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记者从正在福州召开的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获悉,目前主要煤炭企业的冶金和化工用煤合同签订比较顺利,但电煤合同谈判陷入僵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煤炭企业坚持签订有价有量的合同,但这使得签约更加困难。
电煤签约困难
12月22日上午,部分煤炭企业和地方煤炭工业主管部门交流了各自签约的进展情况。由于国家发改委在12月8日就召开了视频会,此后各煤炭供需企业已经陆续进行了价格谈判,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化工和冶金用煤价格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签约也很顺利。
据中国神华集团相关人士透露,截至昨日上午,集团已经签订总量为2290万吨的煤炭合同,其中1000多万吨是股份公司的合同。而上述合同都是与冶金化工用户签订的,电力用户的合同尚未签订。
黑龙江参会代表也表示,目前冶金煤的合同签订情况比较理想,合同价格虽然比今年最高的时候有所降低,但要比年初的价格有所增加,并且合同的量价都得到了确定。
而在电煤谈判方面供需双方陷入胶着状态。神华集团人士表示,今年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价格将是最核心的问题,但电企和煤企这方面的分歧还比较大。
五大电力集团表示无法接受电煤合同价格的上涨,甚至有电力企业称“不能涨价,涨价就走人”。
在今年下半年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中,电力企业大多陷入了亏损运营,尽管国家两次上调电价后,部分化解了煤价上涨的压力,但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需求已经连续两个月下滑,在对明年经济情况无法做出乐观判断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只能寄希望于将合同煤价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但在煤炭企业看来,从明年1月1日起,煤炭企业增值税将从13%上调至17%,直接对利润造成影响;而电力企业则由于增值税改革,可将此增加部分在税前扣除,该部分成本的增加理应向下游转移。因而4%的价格涨幅成为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底线”。
煤炭行业分析师则表示,目前市场都将目光放在神华集团上,“神华的合同煤价格是最低的,要是神华都涨不了,大家可能就都没法涨了。”不过据记者了解,昨日上午神华集团与粤电力集团进行了价格谈判,集团一位人士表示,如果双方对价格和量都没有异议,上午可能就签约了。据悉,此次神华对粤电力的煤炭供应价格涨幅为15%。
煤企坚持“有价有量”
尽管每年国家发改委都要求供需双方签订的合同应该信息完整,也就是既有量又有价,但每年都会出现只签量不签价的合同。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是供需双方为了尽快获得计划内运力,暂且搁置争议的做法,但这样一来,最后商定的价格往往都不利于煤炭企业。
黑龙江省代表认为,以往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在签合同时先定量、再定价比较不利于煤炭企业,因此,今年争取先定价格再定量,以更好地维护煤炭企业的利益。
据介绍,目前黑龙江企业报的电煤价格有一定增长,因为目前黑龙江的合同电煤价格比其他省份低120-150元/吨,但省内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在价格方面还在继续僵持。
据了解,由于进入四季度以来,电力需求大幅下降,火电企业机组利用小时数下滑,对煤炭的需求也大量减少,而煤炭产量却没有明显回落,导致电厂库存高企。目前部分电厂煤炭库存高达40多天,这也成为电力企业在价格谈判中的“筹码”,电力企业并不急于签订合同。
山西一家电力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在此前山西省内的衔接会上,他们就要求与煤炭企业只签订量,价格则随行就市,按照市场价格支付,“明年煤炭价格可能还会跌,我们不愿意先把价格定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曾经“发一度电、赔一毛钱”的发电企业,业绩正逐步回暖。(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纵观近几年发电企业的业绩表现,一条先下降后上涨的曲线跃然纸上,本轮周期的走势,完全被居高不下的煤价“牵着鼻子走”。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电煤供应形势从宽松转为偏紧,五大发电集团亏损金额从百亿增至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29家火电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第一季度,中国神华、晋控电力、福能股份、世茂能源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晋控电力减少260%。2024年一季度,五大发电旗下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华电国际、长源电力、华电能源、上海电力等上市火电公司均实现净利润增长,其
春节前夕,随着各大发电集团工作会的召开,五大发电集团煤电企业板块的经营情况陆续公布,总体结果是2023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电企业的亏损面仍在40%以上。尽管如此,得益于煤炭供需关系的进一步改善,燃煤发电电价上浮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地,2023年煤电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已大为改善,亏损程度有所缓解。有
煤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力场景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史晓雷国能宿州热电有限公司高建强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孙超奇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世界能源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时代,能源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成为发展大趋势,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能源生产消费国
在“双碳”目标下,五大发电集团纷纷将其作为转型抓手,由传统电力向新能源进发。力度之大,由2022年成绩单以及2023年规划可管中窥豹。目前,电力板块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大面积亏损犹在,但也有例外。国家电投旗下吉电股份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主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在“双碳”目标下,五大发电集团纷纷将其作为转型抓手,由传统电力向新能源进发。力度之大,由2022年成绩单以及2023年规划可管中窥豹。目前,电力板块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大面积亏损犹在,但也有例外。国家电投旗下吉电股份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主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电力板块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大面积亏损犹在,但也有例外。国家电投旗下吉电股份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主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6.42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73.31%。公告显示,该公司积极推动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四条发展主线,
12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文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同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更新央企名录,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已不在名单中,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数已由98
今年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发展,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平稳有序,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效益增速企稳回升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北极星电力网按惯例梳理了A股27家主要火电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润等业绩情况。在北极星电力网统计的表单中,2022年上半年,我国火电上市公司仍有10家出现亏损,其中,火电龙头华能国际亏损金额甚至超过了30亿元。在承担保供重任的同时,如何为火电企业纾困便显得尤为
继华电福新H股港交所退市后,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集团”)加速整合旗下新能源资产,其打造的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平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新能源”)于近日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作者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辽宁能源公告,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选举董事长的议案》,选举郭绍坤董事担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限自董事会召开之日起至2026年6月30日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止。辽宁省能源产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
煤炭企业的探矿权争夺游戏,正变得越来越激烈。(来源:石油Link文|洞石)在能源市场的风云变幻中,煤炭这一传统能源始终引人注目。最近,又一百亿级别的“黑金”探矿权交易出现。这是一起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区块煤炭及共伴生铝土矿探矿权的竞拍,最后以247.05亿元被山西焦煤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体中煤人,一起来学习中国中煤企业文化新理念释义!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理念铸魂,引领发展。为宣传贯彻中国中煤企业文化新理念,让广大中煤人对新理念从认知到认同,进一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企业文化新理念融入各项工作中,实现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让我们一起用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7月10日,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能源集团党委关于公司主要领导任职决定。会上宣布,经能源集团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柳春同志任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宏伟同志任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官网信息显示,辽宁铁法
新能源狂飙的时代,黑黑的煤疙瘩竟然又成了“抢手货”!(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文|木兰)今年以来,新能源依然占据着热点,煤炭的热度却迅速蹿升起来。就最近来看,煤炭资源较多的贵州、内蒙、山西、新疆等都纷纷亮出了自己在煤炭方面筹谋的新工程,一个个大型的煤化工项目走进了大众视野。贵
近期,多家大型煤炭企业领导层调整,涉及陕煤集团、陕西煤业、晋控煤业、晋能控股、平煤股份、山西焦煤等企业,北极星能源网整理如下。1.陕西煤业董事、总经理辞职6月18日,陕西煤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董事、总经理王世斌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王世斌先生因年届退休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
“营业收入为3430.74亿元,同比减少0.42%,净利润实现596.94亿元。”这是中国神华2023年的年度成绩单,凭借这一数据,中国神华也成为2023年最赚钱的上市煤企。不过记者注意到,中国神华延续着三季报时的情景,净利润出现了14.29%的下滑。这一情况在2023年的上市煤企中已不是个例,在记者统计的近30家上
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拉动能源需求,商品煤消费量保持增长。煤炭保供产能继续释放,社会主要环节存煤处于高位,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煤炭价格中枢整体回落。我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9,091
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民法院获悉,该院日前依法对宋某等人敲诈勒索、非法经营、强迫交易、妨害作证罪一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13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金额不等的罚金。准格尔旗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宋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撰写标题醒目的
平煤股份4月21日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李延河先生的书面辞职申请。李延河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向公司董事会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及下属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公司官网显示,平煤股份是由原平煤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原(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平禹铁路有限责
最近几天,煤炭市场运行比较平稳。这个星期要召开全国煤炭交易会,各方也都比较关注这个会,希望能够从中对2024年煤炭市场走势有个基本判断。今日智库注意到,目前各方陆续发布了一些消息,有助于我们预判当前的煤炭形势。消息一:煤炭供应紧张形势得到有效扭转。全国煤炭交易会前,《经济日报》采访了
11月17日,中国电煤采购价格系列指数(CECI)在京发布,其首批指数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随之新鲜出炉。CECI的发布,填补了国内缺少权威反映电力行业煤炭采购成本价格指数的空白,为电力和煤炭在确定今年煤炭长协合同价格提供了又一参考依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
发改委南宁收尾电煤谈判,电企展开疯狂囤煤行动。在国家发改委的限价令下,重点电煤合同的签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过陷入亏损泥沼的电力系统并未完全指望着政府的临时干预维持生计,也开始通过对整个电力工业的结构性调整进行自我救赎。2010年12月31日,记者从煤炭运销协会获悉,2011年全国煤炭产运需
春节过后,煤价再次出现大跌的信号。近日,有消息称,神华和华能电厂长协谈判落下帷幕,5500大卡港口平仓价558元/吨。而中煤和神华在2014年的煤电长协谈判中给出的价格为590元/吨,这个价格大大超出了煤企的预期。而神华作为煤炭市场的“带头羊”,上述煤电谈判的价格对之后的谈判或具有指导意义。有分析师预计最后煤电谈判的价格会在560元/吨左右,这比春节前的590元/吨足足降低了30元/吨,如此大的跌幅让煤企很受伤。分析师认为,煤价再次大跌意味着煤企在煤电谈判中的优势将继续减弱,2014年煤企的经营状况恐怕将进一步恶化。同时,值得注
日前,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2014年山东能源集团的电煤价格分三个档次,4000大卡以下的出矿价格为0.092元/大卡,4000~4499大卡的出矿价格为0.102元/大卡,4500~5000大卡的出矿价格为0.106元/大卡。煤炭分析人士称,该价格和目前下游电厂的到厂价相差无几,这也就意味着,考虑到物流运费成本居高不下,实际的到厂价比目前的市场价高出不是一星半点,价差估计在30~50元左右。她说:“价格高出市场这么多却能签订合同,这说明了什么?”记者从山东多家电厂了解到,目前的结算价比市场价要低,且市场价还在下调。分析人士认
由于电煤已经全面实行市场化,原本以为今年的电煤订货没有了任何噱头和悬念,可出人意料的事情还是发生在了河南。据记者了解,河南省政府为保护省属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强制推行固定煤量煤价的“煤电互保”订货政策:以省属骨干煤炭企业为重点,实行发电企业年度电煤合同签订和落实与年度基础上网电量挂钩。对未完成电煤合同签订任务的发电企业,按照1200万千瓦时/万吨扣减其年度基础上网电量。截至记者发稿时止,中央所属六大发电企业,已经全部“接受”省政府的要求,签订了电煤供需合同。河南提高煤电互保比例“我们难以接受这
进入电煤价格并轨第二年,市场化色彩正在不断加重。日前,记者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了解到,今年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在形式与方式上有所变化,主要特点是,在没有框架方案指导下,企业自主进行产需衔接。据了解,2014年度全国煤炭产需衔接合同汇总会议于1月8日-10日在广州举行,对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所介绍的今年煤炭产需衔接上的变化,中宇资讯煤炭行业分析师关大利向北京商报介绍说,往年的合同汇总会上,政府方面为了保障来年的电煤供应,都会在量及价格上给予一定限制。“由于电煤价格便宜,煤企相对较为消极,而在过去,电力需求较高,政府方面会尽力满足电企的煤炭供应,制
随着2014年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暨煤炭交易会12月12日在山西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召开,煤电新一轮年度合同谈判正式开启。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煤电双方将围绕新的定价及交易方式、合同执行情况等展开博弈。事实上,早在此之前,煤炭企业就已通过多周的涨价为谈判争夺话语权,而电力企业的谈判筹码则是进口煤。与往年相比,为了缓解市场波动过大的影响,今年的定价方式或将有所改变。构建和谐稳定的煤电关系,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大局。在经历了交锋与改革之后,电煤市场化依然在路上。铁路运力篇运力还会是制约因素吗煤电企业有一个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那就是铁路运力。据悉,目前铁路运力依然在左
“与神华集团的电煤谈判已经达成共识”华能集团内部人士日前对记者表示,只差最后签订合同了。今年的电煤合同签订方式是长协与现货比例为7比3。长协部分参照环渤海动力煤指数浮动计价,比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稍微优惠一些。神华集团新闻处人士告诉记者,已看到某通讯社关于集团与五大电力集团长协煤价在当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煤价的基础上下浮10元/吨的报道,对此没有太多回应。在业内人士看来,神华与华能谈判的“收官”,意味着煤炭企业和五大电力集团今年的电煤谈判破冰,其他的煤电集团谈判进程料将加快。此前记者从大唐集团相关人士处
中长期合同煤谈判获突破,神华和大唐率先签约神华集团已经和大唐集团签订中长期合同,而且,其他四大发电集团也会陆续和神华集团签约。这可以看作是电煤谈判的方向标,而且622元/吨的签约价,也可能成为电煤双方签约的参照标杆。签订价格的电煤合同仍是少数,多数为签量不签价。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全国合同煤签订量18.7亿吨,但只有6600万吨的合同煤明确签订了购销协议价格。之所以没有签订价格,是电、煤双方在未来煤价走势判断上存在很大分歧,无法取得共识。这印证了我们之前分析的结论,2013年是电煤价格市场化元年,电、煤双方会有很大的预期差异,只有经过一
电煤谈判破冰部分电煤价上涨5%1月15日是发改委确定的“力争完成2013年度电煤合同签订工作”的最后一天。但是,很多电企煤企仍未就电煤价格达成一致意见,多是定量不定价的方式,电煤价格仍是谈判的焦点。不过,以潞安集团、大同集团、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为代表的煤企最终确定的煤炭中长协价格较2012年上涨5%。由于今年是电煤新机制的摸索适应期,电企煤企之间的博弈很正常,再加上动力煤价格不断下跌和进口煤的冲击,分析师预计,今年电煤签订量或低于去年。据了解,目前,电煤合同汇总仍在如期进行,截止到1月15日,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已初步汇总8304
记者从安迅思息旺能源处得知,大同煤矿目前与五大发电谈判处在僵持阶段,双方分歧较大。中煤相关人士也表示:“矿方提出的方案未获得五大发电集团认可,五大发电集团不签。同时,安迅思息旺能源也从五大发电集团内部人士和地方性大型电力集团处了解到,现在神华中煤等大型煤矿和电力集团之间的谈判还未落实。去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称,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发改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这意味着电煤价格双轨制宣告结束。对此,市场期盼已久,但是,目前来看,电企和煤企还没找到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