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北荆门十三五规划:建设国电四期、华能钟祥等火电项目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全文)

2016-07-22 08:1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湖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促进就业创业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结合的机制。

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全员创业,通过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投资项目带动等途径,创造更多创业机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就业,建立面向人人、功能齐全、公益可及的创业服务平台。

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认真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促进城镇零就业家庭、贫困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到“十三五“末,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2.5万人。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行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等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建设和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以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会保险费、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打击非法用工为重点,加大执法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形成和谐劳动关系。

三、构建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不断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和财产性收入渠道,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办好特殊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实施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幼儿园规划布局,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科学规划中小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环境。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突出办好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事业,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完善校际协作机制和城乡学校帮扶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均衡配置。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发展。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支持特殊教育发展。

突破性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对接地方支柱产业,促进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全国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建设江汉平原职业教育中心。全力支持荆楚理工学院内涵式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应用型大学。建设通用航空学院、健康护理学院等一批特色职业学院,培育1-2所特色高中。吸引省内外重点高校来我市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或设立分校,与荆楚理工学院共建特色学科。推动湖北信息工程学校等6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发展,争取我市被列入全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到2020年,全市中等教育在校生达2.4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校生达到1.8万人。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

五、加强社会保障

落实国家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机关事业、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鼓励城乡居民自主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大力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进一步扩大失业、工伤保险等覆盖范围。

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统筹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救助制度,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推进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打造“大救助”格局。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优抚对象的抚恤、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福利事业发展。支持慈善事业加快发展。

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改进和优化住房保障方式,积极推进货币化保障和安置,实现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应保尽保,满足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六、推进健康荆门建设

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完善以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和健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生活质量。

推行健康管理。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健全智慧健康信息网络,促进各领域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鼓励和规范社会办医,建设江汉平原健康卫生服务中心,加快落实分级诊疗,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制度。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培养和村卫生室村医免费培养,加强医德教育,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强化防治结合,加快医疗服务模式从疾病治疗为中心向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建立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网络。加强联防联控,及时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的能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按照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要求,建立全程监控、严密高效、统一权威、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实施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药品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监管,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

建设健康社区。广泛宣讲健康知识,大力建设“健康阵地”,促进居民健康行为养成。健全社区、乡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组织,发展群众健身团队,培育体育志愿者队伍。推进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共健身运动场所、户外多功能球场等,重点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提高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人民体质。

改善健康环境。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发挥健康促进社区(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促进城乡生活垃圾减量,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整洁美观。提高城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占有量。禁止公共场所吸烟。加强病媒生物防制,严格控制“四害”密度。开展“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建立长效监管体系。

七、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统筹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关系,促进人口适度增长、结构优化、合理分布,不断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计划生育惠民计划和生育关怀工程,加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失独家庭帮扶力度。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养老设施,发展“银发经济”。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妇女发展规划和儿童发展规划,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八、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快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软实力强的文化强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增强全市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弘扬传统美德,倡导科学精神,在全市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开展书香城市、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荆门。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荆门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品牌。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市艺术剧院改革。加快实施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在中心城区和县(市、区)建设高品质数字化专业影院,在人口密集的乡镇依托“乡镇文化综合体”建设小型数字影院。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全市企业、学校、机关等公共文化场馆资源,向社会免费或低价开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和社会服务功能。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打造本土文化艺术精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组建荆门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建设荆门智库。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开展古籍整理,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保护力度。传承文化基因,加强乡土文艺人才培养。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净化网络环境,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推动全市媒体资源整合,打造现代新型全媒体集团,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规范传播秩序,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专栏13-1:民生改善重大项目

扶贫攻坚:大柴湖新城、大柴湖精准扶贫、振兴发展项目等。

教育:198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9所高中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建设项目、彭墩全国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荆楚职业学院、中国农谷职业学院、9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改造项目、145所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等。

卫生:荆门市一医儿科专科及传染病区建设项目、荆门市二医心血管及脑瘤专科建设项目、7个县市区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县市区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项目、4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市直及县市区7个人口健康信息化工程项目等。

文化体育:5个县级公共体育场、14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6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6个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项目等。

劳动就业:创业及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等。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 132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13个老年养护院、荣誉军人休养院(医养结合设施)建设项目、52个光荣院、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3个县级儿童福利院建设项目等。

公共服务:"三馆两中心"(市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市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两宫一中心"(工人文化宫、新青少年宫、市妇女儿童中心)建设项目、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荆门传媒中心、荆楚文化广场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湖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