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河北辛集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建投热电联产项目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全文)

2016-11-02 13:3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辛集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战略,提高优质能源在城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构建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河北建投热电联产项目和冀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智能电网改造,保障城区和园区产业发展、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充分利用中石油“陕京二线”、中石化“榆济线”和华港燃气公司“油改气”等可互为备用的三个气源,完善城区和重点园区天然气管网,推进天然气门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管网覆盖面和天然气供应能力。积极发展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电站,充分利用太阳能。加强地热、生物质能开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

(三)强化水资源支撑

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加强外调水保障能力建设,充分利用雨水、中水等非常规水,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快推进地表水厂建设,加强供水管网衔接,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落实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省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关停公共供水管网内的自备井,采取多项措施实施地下水压采,确保2020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高耗水工业项目,推行工业、服务业用水定额管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南水北调保护区范围,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制定并落实饮用水源事故应急预案,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四)提升基础信息网络

围绕打造“智慧辛集”,落实“宽带河北”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泛在、高速、融合、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电信网以建设城乡光纤网络为目标,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光纤到村,中心城区无线WiFi全覆盖。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适应,鼓励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建立村镇广播室,调频或数字广播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数字电视广泛使用。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基本实现城乡有线电视全覆盖。

专栏9: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交通:清新高速(石津高速至石衡高速辛集支线)、石衡高速(辛集段)、京石客专保辛支线、高铁新区及客运枢纽中心、轨道交通一号线。

能源:110kV大李输变电工程、110kV新垒头输变电工程、2016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河北建投热电联产项目、冀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第五章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市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实施生态支撑战略,坚定不移的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思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环境污染问题,着力厚植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建设美丽辛集。

一、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一)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坚定不移的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实施方案,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总量削减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综合治污与联防联控相结合,强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集中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控煤降耗、扬尘治理等“八个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开展燃煤散烧治理、清洁能源替代、“车油路”综合整治和扬尘综合治理,试点推行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全面开展燃煤散烧治理行动,加强煤质监管,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运输、储存和使用劣质燃煤,全面推广洁净型煤;把中心城区划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止销售和燃用高污染燃料;持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加快热力和燃气管网建设,基本淘汰城市建成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禁止新建燃煤锅炉,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具备条件的使用燃气锅炉;各工业园区通过建设热电联产基础或集中供热锅炉替代分散燃煤锅炉;加强农村天然气供应,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农村天然气全覆盖;以钢铁、热电、玻璃为重点,全面推进脱硫、脱硝、除尘工程,确保达到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全面整顿市区露天烧烤,所有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必须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加强全市秸秆禁烧全天候巡查监管,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加强工地和煤场砂石料场整治监管,提高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严控扬尘污染;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对黄标车实行区域限行,加快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淘汰进程,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现状调查,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档案,全面加强制革等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二)加强水污染治理

贯彻落实国家“水十条”和省“水五十条”,坚持“节源、分流、治污”思路,以工业点源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节水减排工程等重点工程为依托,抓好源头控制和污染治理。大力推进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全面实施雨污分流、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分流改造工程,切实提高水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到2020年,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完成,城市和重点园区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进截污纳管、城乡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不具备截污纳管条件的村镇,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式地埋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气工程等多种生态化分散处理方式,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争取达到80%。进一步加强制革行业水污染治理,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原则,对制革企业进行全面整治;鼓励制革企业采用清洁化生产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建立制革企业水污染防治技术平台,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水污染防治等高新技术,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平;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实施“五水分流”制度,提高污水治理效率。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落实饮用水源事故应急预案。

(三)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力度

加快研究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确保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情况普查工作,实行土壤分类管控,开展污染场地修复试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和污染源控制工程。全面推进“沃土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面积,大力推广节肥、节药和农田污染最佳综合管理措施等先进适用技术,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和有机肥、高效肥,减少土壤污染,改良土质。加强重金属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铬消耗台账”管理,建立重金属跟踪监测制度和环境修复试点,开展土壤重金属跟踪监测。

(四)加大固废物处置和管理力度

健全完善固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禁止建筑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任意排放,对固废物的收集、运输、利用、处理处置实施许可证制度。以皮革为重点行业,以制革区为重点区域,全面推进污泥、废水重金属无害化处理处置。到2020年,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100%。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合理规划农村垃圾投放点,增加垃圾收集、转运车辆,提高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率,鼓励城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确保加强医疗垃圾安全处置,严控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大力推进农村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积极推广“畜禽—沼液—作物”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力争避免污染水源,到202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专栏10: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重大工程项目

气化辛集工程、铬鞣废液循环回用项目、水处理中心及制革区污水厂废水处理综合升级项目、冀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国惠污泥焚烧发电项目、鑫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

二、加强生态绿网建设

大力推进防护林工程、廊道绿化、村庄绿化美化等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构建森林生态体系。实施通道绿化工程,按照有路就有树的要求将县乡以上公路全部绿化,到2020年,道路绿化率保持在90%以上。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加强村庄街头绿化和村内绿地广场建设,以省定美丽乡村重点村、市级精品线路沿线和军齐干渠、三干渠沿线以及环村林带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绿化活动,突出乔灌结合的立体绿化,提升景观效果,打造更多精致美观的绿化精品工程,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乡村宜居环境。创新造林机制,努力引导多元化社会力量投资林业,推广路渠绿化权出让、分户承包等造林方式。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苗木基地建设管理。加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大力推进以百花园、百药园、百菌园、百菜园、百谷园、百果园等“六百园”为主体的“万亩植物园”建设,增加绿化总量、提升绿化质量,努力实现“城在绿中、绿在城中、城乡同绿、乐在其中”的目标,积极创建成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力争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农田林网控制率稳定在85%以上,城市绿地率达34%,绿化覆盖率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平方米。

三、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三条红线”考核办法及控制目标。建设“四网一平台”水资源监控体系,实施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用水精细化管理,对全市规模以上重点用水企业进行水平衡测试,推动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引入,努力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鼓励中水回用。大力倡导生活节水,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持续增加城市再生水利用量。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入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划定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通过“节、引、蓄、调、管”等综合措施,到2020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对地热水开发严格实行取水许可。

(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继续实施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战略,稳定全市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同时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基本思路,保障科学发展用地;制订、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各项政策,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清洁生产,对产业存量实施循环化改造、增量进行循环化构建,探索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减少废物处理量为目标,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探索建立押金回收制度和再生产品强制使用制度,开展试点示范。健全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回收体系,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废弃物处理方式由无害化处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为主转变。大力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

四、加强生态资源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一)推进“智慧环保”工程

推进大气污染、水环境等区域一体化的监测设施和网络标准化建设,完善环保、水利、国土、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断面(点位),扩大监测范围,实施网格化管理和精准监测。推进大气、水、林业资源等区域一体化的管理基础信息系统、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源控响应数据库。加强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配备与环境综合信息数据库联网的实时监控执法装备。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市的生态资源和污染物环境监测信息及响应系统,全市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

(二)强化机制和政策保障

加强环境联合执法监督,构建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协调联动、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机制。每3-5个乡、镇、街道建立一个环保基层执法机构,确保监察无盲区,执法全覆盖。加强环境监测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能力水平。加大财政环境治理资金支持力度,将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项目列为财政重点支持项目,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国家、省级各类专项资金。创新环境治理模式,鼓励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完善社会共治体系。

五、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一)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严格资源环境生态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设定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快对水流、森林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晰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机制。实施能效和排污强度“领跑者”制度。落实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分配和交易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离任审计,建立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到2020年,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观念,形成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全市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多渠道和多形式的生态文化教育,培养生态文化观念和意识。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将生态立市的文明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建章立制和政策体现。党政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培训。政府机关在节能、节水、节纸、节粮等方面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接待制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严格落实节能节水产品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有关规定。推动市域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融合,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树立特色生态文化品牌。创新宣传模式,围绕世界环境日、世界动物日、地球日、低碳日等开展生态宣传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提倡绿色出行,节约用餐,加强绿色消费标识引导,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节水、节电产品和用具,推动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回收使用。开展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等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第六章 坚持开放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发展和转型的强大引擎,把改革作为解决发展中问题的“突破口”,努力在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求突破,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跨越赶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辛集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