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6-02-09 00:00关键词:电煤博弈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王旭东
据2月8日《上海证券报》报道,重点合同电煤至今一单未签,煤电双方仍在互相较劲。记者7日获悉,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交通部日前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尚未签合同的部分重点煤炭、电力企业,在2月份内完成全年电煤合同和运输合同签订任务。
这份名为《关于继续做好部分电煤价格协商,保障2006年煤炭电力生产供应的紧急通知》要求,尚未签合同的部分重点煤炭、电力企业,必须抓紧工作,在2月份之内完成全年电煤合同和运输合同签订任务。
国家发改委以“紧急通知”的形式下达“限时令”。煤电双方会买发改委的账,还是继续他们的利益之争?从今年起取消对电煤价格的干预,但前提是必须“保持电煤价格总体稳定”,如果市场电煤价格出现“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政府仍将按照《价格法》有关规定,采取临时干预措施。
这是发改委在“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宣布的。可是在今年1月1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之后,一个月时间过去了,其结果是“重点合同电煤至今一单未签”。较劲的关键在于“电煤价格”,去年发改委定出一个“8%”的底线,今年一下子松了“绑”,价格之争、利益之争也是情理之中,但如果任其博弈下去,重点合同久拖不签,后果很严重。
后果之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煤电仍然是供电的主要来源的前提下,煤炭电力的生产能力和生产供应是相辅相承的,一旦因“电煤价格”问题“谈不拢”,就可能会影响到全国的电力生产与电力供应,就会给原本就电力紧张“雪上加霜”,就会导致连锁反应,“电荒”、电价是否上涨等会困扰并影响着其他行业的正常生产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后果之二,电力企业可是寄希望于煤电联动,如此博弈下去,不得不让人担心,会不会促使煤电结成“利益共同体”?会不会形成垄断?会不会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会不会联合起来“逼宫”?我国的煤价曾于1993年放开,但由于电煤价格一度出现上涨过快的情况,国家为保持电煤的稳定供应,又再次决定对大型国有煤矿的重点电煤进行指导定价。今年的“放开”,如果国家处理不好电煤博弈问题,上涨过快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显现,是不是又要重走老路?
发改委的“紧急通知”可谓十万火急。相关的重点煤炭、电力企业别把“紧急通知”不当“令箭”,我行我素,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现在已到了“采取临时干预措施”的节骨眼,首先发改委要把“紧急通知”当得“令箭”,“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是“限时令”不能延期,不能重走“官煤撤资”推迟和一拖再拖的覆辙;二是一纸通知之后要有干预措施跟进,既给煤电双方一个“台阶”下,又帮助双方寻求博弈的平衡点,兼顾国家利益、煤电双方的利益和广大民众的利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在一季度各项工作进展全面滞后的局面下,合川发电公司上下齐心协力,认真落实集团公司、重庆公司工作部署,聚焦中心工作,奋起直追,做好全员宣贯、抢抓两个市场、力争财税优惠,转危为机,在上半年发电量同比减少4.31亿千瓦时的情况下,实现盈利3655.78万元。激发内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稳增长”政策逐步发力,能源需求出现恢复性上扬。从五月中旬开始,沿海电厂日耗数量终于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存煤数量出现减少。市场利好因素逐步发酵,即将召开两会,迎峰度夏临近,煤炭市场呈现逐步向好的迹象;在多重利好因素支撑,煤价迅速升温
序章:两轮电改第一轮电改:行业不平衡暴露2002年第一轮电改,山东电力市场从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购电起步,在探索和博弈过程中缓慢进展。2005年和2006年的全国性电荒和2007年、2008年的全国煤炭价格暴涨,导致第一轮电改的夭折。(来源:微信公众号“享能汇”作者:享能汇工作室)回溯到2004、2005年
就是这堆煤,如果想要就按照刚才说的价钱,你们可以马上安排人过来运煤矿管理人员说罢丢掉手中的烟头,转身往办公楼走去。看着矿方人员傲慢的态度,燃料部一位负责人皱着眉头安排身边工作人员:先取点样回去化验一下,没办法,现在他们很强势7月以来,黔西电厂燃料部煤矿外协人员已经无数次遭遇类似甚
6月10日,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宝鸡热电厂1号机组投产5周年厂庆日即将到来之际,该厂单日发电量记录再次被刷新,两台33万千瓦机组日发电量达1554.24万千瓦时,平均负荷64.76万千瓦时,机组负荷率达98.1%,这个令人欣喜的消息无疑给全厂700多名职工莫大的鼓舞。“感恩大唐,跑步前进”——这个从建厂初期就喊起来的口号,成为宝鸡热电厂5年创业之路的最好见证。5年的历程,不仅是该厂集聚发展正能量,快步踏上生产经营快车道的5年,更是全厂凝心聚力,走上和谐发展之路的5年。作为安置型企业,宝热人实现了异地建家、
近日,国办下发《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明确将“研究出台有效措施,推动煤炭企业与用户签订中长期煤炭合同”作为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措施之一。2012年12月20日,国办下发的《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曾提出,建立电煤产运需衔接新机制,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自主衔接签订合同,自主协商确定价格,鼓励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同时要求,推进电煤运输市场化改革,对大中型煤电企业签订的中长期电煤合同适当优先保障运输。同年12月31日,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做好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鼓励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
面对瞬息万变的电煤市场,大唐陕西发电公司科学研判,抓住机遇,准确出击,确保在电煤博弈中占取主动。截至11月15日,该公司电煤库存达到154万吨,同比上升120%,且有效控制标煤单价,电煤储备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冬季大负荷提供了充裕的燃料保障,也为企业全力扭亏、实现“出零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每年后半年特别是冬季用电高峰期间都会出现电煤短缺、煤价上涨等情况,而提早储煤又会占用大量资金、不可预见因素增大、面临煤价下跌等风险,因此,如何把握时机,找准煤价和煤量之间最佳结合点,成为冬季储煤关键。早在8月未,该公司就未雨绸缪,抓住煤价
原标题:电煤博弈价格下跌为终结煤价“双轨制”提供了可能,然而面对煤、运、电和众多中间环节的复杂利益链条,煤价并轨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时机稍纵即逝,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煤价并轨,正是时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南楼办公室内,张国宝在一排堆满材料和书籍的柜子边上踱着步,他拿起一份刚刚打印好的题为《日本见闻》的小杂文说道,“很多人批评我们国家的煤电关系没理顺,国外做得如何好,谁说只有中国存在煤电矛盾,日本也有。”卸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一直在关注煤电矛盾问题,在任期间多次启动过煤电联动,
发电企业最终还是笑到了最后。日前,国家发改委限高煤炭价格、提高电价以应对因发电企业亏损而导致今冬“电荒”,政府希望,通过临时限制合同煤与非合同煤的价格,来缓解“煤电矛盾”。但是,资本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自2002年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后,煤炭价格已经逐步市场化,尽管政府高调出台限价政策,短期具有一定约束力,但难以改变煤价整体走势,政策对市场交易电煤的约束基本无效。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明年合同煤价涨幅不得超过5%。图为华能江苏南通电厂和厂区的电煤。许丛军煤价高企源于供不应求据资料显示,从1996年的14.47亿吨
煤电冲突是个长久的问题。破解中国煤电矛盾最终还是实现电价市场化,但这不可能一步到位,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目前,煤电联动作为一个过渡机制,能起到缓和矛盾的作用。 伴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电煤供应紧张趋势渐显,新一轮电煤博弈已经开局。在此背景下,煤电联动是否会重启,受到业界关注。 “近两个月来,省内电厂存煤情况不容乐观,据近段时间最新数据统计,全省存煤仅为800万吨至900万吨,将近一半电厂库存在7天警戒线以下。”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建伟近日介绍说。 与此相对应的是,电煤价格的大幅上涨。据山西
春节过后,一直紧张备战寒潮来袭的电煤市场终于缓和下来了。目前,华中地区电煤库存已由告急转为饱和,供应处于宽松状态,电煤价格亦出现回落。 然而,煤电之间的长期博弈却并没放松。2010年合同煤价平均上涨在50元/吨以上,仍将侵蚀电力企业六、七百亿元的利润。面对国内居高不下的电煤价格,电力企业纷纷目光投向了海外,2010年2月,中电国际与澳大利亚库资源达成的巨额进口煤合同让业,而2009年,作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的中国亦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进口煤的时代来临了,长协煤的时代还远么?在现有的定价机制面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