底线再织牢的要求,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到2020年,48.3万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108个经济薄弱村年集体收入达18万元以上。

第一节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全面实现低收入人口脱贫。完善相对贫困人口认定机制,按照省定相对贫困人口规模和扶贫标准,做好新一轮农村低收入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市县乡有数据库,确保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或实现转移就业;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工程;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实施健康脱贫工程;着力帮助低收入农户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实施教育脱贫工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着力减少返贫现象,扩大农村大病救助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持续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大低收入人口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有效减少因病、因老致贫和因病、因老返贫现象。推动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动态调整低保标准,对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

发展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8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加强村级新“八有”建设,增强经济薄弱村内生发展动力。支持经济薄弱村积极创新方式开发资源、经营资产、用活资金,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继续组建市委扶贫工作队,采取成员单位驻村帮扶和联系点帮扶两种方式,实现省定经济薄弱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强化市、县区领导干部及其部门负责同志联系经济薄弱村机制。实行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推动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和帮扶项目三落实。

全面完成重点片区扶贫攻坚。对重点片区实施整体帮扶、连片开发,巩固刘老庄片区扶贫开发成果,加强涟水佃湖荡低洼圩区、涟西革命老区、涟沭结合部、灌溉总渠以北地区、盱眙河西地区等重点片区扶贫攻坚,实施富民强村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项目扶持力度,扩大经济薄弱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增强“一村一品”扶贫带动能力。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成较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节 完善脱贫开发长效机制

突出产业脱贫。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深入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乡村旅游扶贫和电子商务扶贫三项工程。加强政策补贴,推进教育强民和技能富民,增强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和有利于贫困地区、低收入农户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制定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扶贫开发政策,完善扶贫小产业贷款等政策,引导信贷、保险等金融要素投入贫困地区,鼓励农户用足用好强农惠农资金,大力发展短平快特色产业。

强化社会扶贫。完善脱贫工作责任制,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制,确保各类脱贫致富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强化党政各级各部门帮扶责任,强化市委驻县区帮扶工作队力量,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推进村企挂钩,通过合作开发、基地建设、促进就业、公益捐助、扶贫济困等途径,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快脱贫步伐。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扶贫开发法治建设,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第八篇 注重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淮安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低碳循环发展,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宜居美丽淮安。

第二十二章 加强生态建设

坚持保护优先、促进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严守生态红线,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保障生态安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

第一节 严守生态红线

加强生态红线区域管控。在省级生态红线划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市级生态红线的划定与调整,合理扩大全市生态红线保护范围,确保到2020年,风景名胜区、洪水调蓄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重要湿地、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渔业水域和自然保护区等11类生态功能区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21.14%。健全生态红线区域管理办法,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明确针对性的保护方向和管控措施,严禁有损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完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的考核评估制度,探索建立生态红线退出机制,实现全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从量到质的提升,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依托淮安的自然生态条件,以主要河湖水体、丘陵岗地、防护林带和农业区为主体,加快构建以西部山水生态防护带、东部河湖生态防护带为主骨架,以北部六塘河生态防护带、中部古黄河生态防护带、淮河入海水道生态防护带和南部三河生态防护带为副骨架,以连接各产业城镇片区的连接线为多线的“两主、四副、多线”生态空间结构,形成生态调节主导优先、生态服务功能互补、生态产品支撑供给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洪泽湖生态经济圈,构建环洪泽湖生态廊道。

第二节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促进主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实施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推进盱眙西南部矿山环境整治,实施封山育林、护林行动,修复丘陵山地生态系统。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洪泽湖、高邮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推进古淮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和白马湖、天泉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京杭大运河、二河、张福河、浔河、清安河等河道整治,逐步恢复被破坏的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黄河故道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古运河、京杭大运河水土保持工程。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保护重点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外来入侵物种监管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升洪泽湖东部湿地和涟漪湖黄嘴白鹭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推进盱眙铁山寺和第一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洪泽湖古堰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加强白马湖湿地、九龙口湿地、废黄河湿地和盱眙南部丘陵岗地等其他特殊生境保护,确保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大力实施造林工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着力完善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京杭大运河、二河-淮沭河、张福河、浔河沿线以及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沿岸的防护林体系,加强盱眙南部丘陵和黄河故道沿线地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推广乡树种造林,营造绿色生态屏障。加快速生丰产林和优质经济林基地建设,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推动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加森林碳汇。“十三五”期间,完成造林5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6%以上。

第二十三章 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

第一节 加强资源能源集约节约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机制,确保“十三五”期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8.99万公顷。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逐步实行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严格执行各类各业用地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到2020年,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降低38%,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达到1万公顷。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试点,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加强工业节水改造,支持工业园区探索企业串联用水、分质供水、多级用水和废水处理后回用等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继续实施淮涟、涟东和涟西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生态型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地下水保护,开展雨洪资源等非常规水源利用。

推进能源节约高效利用。落实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能源强度“三控”工作要求。实施电力行业煤炭等量替代、非电力行业减量替代,到2020年,力争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开展能效领跑者行动,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推广节能型运输车辆和替代燃料,加快高耗能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支持应用高效节能家电、灯具等产品,推动节能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50%及以上节能设计标准,向节能65%标准过渡,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全省领先水平。

第二节 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立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连接、产业循环式组合的大循环体系,推进复合型循环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支持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加强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鼓励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探索种养结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以盐化新材料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高新区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污染集中治理的循环化改造。确保县级以上工业集中区全面完成循环化改造,推动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生态工业园区。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建设,加强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衔接,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连接,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建筑废弃物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化利用为重点,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废旧轮胎再生利用国家示范产业基地建设,再培育一批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江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