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山西煤监局局长卜昌森:经历了煤炭的冰与火之歌 我为何要大声疾呼“冷眼看煤市”?

2016-11-17 13:21来源:中国煤炭网作者:卜昌森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趋势一:未来3~5年,煤炭行业经济态势处于恢复性上涨企稳阶段,但总体上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一致。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这次危机我们面临的是结构性难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最根本的是煤炭产能过剩。

那么,又该如何看待今年以来特别是7月份以来全国煤炭市场的快速反弹呢?我认为:

本轮煤炭价格的快速反弹,绝不意味着趋势反转,而是多重因素短暂集中作用的结果:

一是去产能政策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去产能成效明显。产量降幅大于消费降幅,1-3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4.6亿吨,同比下降10.5%(大于消费降幅8.1个百分点)。

这就是当前煤炭市场好转的根本原因,不是需求增加的结果,而是供给减少的结果。而供给减少的原因,则主要是去产能、控产量实施276个工作日起了关键作用。

二是保增长政策刺激的因素。国家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推广PPP模式,以适量的政府引导资金更多地激活民间投资,增强整个经济的终极动力。

三是煤炭内生价值正在自我修复。煤炭价格持续4年一路下跌,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违背价值规律,必然会有反弹的要求。

四是气候变化等偶发因素。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全社会用电量大幅增加,煤炭库存下降,随着迎峰度冬逐步临近,用户补库意愿强烈;同时,公路治超与铁路运价调整,煤炭运输成本上升和国际煤价大幅上涨;加之去产能,导致市场供应偏紧、价格上升的预期不断增加,推动煤炭价格自7月份以来快速回升。

五是投机资金炒作。本轮煤价上涨的背后不乏投机资金的影子。

六是国际市场拉动。以具有国际煤炭市场风向标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为例,60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1月25日最低点的47.27美元/吨,上涨至11月11日的105.81美元/吨,涨幅达123.84 %。中国煤炭市场已经被“国际化”,国际煤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国内煤炭市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本轮煤炭价格的反弹不存在持续大幅反弹的现实基础。最主要的是我国煤炭产能仍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趋势仍没有改变。

2.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虽然近期煤价回升,但回升的时间较短、不同的煤种价格回升幅度差距巨大,至10月底平均煤价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3.近期煤价上涨已经提前释放了市场预期,煤价终究还会回归规律。市场预期将会逐步恢复理性,基本回归到供需基本面的真实情况。

趋势二:未来20~30年,煤炭行业依然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坚定信心、改革发展。

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在当今时代资源日趋短缺的大趋势下,煤炭终究是资源,今日的过剩,只是一种宏观失调导致的阶段性相对过剩。2014年12月公布的凝聚了30位院士智慧的《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提出:作为中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肯定要革命,但不是“革煤炭的命”。提“后煤时代”尚早,“去煤化”不可取。现阶段,我们必须坚定对煤炭产业发展的信心。

信心来自何处?

1.信心来自我国国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国情是以煤为主,我们对煤的注意力不要分散,要做好煤炭这篇文章”,“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仅占1.2%,人均煤炭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42.5%,人均石油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7.1%,人均天然气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3.2%。

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大。特别是石油对外依赖度逐年快速上升,从1993年净进口之后,至2015年底已经上升到60%以上。

我国能源储量“富煤、缺油、少气”的秉赋特性,决定了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

原标题:山西煤监局局长卜昌森:经历了煤炭的冰与火之歌 我为何要大声疾呼“冷眼看煤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