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电力体制改革“抗战八年” 是突破还是继续等待?

2010-09-01 10:2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改革煤炭资源整合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用户直购电

  是短期过渡还是长效机制

  停滞的电力体制改革如何突破?对于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原总经理翟若愚5日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只有坚持市场化方向,电力体制改革才能有出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表示,现在电力体制改革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主要是因为下一步的电力体制改革难度比较大,即输配电分开的难度大,所以国家就提出了一个过渡办法——大用户直购电。

  国家电监会是大用户直购电的主要推行机构,价格与财务监管部副主任黄少中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近几年在吉林、内蒙古、四川、福建等地的试点探索,开展双边交易是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通过直购电的试点工作,要探索建立一种机制,但这种机制不是一种临时的、救急的办法,更不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长效机制。

  “推进大用户直购电,有三个方面的政策需突破。首先是对电网垄断经销电量的突破,其次是对计划电量和政府定价的突破,最后是对输配电价政策的突破。尽管电压等级差价、价格水平不见得十分合理,但应该说,相对于多年缓慢滞后的输配电价改革来说,这次的大用户直购电输配电价改革是一个不小的飞跃,有明显而实质性的突破。”黄少中表示。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国家电监会将扩大大用户直购电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有关规则。积极推进大用户直购电,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一批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单位。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省份开展大用户双边交易试点工作。

  智能电网写进报告会不会

  进一步强化国家电网垄断

  “电力行业改革分两个方面,除了电价以外,还要进行电力体制本身的改革,就是破除电网企业的垄断属性。现在电网企业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职能,应该把电网企业所承担的政府职能剔除。”陆启洲表示,电网企业是电力市场的载体,但不能成为电力市场的主体。

  国家电监会在2010年的工作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落实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智能电网,将会为主辅分离改革带来什么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邵秉仁表示,我国需要“十分慎重”地对待刚刚提出的智能电网发展计划。邵秉仁认为智能电网目前仅仅处于概念阶段,缺乏标准,很多技术尚不成熟,不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出新的安排。

  邵秉仁说:“目前智能电网主要是国家电网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把一个企业的发展规划写进去,会不会进一步强化国家电网的垄断?以后国家电网在相关智能电网设备招标中出现‘一言堂’,会加快进入辅业的步伐,形成新的垄断。我们之前一直强调,厂网分开、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这是电力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如果这样做,我们的电力改革,岂不是开前门又堵后门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改革查看更多>煤炭资源整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