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划:全面推进高效清洁燃煤机组建设(全文)

2016-12-30 13:5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超低排放燃煤发电分布式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建设现代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基地

在优化传统能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煤层气,科学合理发展可再生能源,创新能源利用方式,强化能源管理,提高新能源的比重,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清洁、低碳、高效、现代的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京津冀一体化”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1.优化发展传统能源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鼓励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推广,促进电力、煤化工等行业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立商品煤分级分质利用体系,提高洗配煤占商品煤的比重,推进煤炭清洁供应,提高清洁煤使用比例。

优化发展火电。依托低热值煤发电和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进高效清洁燃煤机组建设,重点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燃煤机组和高效洁净发电大型联合循环机组,改善燃煤发电装机结构;逐步提高煤层气发电和瓦斯发电比例,调整火电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到2020年煤层气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千万千瓦级。

2.提高煤层气和天然气应用比例

深入推进“气化山西”战略,加快沁水、河东两大煤层气基地和“晋城矿区、阳泉矿区、潞安矿区、西山矿区和离柳矿区”五大瓦斯抽采利用矿区建设;利用过境天然气资源,积极争取天然气配额,确保燃气供应充足;加快完善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矿区、重点城镇天然气和煤层气应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用、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开展清洁能源替代,逐步提高燃气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例。到2020年,实现气化人口全覆盖,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

3.继续挖掘水电潜力

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继续推进黄河大北干流古贤、碛口、禹门口水利枢纽和浑源、垣曲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争取到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对已有水电站实施提质改造、电气化改造及增效减排改造,提高水电装机有效利用小时数。

4.科学合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充分利用我省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合理推进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利用。以大同、忻州、朔州为重点,加快推进晋北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和各类并网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大同、长治、运城等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大同、阳泉等地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加快光伏分布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深入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积极开展太阳能供热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研究,支持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扩大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领域。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争取达到1800-22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00万千瓦。

5.积极开展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利用

充分利用玉米、小麦等秸秆资源,加快秸秆集中气化,推广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灶应用;开展垃圾填埋发电试点示范,充分利用垃圾填埋气;保障现有沼气设施稳定运行,实施规模化养殖配套沼气工程;利用盐碱地、荒草地等闲置土地资源,培育专用能源植物品种,加强非粮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开发生物燃料乙醇示范项目;开展浅层地能资源调查,重点鼓励大同、忻州等地热资源分布区因地制宜推进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示范。

6.加快推进储能和电网智能化建设

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继续推进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促使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升级,提高电网输送效率,降低电网线损率,为我省水电、风电、光伏、煤层气等新能源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提供支撑条件,促进能源供应低碳化。开展储能设施建设,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到2020年,实现我省智能电网全覆盖。

7.推动分布式能源建设

以城市、工业园区等能源消费大户为重点,推动天然气、煤层气等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加快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开发利用。推动太原市、晋城市天然气和晋北地区风电互补分布式能源示范建设,配套建设区域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稳步提高分布式供能比重。在分布式能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智能电网、智能天然气管网、智能热网等建设,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推进气、电、热、冷有机联合,探索建设立体化的能源互联网。

(三)严控工业领域排放

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以提高能效为核心,优化用能结构,加强先进适用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力度。到2020年,煤炭、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1.引导工业园区低碳化发展

以国家低碳产业园区和省级低碳产业园区建设为契机,逐步引领全省工业园区低碳化发展。重点强化园区规划引领,将低碳理念纳入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低碳产业园区实施方案,实施现有园区低碳化改造。完善入园条件和管理流程,开展入园企业碳筛查,鼓励聚集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产业;优化产业链,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低碳产业链;开展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在园区中的应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合理规划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互补与共享,减少园区资源能源消耗;推进节能低碳技术标准、节能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碳排放管理平台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园区碳排放管理体系。

2.全面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

深入实施工业窑炉节能改造、内燃机系统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热电联产、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控制煤炭消费,提高可再生能源、燃气、电力的使用比例,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在煤炭、钢铁、水泥、电力、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深入推行能效对标,主要耗能产品单位产品碳排放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鼓励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3.控制煤炭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推广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优先在主力煤矿建设低浓度瓦斯抽采系统与高浓度瓦斯抽采智能调度系统,从源头上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甲烷排放;在煤炭采掘、运输、洗选工艺过程中对通用机械系统、大型用电设备的电力拖动装置进行节能改造,降低煤炭开采洗选综合能耗;改造煤炭供应管理和运输体系,简化生产运输环节,减少输送过程的耗能损失。

4.控制电力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结合我省低热值煤发电和超低排放改造行动,加快关停服役期满、能耗指标高的煤电机组,严格控制新建机组效率水平,重点鼓励采用大容量、高参数、高效节能发电机组,大幅提高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比例;大力推广应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等技术,提高燃煤利用效率及发电效率;支持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电力行业示范项目和创新平台,积极开展碳捕集与封存相关技术研究与产业示范。

5.控制钢铁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严格控制产能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升级;鼓励采用废钢电炉炼钢-热轧短流程生产工艺;烧结机全部安装余热回收装置,焦炉采用干法熄焦、高炉全部配备高效喷煤和余热余压回收装置,提升转炉负能炼钢水平。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煤调湿技术、捣固炼焦技术、低温烧结技术、高炉高效喷煤、高炉脱湿鼓风技术、高炉热风炉双预热技术、低温轧制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等;全力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循环工厂。

6.控制有色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有色矿山重点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提高采矿、选矿效率;铝行业推广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高效节能技术、利用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技术、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电解铝生产采用新型阴极结构、新型导流结构和高阳极电流密度等先进低碳工艺,电解铝液直接制备合金锭坯等短流程加工制造技术、套筒竖窑及蓄热式竖式还原炉技术。铜冶炼推广氧气底吹炉炼铜等技术,实施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合理应用防护性气体,开展防护气体替代品研发,减少含氟气体使用和排放。

7.控制化学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大力推进“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转化力度,努力形成以现代煤化工为主,传统煤化工为基础,煤基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格局。推进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提升以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化工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产能占比;合成氨行业加大对既有企业的综合节能改造,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节能高效脱硫脱碳、低位能余热吸收制冷等技术;电石行业采用大型密闭式电石炉,推广电石炉炉气利用、空心电极等节能技术;己二酸、硝酸生产行业采用控排技术减少氧化亚氮排放。

相关阅读: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全文)

山西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打造煤电一体化(全文)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电力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3亿千瓦(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低排放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