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北荆门十三五规划:建设国电四期、华能钟祥等火电项目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全文)

2016-07-22 08:1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湖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完善生态管治制度,严格执行能耗、水耗、地耗、污染排放、环境质量标准。加强自然资源产权和用途管制,严格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规划制度,强化矿山开发准入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行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补偿的运行机制。实行价格调节政策,落实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和差别化电价政策,探索垃圾处理计量收费,建立政府拨付污水处理费用与处理效果挂钩调整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建立污染物排放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推进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循环经济统计、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估考核、环境预警与应急等监管能力建设。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优化空间开发方式,健全差别化配套政策和考核机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考核和问责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监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发挥社会治理作用,着力构建政策有为、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市场有效的环境治理体系。

第十一章 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侧结构调整,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全省深化改革先行区和示范区。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改善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有序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荆门高新区与掇刀区,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与所在乡镇(街办)一体化发展。推动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和公共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制定和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强化政府绩效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大力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和市民融合服务。

二、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金融业发展,大力引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形成以国有为主,民营为辅,大中小金融机构并举,功能有别,差异化经营发展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规范发展民间融资、互联网金融、微型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不断创新金融模式和产品,全面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建设,建立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加快普惠金融发展,不断拓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大力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支持保险企业积极开展农村小额保险、科技保险、保证保险,推进发展责任保险,鼓励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支持保险企业参与“三农”建设和民生事业,积极开展保险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企业到主板、新三板、四板市场融资;加大创新力度,鼓励股债结合的融资方式。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存款余额达到25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800亿元,主板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四板挂牌企业100家,债券融资累积额300亿元的目标。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统筹规划、整合、运作现有融资平台公司,做大做强平台的资产,增强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融资的放大效应和运作效率,加快组建管廊公司、房投公司等经营性子公司,推动各县市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各类基金组建和运作,创新财政资金的投资模式,积极变财政资金投资为产业基金引导模式,积极引进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加强基金规范运作和风险防范。积极推进ppp模式,积极整合现有国有企业和国有股权,以转让、改制、招资等方式推动传媒、医疗等行业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社会资本。

三、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废除对民营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对涉企收费实行清单管理,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介和融资服务附加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推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实施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建设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四、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和市场流动性。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覆盖。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建立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流转地价体系和收益分配办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网络平台,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平、规范运行。探索地票制度,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健全林权管理、交易、森林资源评估、林木采伐管理和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建立林业要素市场,促进林权、林地流转,推行生态公益林分级补偿机制,落实古树名木保护制度。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区政府财权事权管理体制,推动市区财权与事权统一。加大财政资金整合与统筹力度,实行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减少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推进水、成品油、天然气、电力、电信、邮政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充分的水、电、气、热等领域延伸服务价格;完善农产品价格,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探索垃圾处理计量收费,建立政府拨付污水处理费用与处理效果挂钩调整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行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区拥堵与公共道路资源利用的停车收费政策;创新教育、文化、养老、殡葬等公益性服务价格管理;建立健全市场价格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和市场价格监管机制,保持我市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办事处的落户限制,有意愿、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即可申请落户。积极放开荆门市区落户条件,对来荆创业就业的各类人才不设门槛限制;鼓励来荆投资经商办企业人员在荆落户;有序推进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农业转移人口或持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在荆落户。不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五、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筑牢信用信息共享基础,健全激励惩戒机制,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市场信?用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推进我市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依法推进信用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公开等环节的分类管理,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有序推进资源开放共享。统一信用主体标识代码,不断完善信用信息目录,规范数据归集和信息管理。加强行业信用信息记录及数据库建设,完善失信记录和披露制度。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范和信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建立激励惩戒机制。实施湖北省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综合运用守信激励政策和市场性、行政性、行业性惩戒措施,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制度,强化行政监管性惩戒,实行多部门、跨地区、跨行业惩戒联动。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自律监督机制建设。建立各行业失信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大对守信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

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公共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互为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相辅相成的信用服务组织体系。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运用。支持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征信机构发展成为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企业。拓展信用服务产品在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市场交易中的应用。完善信用服务市场监管体制,加强信用服务行业自律。

第十二章 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坚持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谋划自身发展,加快建立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打造中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

一、推进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

加快建设开放大通道。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通道,通过焦柳、蒙华铁路,连接襄渝、宜万铁路,对接“渝新欧”、“郑新欧”、“汉新欧”等中欧国际班列,构建连接丝绸之路的对外开放国际大通道;通过汉江、江汉运河千吨级航道,连通长江,对接武汉新港、上海港、宁波港等口岸功能大港、外港,主动融入海上丝绸之路。

加快建设开放大平台。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战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加快各级产业园区、铁路货运和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和劳务合作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降低企业外贸成本。积极争取建设综合保税中心。与宁波港合作联手打造陆地港,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在荆门高新区建设国际产业园区,加快建设荆门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

加快推进大通关建设。完善涉外部门协作机制,争取设立荆门海关和进出口检验检疫机构,促进通关便利化。加强区域口岸通关合作,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跨区无障碍通关。借鉴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不断提高投资贸易自由度、便利度、开放度。

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转型新机遇,转变招商工作理念,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实行由简单承接产业转移向强化战略合作转变。坚持从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及时研判国内外产业跨梯度转移规律和走势,主动寻求国际、国内战略投资者来荆门投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加强驻点招商机构建设,在产业转移重点区域设立招商联络站。实行由引进企业向引进产业转变。按照“延链、补链、强链”要求,坚持内资外资引进并举,大力推进“七大支柱产业”招商,积极推进通用航空、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催生带动产业或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链乘数效应。注重引进高科技产业、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和高端产品,补齐产业链短板。积极引进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和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行由单纯引资向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转变。在引进资金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团队、高级人才、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综合效应与溢出效应。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强扩大出口和对外投资结合度,力争到2020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9亿美元。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巩固欧美、东南亚、日韩等传统市场,开拓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培育壮大外贸出口主体,建立出口企业储备库,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帮扶,让更多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外向型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出口企业储备库,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帮扶,让更多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全面实施外贸出口基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机电产品、医药化工产品等外贸出口聚集区,培育外向型产业集群。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外事、税务等方面服务,帮助企业熟悉海外市场规则,主动防范各类风险,增强海外经营能力。引导和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境外投资、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信贷支持,优化担保、国际结算、结售汇、咨询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培育一批劳务输出品牌。

积极推进对外经济合作。加快省级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外派劳务服务网络体系,积极拓展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下的劳务输出。依托湖北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经贸合作平台,积极实施境外投资“双重”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境外投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鼓励农业、磷化、机电产品等优势企业抱团出海,探索组建出口型产业联合体,开辟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新途径。加强培育跨国公司,实现优质富余产能向境外转移。支持企业海外并购重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力争培育几家跨国公司,形成参与国际分工的荆门方阵。

三、深化区域战略合作

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等战略机遇,主动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峡城市群、两湖平原城市、江汉平原城市群的交流合作,加快交通互联互通、产业互补互融。密切与汉江流域城市间交流,推进港口物流、生态保护、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强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城市的对接,共同培育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漳河、长湖等流域城市间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工作。以园区、项目为载体,深化与沿海发达地区合作。发挥招商、外侨、对台等部门和驻外机构、各类商会的作用,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及产业相关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形成对外开放的整体合力。继续做好援疆工作。

第十三章 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荆门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以大柴湖和中国农谷核心区、重点老区和贫困乡镇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脱贫全部“销号”、贫困乡镇脱贫全部“摘帽”。全力以赴推进扶贫开发。坚持整镇整村推进、因人因地施策,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产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等方式,有计划地引导贫困户向城镇和新农村社区集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实施技能培训、创业推进、科技驱动、扶志行动“四大计划”,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实行最低保障兜底、医疗救助兜底、危房改造兜底。推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贫困地区水、路、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扶贫体制机制。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健全金融信贷机制,成立扶贫基金,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整合各类资金特别是涉农资金集中用于扶贫开发。健全社会资本投入激励、扶贫工作联动帮扶、扶贫项目资产折股量化到户等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湖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