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位列世界500强的能源集团如何“断腕”求生?

2018-02-13 16:06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闫起磊关键词:冀中能源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型突围”,成为摆在许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国有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位列世界500强的冀中能源集团正是这样一个以煤炭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

面对5年要化解产能2393万吨,分流职工4.5万余人的现实状况,如何在“断腕”中获得新生?如何避免在未来“矿竭企衰”?如何让旗下“集”起来的各类产业板块真正实现抱“团”发展?奋力转型中的冀中能源,无疑是一个值得观察的典型样本。

转型: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虽已是寒冬,但在河北石家庄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冀中能源旗下冀中装备集团石煤机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切割、焊接、组装,“歇人不歇机器”,一派繁忙。公司党委书记师孟虎兴奋地告诉记者,不久前,他们刚拿到1000辆环保车“大订单”,必须铆足了劲加紧干。

然而,就在两年前,这个曾是原煤炭部直属的全国8家重点煤矿机械企业之一的老牌国企,还面临着生死考验。师孟虎说,原来石煤机主要是生产煤矿装备,煤炭行业景气的时候,产品不愁销路,日子还过得去。近年来,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很多企业缩减了采购计划,原本红火的煤机市场突然严重萎缩。最困难的时候,石煤机一个月只拿到了一张订单,照这样下去,如何养活2000多名职工?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石煤机在环保领域找到机遇。他们发现国家治理污染的力度越来越大,各地对环保车辆的需求旺盛。依靠现有机械装备研发优势和车辆改装资质,石煤机开始转型生产环保用车。因为产品适销对路,一下子便打开了市场,如今,在石家庄、唐山等河北省内各大城市,都能看到“石煤”牌洗扫车、吸尘车、洒水车。系列环卫车产品已然成为石煤机占领市场的经济增量主力。

转型的尝试与努力,让石煤机在煤机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盈利。“时代变了,需求变了,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市场,创造供给,优化供给,才能求得生存发展。”谈起“起死回生”经历,冀中装备集团总经理凌斌不禁感慨。

像石煤机一样,“转型”已经成为冀中能源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主题”。2012年以来,一场经济危机开始横扫全球。受此影响,煤炭市场需求快速萎缩,价格也开始连年下行,动力煤价格出现断崖式的下跌。2015年,受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影响,煤价跌至谷底。

“发的工资都不够生活开支……”“矿井停了,工人放假,每月只发生活费……”“生产一吨赔一吨……”那段时间,记者走访冀中能源各大煤矿,从高管到矿工,几乎所有人的言语中透着市场的寒冷。

几乎与此同时,化解过剩产能成为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头炮”。去产能任务艰巨的河北省制定了煤炭去产能“时间表”,计划到2020年,全省去掉5千万吨的煤炭产能。

河北省要求,省属国企冀中能源2016到2020年要承担2393万吨去产能任务,占全省去产能总量将近一半。完成这一任务,冀中能源需要关闭矿井53对,涉及职工安置4.5万多人。

截至2017年9月末,冀中能源2016年、2017年已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179万吨,接近去产能总任务的半数。因为矿井关闭,矿工的生存受到了很大挑战。压力之下,“走出去卖服务”成为一种求生探索。

冀中能源集团旗下的陶一矿2015年闭井后,先后成功托管山西吕梁市的几处煤矿,趟出了一条发展路子。今年8月,因去产能停产的亨健公司也“走出去”到山西、内蒙古等地寻找托管项目,目前也成功托管三个项目,安置职工400余人。

然而,“走出去”给别人 “打工”可以解一时、一矿之困,对于庞大的冀中能源,必须找到更多、更宽、更长远的出路。

去产能是促使企业转型的最直接“诱因”,而发展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则是企业必须转型的根本压力。冀中能源董事长杨国占说,尽管全集团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在2017年均超过2000亿元,并连续多年跻身世界500强,但这个庞大的企业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煤炭资源日趋减少,衰老矿井逐年增多,无论煤炭企业还是非煤企业,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严重缺乏;一些子公司长期亏损,经营十分困难;集团整体优势还未充分发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亟待优化;在持续去产能形势下,人员分流任务繁重……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力度小了也不行,作为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企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创新。”杨国占说:“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是摆在冀中能源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减负:自由搏击市场的必备条件

2017年10月17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通二矿社区管理处二楼会议室,一场简单的交接仪式开始了。“到今天,我们正式完成了接收峰峰集团职工家属区居民供水的任务。”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水利局副局长顾建军的一席话,让与会者很是感慨。

从这天起,通二矿社区1814户居民的供水将由峰峰矿区水利局下属企业滏泽公司接手。这个自成系统的工矿社区,在封闭运行几十年之后,终于被纳入了属地政府的公共服务序列。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及计划经济体制等原因,峰峰集团从成立之初就无奈推行‘企业办社会’,几十年的难题在如此短时间内解决,非常不易。”峰峰集团副总经理成光星感慨地说。

实际上,2017年10月以来,许多直接由冀中能源管理的“工人村”陆续迎来了新“管家”。

当前,“三供一业”即供水、供电、供热(气)和物业管理仍是国有企业“不堪重负”的“历史包袱”,这一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企业办社会职能”,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在很多国有企业还未曾有效剥离。沉重的历史包袱成为国企搏击市场的严重羁绊,对于煤炭、钢铁这样完全竞争领域的国企尤甚。

原标题:乘势谋变逆转矿竭企衰——河北冀中能源集团转型升级观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冀中能源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