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驻足五年的终点回首来路,转型与升级的呼唤清晰响亮,清洁与高效的涅槃之路全面铺开;立于起势的潮头瞩望去程,绿色与洁净的潮流势不可挡,成熟与理性的疾驰脚步引领世界。
即日起,中国电力报“砥砺奋进的五年———能源清洁发展”专栏刊发特稿,从可再生能源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电能替代、成品油质量升级等方面全面展示能源系统在清洁发展方面的举措与成效,讲述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法》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水平显著进步,产业实力快速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进入了大范围增量替代和区域性存量替代的发展阶段。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为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我国以及全球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御风而行,行路至此。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之一,风电成为第一个完成“十二五”规划装机目标的能源种类,亦是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十三五”时期,我国风电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装机容量继续领跑世界。如今,无论是西北戈壁滩还是东部沿海,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都可以找到耸立的风机,一直在中华大地上空吹拂的风,已真正开始创造绿色价值。
装机规模超“十三五”目标指日可待
国家能源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601万千瓦,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全国风电发电量14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平均利用小时数984小时,同比增长67小时。目前,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规模1.54亿千瓦,已经接近去年底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1亿千瓦的预期目标,全线超越指日可待。
早在2011年,我国就已取代美国跃升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大国。2012年风电发电量达1008亿千瓦时,首次超过核电,成为继火电和水电之后我国第三大主力电源;2013年理性调整,新增1449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7716万千瓦;2014年全面回暖,建设业绩超过此前连续4年新增并网装机1500万千瓦的水平,一举达到1981万千瓦的新增并网装机规模;2015年2月,毫无悬念地突破1亿千瓦装机总量,提前10个月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2016年保持健康发展势头,新增193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1.49亿千瓦。
金沙江河谷、雅砻江河谷的风光水互补;乌兰察布、赤峰、包头等京津冀周边风电的规划,合理的布局使得神州大地上的风能资源物尽其用,积极为我国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创造价值。
与半年前发布的风电“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目标相比较,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指导意见》中风电新增装机目标略有上调。
对此,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解释:“‘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这是最低目标,不设上限。新能源装机目标是一个保底目标,也是一个保障性发展的基本目标,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模是没有封顶限制的,而非有些人所理解的‘在新规划下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变慢’,新能源产业仍会保持合理稳定的规模发展。”
多措并举促弃风形势明显好转
与风电迅疾成长的脚步相挟而来的是弃风限电问题。作为制约我国风电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弃风限电”从2010年左右开始显现,当年弃风率为10%;2012年达到高峰,弃风率超过17%,此后开始逐年下降。来自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风电弃风电量23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1亿千瓦时,弃风率同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弃风限电形势明显好转。
弃风量和弃风率的同比双降,与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对风电产业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纵览近年来的风电产业各项政策措施,直面可再生能源消纳困境,国家能源局从实际出发,开出一剂剂破除顽瘴痼疾的良方佳药:按期发布风电预警结果,严格控制“三北”弃风限电较为严重地区的建设规模,将风电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不弃风的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和低风速风电进一步发展;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推动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示范工程建设;探索风电制氢、工业直供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模式。
“缓解弃水弃风弃光问题是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将解决该问题作为能源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会同相关地区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取得明显好转。”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在介绍上半年能源形势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过去一年,不管是风电上网电价调整,还是《关于做好2016年度风电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发布,都传达出合理引导风电投资的深意———严格控制弃风限电红色预警地区的建设规模,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转移风电发展的重心。
而《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指导意见》也明确,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暂不下达各年度新增建设规模,待弃风限电缓解后另行下达。这一趋势在上半年的风电统计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601万千瓦、同比多投产27万千瓦,其中,东、中部地区新增风电装机占比达到57.9%。
加强建设能源输送通道,发力新能源消纳,电网公司展现出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家电网公司加大调控力度,充分发挥调度作用,实施全网统一调度,充分发挥大电网的作用,跨区域安排旋转备用容量和火电开机方式,深度挖掘系统调峰能力。南方电网公司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及时开展流域梯级、跨流域协调调度,多措并举行之有效。
风电产业已具有国际竞争力
5年来,技术装备水平的显著提升,让我国逐步从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国向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强国迈进。回溯我国风电制造业起步阶段,设备主要依靠进口,风机价格高企。随着技术进步及生产规模扩大,我国陆上风电建设成本已处于世界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一个涵盖了技术研发、整机制造、开发建设、标准和监测认证体系的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已基本形成,风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不断提升,5~6兆瓦大型风电设备已经试运行。
建设热情激起的背后,是多个因素催生下的风电制造业板块整体火热。“作为战略型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不仅在装机规模方面位居世界首位,还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装备制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技术产品远销到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风电成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秦海岩表示。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近4年来,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趋于集中。排名前五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54.1%增加到2016年的60.1%,排名前十的风电制造企业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77.8%增长到2016年的84.2%。
与陆上风电疾驰发展脚步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受各方面因素制约,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建设较为缓慢。从2010年的累计装机15万千瓦,到2016年累计装机163万千瓦,海上风电虽然进展艰难,但仍保持稳步增长。
“目前,我国多家整机商推出了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在3~6兆瓦之间。我国部件商已能够生产部分核心零部件,如叶片、发电机、变流器等。安装设备基本能够满足目前需要,但未来还需随着产业规模的增大继续进行投入。”秦海岩解释,目前海上风电规模化应用条件初具,但还有海上机组技术与可靠性、海上风电场设计、海上风电工程等多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海上风电机组供应商共10家,其中,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制造商有4家,海上风电机组装机量占海上风电装机总量的90.1%。在所有吊装的海上风电机组中,单机容量为4兆瓦机组最多,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4万千瓦,占海上装机容量的45.5%,其次是3兆瓦装机容量占比为14%。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25日,南高齿2025风电客户日在蜀绣春深的成都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高质驭风,共创未来”为主题,南高齿集团携手风电整机厂商、风电开发商及行业专家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变革机遇与关税贸易壁垒加剧的双重背景,共商风电产业破局之道,探寻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为响应贵州省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需求,深化风电全产业链协同发展,4月23日,“好品质可信赖共创未来”贵州新能源产销对接会暨电气风电2025年度供应商交流会于贵阳启幕。会议由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黔南州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电建贵阳院与电气风电联合主办,聚焦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与供
近年来,我国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进入电力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扩大其消纳空间,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保量保价的兜底保障,到不保量不保价的全市场化交易,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政策与路径参考,助力能源绿
4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沉寂一冬的牡丹江逐渐苏醒过来,奏响春日的盛大序曲。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华电穆棱十文字风电项目也在“以大代小”改造升级后,迎来了“新生”——在总装机容量不变的前提下,年发电量翻两番。01前世今生,见证中国风电的辉煌巨变20年前,正值中国风电产业从商业化探索向规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低碳能源转型的路径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来源:石油Link文|郡程)你上一次听到关于“能源转型”的讨论是在什么时候?世界风云变幻,每天都有新鲜话题。近两年尤其是2024年底以来,世界持续围绕着特朗普回归、关税战,以及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展开,“能源转型”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久远的名词,不复全
风电”出海”订单火热,在此背景下,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又会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出口新机遇?3月23-24日,央视《天下财经》栏目与《人民日报》接连聚焦三一重能,报道企业在风电装备智能制造、提速出海方面的最新动向。央视财经:风电出海加速“扬帆”在北京一家风电整机制造车间里,16条
3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陈伟俊一行赴金风科技考察调研。鼓励金风科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投运,在更高层次助力新能源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陪同
龙源电力公告显示,自2024年10月起不再拥有火电控股装机。至此,龙源电力火电装机“清零”!龙源电力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巨头,大部分装机是风电,其次是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此前也有少量的火电装机。截至2023年底,龙源电力控股装机容量为3559.37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2775.44万千瓦,光伏等其
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中国风电的亮眼标签。无论是装机规模,还是大兆瓦技术研发,抑或是产业体系建设,中国风电均走在了世界前列。2024年,全国风电光伏总装机13.5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庄严承诺。其中,全国风电总装机超过5亿千瓦,已然跃升为中国新能源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曹志刚:2024,中国风电的理性与回归曹志刚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随着岁末年初的到来,我们迎来了反思与展望的时刻。犹记得2023年回顾之时,中国风电行业还深陷于低价竞争的困境之中,产业链各方都面临严峻挑战。走过2024年,令人欣慰的是,在政府、行业协会、专家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制定自
4月28日,西班牙发生大面积停电,数百万人停电近24小时,在停电前一周,西班牙其实已经经历了数次电涌和停电。频发发生的电力故障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电网稳定性的担忧。此次停电发生后,西班牙电力供应在短时间内暴跌至不足5GW,而储能仅能调节约0.3%的负荷,无法承担平衡电力系统、稳定频率和提供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4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兆瓦级新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其中建成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5座。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行动。大力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重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文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甘肃省玉门市发布工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其中提到,加快优质企业培育,畅通企业销售渠道。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主导力的省级、酒泉市级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强化跟踪监测,及时帮助企业开拓销售渠道,保持稳定运行,协调保障
一面是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破730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130%,一面是从业者感叹赚钱太难。刚刚过去的一年,储能产业仍然在“冰火两重天”的泥淖中挣扎向前。据北极星储能网数据,当前国内储能招中标市场中,储能系统价格已经降至0.4-0.5元/Wh左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价格已经跌至0.3元/Wh左右,短短两年
限电,在多年前使风电行业头疼不已,甚至影响了全国风电发展格局,乃至变相促进风电低风速技术创新的历史挑战,今天正重新上演。例如在新疆,负荷较高的地区实际限电情况维持在10%以内,但负荷不足地区的限电率甚至可能达到20%-50%之多。再如甘肃,有些地区的限电率在20%左右,最高的超过了25%。官方统
今年是习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第十年,回顾蒙东电力市场十年建设,蒙东电力几代交易人始终坚持贯彻中央电力改革要求,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深入,市场规则体系逐步完善,创造十大工作亮点。蒙东地区第一笔省内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应运而生。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中国风电已经站在了全球前列,但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很多磕磕绊绊的故事,比那些冠冕堂皇的“成功经”对产业发展更有价值。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文章,讲讲中国风电的艰辛过往。奥运项目发电机批量故障2008年1月,北京官厅风电场一期工程并网。该项目是北京2008年
风电机组为什么越来越便宜?我国为何会出现长达2-3年的风电价格战?笔者因为要为客户出报告,曾咨询了很多行业大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今天,笔者综合了一下大佬们的观点,用尽可能短的文字去探讨这个问题。需求侧:注重大规模而非高质量在市场需求的角度,自双碳目标制定后,风电迎来了新的大规模
通过主题教育学习心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心组学习,本人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新提高,在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上有新加强,我将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国资央企重点难点问题上努力做到有
通过主题教育学习心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心组学习,本人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新提高,在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上有新加强,我将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国资央企重点难点问题上努力做到有
如果说,2018年之前的运达股份是稳中有进,那么近些年这家企业的市场表现可谓突飞猛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的数据显示,2018年及此前几年,运达股份的新增装机容量徘徊在百万千瓦以下,新增装机市场占有率约为4%。从2019年开始,其新增装机容量与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到2022年市
近日,中电联公布了2022年度全国风电场运行指标综合对标评比结果。本次共有来自55家发电集团的3782家风电场参加评比,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新能源”)16家分公司的41个风电场获星级奖项。其中11家风电场获评5A级场站、14家风电场获评4A级场站、16家风场获评3A级场站。2022年风电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