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国际油价剧烈变化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2008-11-07 10:04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中国经济金融危机国际油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全球金融危机何时见底尚不明朗之时,国际油价将继续下跌或是仍存反弹空间?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和相关产业是利空或是利好?中国石油需求在这一进程中将发生怎样变化?

  石油输出国组织近期大幅减产的决定,未能止住国际油价下跌势头。继上个交易日盘中暴跌7%后,10月2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下跌,收于63.22美元/桶,为近17个月以来最低收盘价格。

  国际油价

  下跌探底或仍存反弹空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国际油价也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疲软。他指出,如果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全球石油消费总量将出现明显下降,国际油价重新走高在一定时间内将难以获得支撑。

  国际能源机构在其10月份国际石油市场月报中预计,今明两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将分别为8650万桶和8720万桶,比上月预期值下调24万桶和44万桶,其中经合组织成员国今明两年原油需求量将分别下降2.2%和1.3%。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说,从当前走势看,国际油价年底前有可能跌破60美元/桶。他预测,国际油价跌至上轮下跌低点55~57美元/桶时会出现支撑。“从供应成本来看,这可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底线”。

  北京首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能源分析师李国栋说,随着冬季取暖用油需求增大以及美联储可能出台更有效的救市措施,国际油价近期可能反弹。

  金融专家谭雅玲认为,当前国际油价的深度下跌并不一定代表全球石油供需紧张趋势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油价上涨仍可能存在空间。

  中国石油

  需求放缓迹象显现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拉动我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原油1.35亿吨,同比增长8.8%;进口成品油3128万吨,同比增长16.5%。能够较准确反映国内石油需求走势的原油加工量为2.58亿吨,同比增长5.5%。

  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虽与前两个季度相比有所放缓,但8月份和9月份我国原油进口并未有所减少,分别为1565万吨和1503万吨。

  尽管国内石油需求依然强劲,但一些变化已经开始发生。中国石化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加工量自7月份达到3030.6万吨的高峰后,近两个月连续下降,9月份为2825.1万吨。

  分析人士表示,国际油价下跌减少了社会消费者的涨价预期,进而减少囤积量,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以及奥运因素的消失,致使中国石油需求在8月份后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近期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已使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局面发生逆转。炼油盈利使地方炼厂纷纷恢复生产,社会消费者囤积意向消失,价格“倒挂”下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已久的供应偏紧状态已出现反转。

  油价骤跌对中国经济

  是利空还是利好

  对于近50%石油需求靠进口来满足的中国来说,国际油价的下跌无疑有利于减少中国的进口支付,并有利于减轻今年以来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计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净进口原油和成品油造成的贸易逆差达1190多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当前通胀压力主要来源于成本推动因素。资源和要素价格出现趋势性上涨的可能仍然存在。国内也存在较强的工资和成本上涨预期。未来通货膨胀形势有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

  国际油价下跌,无疑有利于以石油为原材料的相关行业降低生产成本。然而,由于近期国际油价的下跌速度和幅度远远超过预期,我国相关石油石化行业正承受着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前期原材料高成本难以向下游产品转移,上游库存较大等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影响我国外需的预期下,下游看跌心态严重,石化产品需求骤减。

  据了解,当前部分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已达60%以上。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称,中石油化工产品库存目前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位。“这将对石化行业下游产业链的结构产生破坏。”祝昉强调。

  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使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再度受到广泛关注。自6月20日在国际油价冲高区间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后,我国成品油价格再未进行调整。

  据了解,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至85美元/桶时,国内汽油和柴油的零售价格都将与国际油价持平。周大地指出,国际油价下跌,为我国加快理顺成品油价格和推出燃油税提供了时机。但他强调,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关键,在于能源价格体制和税收配套改革的同时推进,使得国内市场不仅能接受国际油价下跌后的成品油价格下调,更能够承受国际油价攀高时的上涨。同时应把燃油税和资源税等长期政策因素考虑进去,让价格确实反映资源性产品的稀缺程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经济查看更多>金融危机查看更多>国际油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