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基地的秘密 你知道几个?

2017-10-10 10:25来源:走进科学关键词:秦山核电清洁能源铀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人说,你们总说核能是清洁能源,清洁在哪呢?我们来举个例子,同样是一百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火电厂需要的燃料,每天都要一列四十节的火车运送;而核电厂所需要的燃料,一年只需一辆重卡运送就够了,两者相差了大概有十万倍。

尽管使用核能这样的清洁能源,蓝天会多起来,可是有关“核”带来的辐射,却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的地层主要是砂岩,在这些砂岩的下面,埋藏着我们要寻找的砂岩铀矿

一根根岩芯从地下四百多米被提上地面,像挤牙膏似的、岩芯被水缓缓送出。工人们洗掉泥浆,岩芯就露出了本来面目。不过这些岩芯,也不全是铀矿,只有物探人员的仪器编录数值达到12以上才能算是铀矿,12以下都是自然界的基本数值。

铀矿

看到这里,又有人要说了,

这些都是有辐射的吖,

好多专家不就是搞什么

原子弹啊核武器啊被辐射,

最后身体很不好吗?

在自然界,辐射是无处不在。宇宙射线、土壤、甚至是人体自身带有的放射性核素,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天然本底照射”。据世界权威机构的统计,我们接受的天然辐射平均是一年两个毫希弗左右。

其实对于照射来说,它是一个量的积累,是有时间的概念的。在矿区工作的人员,胸口都佩戴了辐射剂量仪,每年都会把它送到权威的机构进行检测。而检测出来的数值,他们每年只比普通人高了二点多个毫希弗。这是个啥概念呢,咱就这么说吧,影响人体健康的数值是一百毫希弗,矿区工作人员每年接受到的辐射是远远低于这个数值的。再说明白一点,矿区勘探人员每年的职业照射、就相当于做一次X光透视。对于那些只要一咳嗽就惊天动地去拍胸片的同志来说,请问谁受的辐射更多呢?

这里是一处“地浸法”铀矿开采试验场。地表几乎见不到什么,这里就像普通的农庄,老乡可以种庄稼,可以放牧,而且饮用水都没有任何影响。

在砂岩铀矿分布区,勘探工人按一定网度钻出很多钻孔,然后从注液孔注入溶浸液,使铀与溶浸液充分接触而溶解,形成含铀水溶液,也就是浸出液。接着再将浸出液通过抽液孔提出地表,最后在工厂把铀提取出来。经过提取加工后的铀,俗称“黄饼”。这样的“黄饼”,又是怎么变身成为核燃料的呢?

内蒙古包头市,这里有我国最早、也是当前走在最前列的核燃料生产基地。在这里生产的元件,相当于核电站的粮食。铀在这里会被做成各种各样的核元件,有棒状的,还有球形的,还有套管形的,各种各样。重水堆的核燃料元件,是将天然铀转化,压制成为二氧化铀芯块,芯块装入锆合金的包壳内,再将包壳管的两头焊上端塞、密封。

 

这个基地让人啧啧称奇的地方在于,芯块制备车间内,几乎是一整套智能化生产。车间内很少见到工人,车床中间的通道上,只见黄色的自动导航车,它们是负责搬运芯块的机器人。只有在最后一道工序,也就是将芯块推送到包壳管里,才出现了工人的身影。

在这儿,工作时要面对这么多芯块,工人所受的职业照射每年也只比普通人高出1.3个毫希弗。

不过话说回来,核燃料在使用过后要干嘛去呢?我们都知道核燃料在裂变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那么燃烧使用之后的核燃料是不是就没有放射性了呢?它们都被存放在哪里?它们真的一无是处了吗?还有没有其它的用途?

哎呀呀,你们问题这么多,小科一个个回答得累死了,干脆就带你们去看几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堆,看完之后保证你秒懂!

原标题:关于核电,竟然有这么多秘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山核电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铀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