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海中“巨蟒”发电站问世

2009-06-22 15:46来源:《新知客》)关键词:发电站巨蟒奥克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讯 1兆瓦功率“巨蟒”成本仅为10万元。这种橡胶制成的海浪发电机,解决了海浪对机械装置造成毁灭性破坏的根本问题,并且成为能量巨大的海洋“捕能猎手”。因风而起,也像风一样不可捉摸的海浪会被“巨蟒”驯服吗?

  漂浮的“巨蟒”

  在英国苏格兰东北角的奥克尼群岛,这里的海域风急浪高。海浪不仅时常折断过往船只的桅杆,甩出的小石块还常将岸上百米高处的居民房里的玻璃击得粉碎。1872年的一个巨浪,甚至把一块1370吨的混凝土庞然大物移动了15米之远。在能源专家眼里,这里却正是世界上海浪能强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03年,全球首座海浪发电试验场就在这里问世。欧洲海洋能源中心让奥克尼成为人类探索近海能量最大的公共实验场。

  “海蛇”发电的试验就在奥克尼进行。这条长达140米的红色“海蛇”Pelamis看上去甚为平静。爱丁堡大学的工程学教授斯蒂芬·索尔特这样描述“海蛇”:“它运转起来非常好看,就像一条友好的大鲸鱼。”

  它由4节直径为3.5米的圆柱形不锈钢红色浮筒铰接而成,它的“嘴”垂直于海浪的方向,每当海浪翻滚过来,它的身子就会随着波浪上下起伏,水压通过“嘴”上的阀门传递进去,推动躯体内的液压活塞作往复运动,驱动发电机发电。当大海中出现高强度的海浪时,Pelamis会像真的海蛇一样,潜入海浪中,穿梭自由,而不会有毫发损伤。

  “海蛇”的出现,将当时全球海浪发电的效率发挥到了极致。然而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的约翰·查普林教授带来的“巨蟒”却更让人吃惊。它体积更大,长约200米、直径达7米,重量却更轻。主要的秘密在于材料,“巨蟒”通身用橡胶制成,从外面看上去和一条长长的橡胶水管没多大区别,而“海蛇”则是不锈钢、混凝土和橡胶的混合。

  和“海蛇”一样,“巨蟒”也由采集和转换两大系统组成。由于橡胶材料良好的伸缩性,它捕获海浪能的本领更强。再想象一下人体的“脉搏”:心脏有节奏的跳动以“脉冲”的形式传递到动脉血管所及的部位———这是生命的能量,而“巨蟒”的能量转换和这颇为类似。海水的上下挤压在灌满海水的“血管”壁里形成一股“水脉冲”。当海浪强度和速度合适时,“巨蟒”体内外的两股波动便会相互激荡,产生共鸣。当这股强有力的“脉冲”能量传递到另一端的涡轮发电机上时,就产生巨大而稳定的电能。

  在奥克尼的试验结果表明,“巨蟒”捕获海浪能量的能力约是“海蛇”的3倍,平均可达到1兆瓦的功率。这意味着它1小时的工作,就可以满足数百个家庭生活用电的需要。

     “巨蟒”工作原理

  1将“巨蟒”固定在离岸1.6到3.2千米外的海底。2海浪把“巨蟒”的前端升起,令胶管内的水产生胀波。3海浪向前推进和拍击,令胶管内的胀波不断移动。4胀波挤入末端的涡轮,将波浪能转化成电力,再经电缆传送到陆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