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和谐号”飞过的地方——萧山变电检修工区“创先争优”活动纪略

2011-03-01 22:40来源:萧山供电局关键词:创先争优萧山供电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是一个奇妙的地方!

朝南的大门,正对着繁忙的金城路,倚北的明窗外,是一条翠柳拂波的温婉小溪,站在靠东的阳台,脚下展开一片碧绿的菜畦,菜地再远处,那是一条乌黑发亮的铁路,一不留神,一道白色的“和谐号”动车组就会从你眼前倏地飞驶而过,又倏地消失在远方……

这一切所环绕着的,是一幢红墙白条的六层建筑物,要不是墙上写着“萧山供电局变电检修工区”几个大字,说不定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不是单位,这是家!

就是辛苦地掉几斤肉我也去

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家庭。

变检工区历来是年轻人云集之地,从刚开始的变电检修工段到后来的变检所再到1996年成立的变检工区,从来不缺年轻的身影。这里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充满活力的队伍,目前,30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已经占到了全工区职工的一半多。就是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却担负着萧山这样一个经济强区75座变电站的检修任务。

如诗如画的青春回忆,总是赶不上生命的脚步,烟水迷茫的沧波,永远落后于憧憬的丽帆。正是这帮有理想、敢闯敢拼的年轻人,在变检这个“人才孵化室”里成长成熟成才,为萧山局及上级机关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有人曾统计过,至今共有25位中层以上干部曾在变检工作过,占全局中层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两位副处级领导。“长江后浪推前浪”一直是变检的传统,说不定你身边意气风发运筹帷幄的那位领导,正是当初在变检工区那位穿着偏大的工作服、提着笨重的工具箱、喜欢东问西问的有着一双好奇眼睛的青涩小伙呢。

说到年轻人,变检“青年突击队”必将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成立于1997年的变检工区青年突击队,到今年已完成变电所建设投资超过亿元,在负责安装工程、技改项目、检修预试、事故处理的时候,青年突击队的队员始终都奋战在前沿建设阵地,通过实践锻炼来培养敢于直面 “急、难、险、重”的战斗作风。

2007年6月,在110千伏萧山变抢建工地上,变检工区青年突击队现场授旗立下军令状,顶着酷暑,有队员甚至放出豪言“就是辛苦地掉几斤肉我也去!”。就是拼着这股冲劲,全队连续突击40天完成了萧山变I、II期安装技改任务,为取得当年迎峰度夏攻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008年11月在先锋变阵地上,青年突击队员们又鏖战45天,建成萧山电网中的首个110千伏“共青变”,该工程也荣获了省公司电力青年突击队优秀青年工程荣誉称号。

“像男人一样去战斗”

这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大家庭。

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但变检的男人们聚在一起发挥出来的能量也是惊人的。已从变检调到局办工作的陈加炜讲起那个大雪夜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五年前的一个大雪天,时已临近年关,刺骨的寒风肆无忌惮地裹挟着漫天的雪花在灰蒙蒙的天空中漫天飞卷,新就位的主变上一会儿就盖上了厚厚的“雪毯”。天寒地冻,湘湖变主变改造工程工地却热火朝天。时间就是效益,变检综自班的陈辉把梯子一架迅速要爬上去,可因为梯子很是湿滑不小心把脚崴了,还有很多线要接,怎么办? “我来!”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一名刚进变检的新工人自告奋勇,修长纤瘦的身躯踩着梯子奋力往上爬去……等到主变带负荷试验结束后顺利投运,时间不知不觉已是凌晨!

“终于搞定了!走,去吃点东西暖暖肠胃!”这帮变检年轻人坐着兜上已积满雪的工程车到通宵营业的“永和豆浆”,正当大家在回味这二十几年来最好吃的‘早饭’之时,忽然发觉那个爬梯子的小伙子的脚正冻得瑟瑟发抖,原来新进单位的员工棉鞋还没发下来,只有单鞋。

“冷不冷?”

“不冷!”

“怎么不早说呢?”

“嘿嘿!”

小伙子厚厚的镜片后的小眼睛已经笑成了一条线,但眼神依然坚毅。小伙子叫周军伟,是浙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高材生,通过努力,现在已经成长为变检工区最年轻的副主任。这个在2009年,和“战友”一起在第一时间冲进110千伏鸿达变1#主变10千伏开关爆炸现场抢修,最终变成一个满脸油烟的“包公”的年轻人,这个常被家人埋怨“吃饭总是没个正点”的年轻人,这个喜欢历史喜欢挑战的年轻人,正是萧山变检众多年轻而优秀的将士的杰出代表。

有一种记忆,不因为光阴流转而淡漠,不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模糊,它可以穿越时空,在现实的光彩中历久弥新。

     那是在2009年的12月17日,随着几名工作人员将萧山国际机场35千伏中心变电所控制室内最后两面旧保护屏拆除,分五阶段进行共为期一个月零七天的萧山国际机场改造工程如期顺利竣工。

街灯已经星星点点地在暮色中闪烁,时任工程总协调人的朱卫东主任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那块“大石”:“成都双流机场的教训太深刻了,这次改造任务压力就相对大了很多,今天完工回去大家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对于这次顺利的‘大手术’,萧山国际机场物业管理公司电力保障部经理胡军多次表示感谢:“这次改造工程得到了萧山供电局的大力支持,尤其为这次工程配备了一批骨干精英和技术尖子专门负责改造项目,制订出最严谨、最优化的施工方案,施工中还消除了多处重大隐患,为萧山机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工程起来了,但有的人却倒下了。

王建飞,变检工区综合自动化一班班长,他是本次机场变改进工程总负责。

“在工程攻关阶段,班长连续四个晚上差不多忙到天亮,忙着看图纸、优化方案,机场变弄完,又投入到瓜沥变的改造工程去了,这人到底不是铁打的啊!”

“他是战斗在一线的最男人的男人!”

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先进的设备顺利投运,如今的机场变已旧貌换新颜,而王建飞师傅却积劳成疾,病休在家,我们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万家灯火,萧电情深,变检人就是这样朴实而真实地在建一方电网,保一方用电! 2009年至今先后完成包括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中心变综合自动化改造在内的技改业扩工程54项,完成设备预试1317项、保护定校564项、油化试验525项、电压监测和谐波测试245项、消缺665起。

“来,我送你回家”

这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在这里,没有职位的高低之分,只有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在蔓延。坐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每天都能听到火车敲击铁轨的声音,清脆而富有节奏感,于是关于“和谐”的故事也就那么自然地舒展开来。

在萧山供电局变检工区,有一对关系融洽,技术出众,工作认真负责的师徒,师父叫王建飞,徒弟叫练德强。多年的师徒关系,让师徒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练德强至今也不曾忘却那次师徒并肩作战的比武经历。2007年,他和师父一起代表萧山供电局参加了杭州市电力局第四届“职业技能年”继电保护技术技能比武。现场操作比武在双溪河畔的潘板变进行。那几天风和日丽,白天他们在婀娜多姿的双溪河岸边看图纸、背公式,心情轻松愉快,夜晚他们相互讨论共同切磋考试内容,一直聊到深夜才入睡。经过激烈角逐,师徒最终荣获团体第二名,在调试组比赛中,师父王建飞获得了个人第三名,徒弟练德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得了个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成为本次技术比武的一段佳话。

这里有温暖的思想交流,党支部、团支部会不定期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查,从而实现了‘工区关心职工、职工关心工区’的双赢局面。

这里有温暖的人文关怀,工区积极开展助学慰问爱心活动,把自己的爱心播撒到浦阳镇尖湖小学的贫困学生。

这里有亲和的领导,“来,我送你回家吧!”工区王海平副主任会开着他那辆擦得一尘不染的银色别克,在下班的时候送新进来的员工回家,并一路跟他们交流谈心。

这里有强大的凝聚力,在局运动会、篮球赛、QC发布等重大集体活动中,变检工区不仅每年取得骄人战绩,而且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让人尤为印象深刻 。

这里有人与人的支撑,心与心的相连,他们早已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和谐共生……

尾 声

人生的硕果和荣誉,必定会奖赏给勇敢者、智慧者、勤奋者、拼搏者!变检工区大家庭并不刻意追求荣誉和奖励,但是却多次受表彰、奖励,其中不乏“2008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2009年度‘海立’杯全国QC小组发表赛二等奖”、“2010年度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等诸多国家级荣誉。

听!远处传来铮铮之声,那是“和谐号”穿过工区的乐章,那是继续前进的激情号角在吹响。有谁用心诗意地营造这般祥和佳境?又有谁用真诚的奉献去描绘出万家灯火的辉煌呢?——萧山变电检修人!

(文/萧山供电局 蔡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创先争优查看更多>萧山供电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