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5-09-27 00:00关键词:煤电矛盾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 |
据江西省发改委副主任、物价局局长王平介绍,我国首次煤电价格联动以2004年5月底煤炭企业销售电煤的车板价为基础,根据6-11月电煤车板价的平均涨幅,按照煤电价格联动公式测算和调整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和电网经营企业对用户的销售电价。
记者了解到,电价提高后,火电厂虽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由于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受益并不明显。
一是火电企业不能完全化解煤价上涨的成本压力。一方面根据煤电联动方案,煤价涨幅超过5%,则电价上调并抵消70%的电煤涨价带来的成本,电厂自己要消化掉另外的30%。如此长期积累,火电企业可能会因那“30%的煤价上涨因素”而发生“消化不良”。江西南昌发电厂总经济师饶芝明告诉记者,今年煤电联动后该厂上网电价从5月1日起执行0.338元/千瓦时,上涨0.042元/千瓦时,今年因电价调整预计收入增加3432万元,只能弥补2005年当年燃料成本增加的49%,加上2004年的5074万元的亏损仍然有8691万元无法弥补。
另外,据江西丰城发电厂、山西太原热电厂反映,国家有关部门在进行电价涨幅测算时,所依据的电煤价格大大低于火电厂实际进厂电煤的价格。两电厂去年同期所购电煤实际价格涨幅均远远超过了国家所规定的8%,甚至翻了一番。
二是煤电价格联动并不具有完全的同步性。华中地区最大的火电厂国电九江电厂副总经济师周平平分析,根据联动方案,如果煤价累计涨幅没有超过5%,则电价不能上调,由此带来的成本上升仍将会影响到火电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从时间上看,这种联动是滞后的,比如这次调整,从煤价开始上涨到电价相应进行调整相隔了近一年。这两个因素都会给发电厂增加大量的燃料和财务成本。
三是煤电联动计算方法不能完全反映煤价对电价造成的影响,电煤质量明显下降。由于煤质目前几乎是以煤炭企业抽样检验结果为准,电煤价格无法真正做到按质论价。据了解,按照国家1999年对电煤按质论价的计价原则:江西省某矿标准品发热量为3800大卡/公斤时,车板价为143.40元/吨,发热量每升降100大卡相应加减3.53元/吨。电煤价格较前两年已翻了一番多,而根据煤炭发热量的价格调整标准却依然不变。不少煤炭企业钻这个空子,发货时降低订货合同上规定的电煤热量,而仍然按当年标准对价格进行不合理的调整,从而变相涨价,导致电厂既亏吨又亏卡。
产煤大省山西同样面临电煤“质低价高”的窘境,不仅增加了发电企业的成本,而且加速设备老化,有的还直接造成了设备毁损。
近期煤价下滑不会扭转供求紧张格局
在经过4年持续上涨后,全国煤炭价格自5月以来开始出现下滑趋势。6月下旬,山西大同地区煤炭的出矿价格首次下挫,降幅大约在10-20元/吨之间;稍后,神华集团也被迫将其7月份在北方港口销售的市场煤的平仓价格下调了5元/吨;山东、河南等产煤地区的煤炭出矿价格也开始出现松动。到7月,煤炭“买方市场”倾向进一步加剧,煤价下跌幅度有所加深。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以上的优质动力煤,在广州港的销售价格跌至510-520元/吨,比6月末下降15-20元/吨;在华东地区港口、秦皇岛港、天津港等港口煤炭平仓价格均比上月末下降10-15元/吨。华东地区部分影响较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开始大幅下调煤炭价格,几乎所有煤炭生产企业都放宽了对重点用户采购煤炭付款条件、付款方式的要求或限制,变相降低了煤炭供应价格,多数煤炭生产企业提高了合同煤炭供应质量,包括重点合同的煤炭质量,也相当于变相降低了煤炭供应价格。洗精煤价格也全面失守,煤炭生产企业降价行动此起彼伏,港口主焦煤的平仓价比6月份再降40-50元/吨左右,吨煤价格水平已比今年1月份下降了近百元之多。
山西省物价局局长王正喜等专家分析认为,煤炭市场之所以消沉是煤炭产运需发展不均衡、煤炭资源过份向销售转移的结果。长远看,煤炭市场并不具备根本扭转紧张格局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是拉动煤炭需求的基本因素依然强劲。今年以来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增幅一直在25%以上,而且呈加快趋势。今后,受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和重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带动,我国工业用电、用煤仍将较快增长。而随着油价高涨,火力发电的原料结构将更加偏重于燃煤发电。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将带动整个国内煤炭需求恢复增长。
其次,煤炭生产将受到有效调控,煤炭供应趋紧。据来自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消息,除未提出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5000多个煤矿将首先被停产整顿外,预计经过45天的审查、颁证后,还将有一批不合格矿井被停产整顿,全国煤炭产量应该进一步减速,产煤地区煤炭供应能力可能有所减弱。这项政策必然对煤炭供求造成影响。
其三,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将使“十一五”期间我国吨煤增加近百元成本。业内专家指出,按照会计制度和煤炭行业的规定,以往煤炭成本的核算主要是指煤炭生产所直接支出的物质消耗、人工费用、销售和管理费用等。而除上述正常费用外,“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成本还将增加煤炭生产的外部成本。从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构成来看,煤炭成本包括材料成本、电力成本、销售费用、管理及财务费用、工资及附加、折旧等,据测算,十一五期间上述吨煤成本合计为250.6元。
业内期盼尽快完善首次煤电联动方案
虽然近期煤价出现下跌,但不可能回到此前煤价低谷的水平,从中长期看,煤价仍有高位运行的因素支撑。因此记者所采访到的业内人士大多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市场变化和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煤电联动的有关政策,尽快出台更完善、更细化、更具可行性的方案细则,以保障电力和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发展。
一是尽快实现煤电价格同步市场化,谨慎选择时机全面铺开电价改革。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建伟认为,现在电力竞价上网尚不具备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推行煤电联动不是真正的联动。煤、电两大行业之间存在的矛盾,深刻反映出行业间改革的不同步、市场准入的行政性限制等突出问题。电力企业消化煤炭涨价成本,除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消耗外,也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套改革,这包括建立市场化的电价机制,以及电力行业与煤炭行业改革的同步进行。以电力行业而言,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尤为重要,只有在终端电价上引入竞争,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力领域,才能使发电企业完全转向市场竞争。
南昌发电厂总经济师饶芝明说,如果在供需矛盾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按照竞价上网、同网同质同价的原则全面铺开电价改革,势必造成电价涨幅较大。因此目前还不是全面铺开电价改革的时机;但也不能在电力市场处于完全供大于求的状态下实行,否则将可出现大批电厂破产,造成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大量浪费。
二是完善电煤价格的形成机制。采访中,不少人士呼吁在考虑煤炭价格时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生产成本外,还应考虑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合理确定其完全成本。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物价局局长王正喜认为,现阶段煤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煤炭生产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材料、工资、电力消耗、折旧、维检费、销售和管理费用等。相对完善的煤炭生产完全成本,应在原来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再包括五方面的外部成本,即安全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退出成本、发展成本等。科学、合理界定煤炭生产完全成本的内涵、范围及标准,是当前制定煤炭价格政策的当务之急。
三是应加强对煤炭价格的监测,建立权威的煤价数据采集程序和机构。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总经理解居臣认为,电价和煤价要么同时完全放开,要么就应同时进行适当控制。目前电价不可能放开,因此必须对煤价进行严格的价格检测,这既是煤电价格联动的出发点和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煤炭价格、保证煤炭稳定供应、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只有加强煤炭价格监测,通过对煤炭出矿价、到厂价进行分析,限制或“挤掉”煤炭流通环节中的不合理费用,才能保证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实施。
四是完善电煤价格联动机制的测算方法,确保电煤按质论价。针对某些地区电煤质量偏低、中途运费涨幅较大、联动机制不能反映煤炭价格真实波动幅度的实际,专家们认为,应根据电煤燃料成本的构成,研究如何按电煤实际到厂电煤的合理成本作为煤电联动价格涨幅的测算基础,而不是现行的按车板价的涨幅测算。同时,在厂、矿双方协商价格的基础上,对电煤每升降100大卡热量相应加减的金额,随着煤价的调整应做出相应调整或规定一个比值,而不应当继续使用1999年煤价文件中所规定的3.53元/吨。
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建伟还建议,在目前电煤价格快速、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应当适当调整电煤联动的结算周期,使电煤价格联动更好地反映出市场的真实情况。另外,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总经理解居臣建议,对要求发电厂内部消化的因煤价上涨带来成本增加的30%,应在下一阶段的煤电价格联动中逐步缩小直至最终取消。
五是完善和规范煤炭产业运行机制,加快质量监管检测,保证电煤质量。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电煤质量不高是目前困扰电力企业的重要因素。产煤大省山西的电厂用煤目前普遍存在质量不高、以次充好的问题。山西省工商部门今年在介休等地查获了一批利用煤矸石、黑土等配煤的“煤耗子”。据山西省国际电力公司介绍,电煤热值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发电设备的安全也构成了威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其中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作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工作方案安排,由公司领导牵头,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围绕全会提出的重要
沉寂多年的火电上市公司一改颓势,年度业绩“飙升”,净利润排名大幅上涨。“火电龙头”华能国际可以说是整个火电行业的风向标,历经2015年的“狂欢”,2016年业绩下滑,随后的2017-2022年,华能国际纵使手握庞大装机,净利润却难敌主营风、光的多家上市公司。然而2023年,华能国际净利润却一跃超过了
火电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受益于煤价下降、电量增长,多家公司业绩翻倍增长、扭亏为盈。此外,各大火电企业的转型步伐已然开启,一些企业也提及新能源的贡献。譬如,火电龙头股华能国际重回巅峰,2023年预计盈利80-90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华能国际风电贡献的利润依旧超越火电,尽管其风电发电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电煤供应时常面临挑战,煤电矛盾十分尖锐。2016年12月开始实施的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是保
当好新疆能源市场化改革“推动者”新疆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监管专员潘军在国家能源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深入落实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能源市场化建设,在建设电力市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新疆电力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建立了输配电价工作机制,实现
日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北京绿源碳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绩效评价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以火电上市公司2020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为基准,选取了火电装机占比30%以上的31家火电上市公司作为评价样本,围绕火电企
6月29日至7月1日,内蒙古电力电能计量公司现场检验中心赴北京参加汇能集团长滩电厂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热电厂2×1000MW煤电联营扩建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准大电厂2×100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评审会议。对于煤电一体化而言,就是指煤炭企业沿产业链进行煤
在我国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之际,煤炭开采和燃煤发电行业由于碳排放较高往往被视为夕阳产业,普遍认为上述两大行业将走下坡路、产业面临衰退。然而,在日前召开的信达证券2023年中期资本市场峰会上,基于对今年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供给、需求、价格等市场形势的深入研判,信达证
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高企以及新能源的迅速发展,煤电企业受到成本上涨和发电空间下降的双重挤压,经营压力巨大。结合我国资源禀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火电仍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国家适时提出“两个联营”,进一步构建“煤电+”的能源发展布局,旨在统筹保供、保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煤电企
全面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一、积极进取,2022年监管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过去的一年,我们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
在“两个联营”的实施中,煤电一头衔接煤炭,一头支撑新能源,推动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高效耦合,构建起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统筹推进的发展路径。(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翁爽)在经济换挡、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变局下,电力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不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