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招标正文

海上风电招标:新能源低价时代来临

2010-11-19 13:05来源:电气中国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海上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光伏特许权招标阴影

2010年8月10日,光伏280兆瓦技术标开标,国电、中电投、大唐、华能、华电“五虎将”以及“四小龙”中的中广核、国投电力和国华电力等50家企业递交标书135份,争夺13个光伏电站的特许经营权,期限均为25年。

8月16日,价格标揭开面纱,几乎每个项目都有十余家企业“围抢”,最冷门的内蒙古阿拉善项目,也有7家公司竞标。同时,逾65%的报价集中在每千瓦时0.9~1.2元的区间,而平均报价降至1.036元/千瓦时,较“敦煌项目”的1.354元下调23.5%。

“我以为,‘地板价’也不过九角上下,但第一轮唱标时,我就听到了一个八角六分。更不可思议的是,随后每轮唱标,竟然都有好几个七八角的超低价。”一位参与竞标的地方发电集团负责人感慨道。

曝光的报价表显示,所有项目的最低价均跌破1元/千瓦时,最高不过0.9907元/千瓦时,最低0.7288元/千瓦时,由同属中电投集团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和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分别竞标青海共和30兆瓦项目和新疆和田20兆瓦项目时报出。

此外,逾七成的最低报价降至0.85元以内。根据招标文件,若上网电价与技术方案报告、财务评价报告一致,报价最低者即为中标方。然而,2008年8月14日,发改委核定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及上海崇明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则高达4元/千瓦时。两年时间,78.8%的直线降幅让业界一片哗然。

“价低者得标,有待商榷,至少还得请专家委员会投票表决,一来保证项目质量,二来保护合理利润。”专攻能源转换与光伏物理的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所长沈辉告诉记者,以国内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准,1元/千瓦时的价格才算“凑合”,而且,仅限于阳光资源丰富的西部。

事实上,去年4月28日,无锡尚德、英利集团等13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厂商曾联名通过“推动光伏发电‘一元工程’建设倡议书”,希望力争在2012年将光伏发电的成本降至1元/千瓦时。由于此次竞标的所有项目将于2012年建成使用,接近1元的报价显然更为业内认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力发电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