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萧山供电局挥别低电压,三位萧山农民的幸福“三部曲”

2011-03-01 22:57来源:萧山供电局关键词:萧山供电局电气化村农网改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月11日上午9点多,河上镇东山村村民陈素珍兴奋地致电给外地的亲朋好友,邀请他们来自家做客。一会功夫,家里电视机、空调、电磁炉、油烟机等电器都顺畅地运行起来,能如此自在地用电,陈大妈的脸上笑意连连。 “前几年,家里的电器总是‘跳’不上去,家里也不敢接待太多客人。现在好了,我们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放心电。今后,再也不用为用电发愁了。”陈大妈高兴地说。

据了解,萧山区是全国城镇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10年萧山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5986.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在“家电下乡”、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刺激下,去年全区农村用电量达6.72亿度,同比增幅达15.07%。同时,萧山也是浙江省供电密度最大的区县之一,以瓜沥镇为例,全镇负荷密度高达14.67兆瓦/平方公里,与日本大阪等国际大都市的负荷密度相当,全区仅0.4千伏低压线路就长达10711.4千米,公变5649台,用电容量达1.39万千伏安。点多面广加之农村用电量的持续提速,给可靠供电带来了新的考验。

针对上述特殊“区情”,2010年以来,萧山供电局以农网低电压改造为“主攻点”,累计投入1.3亿元,改造低压台区748个、“一户一表”37473户,改造后,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90%,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6953%,焕然一新的用电质量宛如美妙的歌曲,奏响了农民们的幸福生活。

桃北新村:老许家的小资“蓝调曲”

一迈进萧山桃北新村的许文良家,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大屏幕液晶彩电、立式空调、大冰箱、全自动洗衣机……许文良笑着对笔者说,有了这些“大家伙”的帮忙,现在的生活过的颇有城里人的小资情调。

可这样的生活在农网改造前许文良简直就是“幻想”。“前几年生活好起来后,电视机买进来,再逐渐冰箱也买进来。但电器多了后,电力线路不行了。”老许回忆说:那时候家门口的电线没有经过“上改下”,都是露在外面的,偶尔碰到恶劣一点的天气,两根电线就“打架”,全村都停电。夏天和冬天最难过,夏天电压不稳定,家里所有的电器只能选一样用,如果用空调,不但电视看不了,连冰箱的插头也得拔掉。想在炎炎夏日里吹空调、喝冷饮那是一种奢望。好不容易熬过了酷夏,冬天一到,愁人的事又来了。由于电压不稳定,有时候一家人吃个火锅都会跳闸,更别说开空调了。

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老许家的用电生活往前跨了一大步。他说:“现在家门口的电线全部都上改下了,风雪天也不会短路。而且电网增容后,把全家的电器都开起来也不会跳闸,生活过的那叫一个滋润。”

据了解,2006年至2010年期间,该局共计投资2.68亿元,共完成农网改造项目205项,建成15个电气化镇和205个电气化村,农网供电能力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单木桥村:金大妈的家电“交响曲”

2月2日,萧山单木桥村的金大妈兴致勃勃地到家电卖场订购了一台洗衣机。金大妈说:“春节快到了,家里人多,所以新买了这台洗衣机,它属于家电下乡补贴范畴,原价1798,得到国家13%的补贴,便宜了200多元,很实惠。”

时间倒退一年,金大妈可不敢这么“大手大脚”。倒不是因为手头拮据,而是因为村里电压低,家里的电器一到用电高峰“罢工”。金大妈告诉笔者:“三台空调成了摆设,冰箱制冷效果也不好,严重的时候电饭锅连饭都煮不起来吃。”针对这一情况,萧山供电局对该村的低压电网布局进行合理化改动。在外来务工人员激增的地区新增2台变压器,并对原有变压器中的4台移位至负荷中心,台区内低压线路最大供电半径也缩短到了0.47千米,并为全村845户居民更换了接户线,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上升至99.7%。告别了低电压的烦恼,村民们用电更欢畅了,去年该村人均用电量达到635千瓦时。

2010年,该局投产配变418台共94215千伏安,低压线路877公里。电压稳了,各种家用电器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也提高了。“大手大脚”的萧山农民,去年一年就将12万“下乡”家电搬回了家。家家户户都奏起了家电“交响曲”。

中沙村:姚老板的丰收“进行曲”

这两天,党山镇种粮大户姚成梁忙着兜售自己的两台柴油发电机。“发电机是06年的时候买的,那时候可以香饽饽”, 姚老板告诉笔者:“但是发电机真正派上用场也就一两年的功夫,后来就一直闲置着了。”

据了解”造化脚ushenghh原来原来,党山除了是萧山的工业重镇外,还是粮食大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逾2万4千吨。以往为了浇灌、抢收成,农户们经常从电线上私自拉线下来,给抽水机、收稻机通电。姚老板说:“要是几百台抽水机、收稻机一起开起来,不仅机器转不动影响收成,连家中的灯都暗了严重影响生活。”于是,发电机成了每位种粮大户的必备品。

为了让农户们不再私拉乱接,又能有效保证农业生产用足电,萧山供电局针对农业生产用电分散的特点,实施了高密度、多布点的农网改造。累计在党山镇建设242台、容量46940千伏安的农村公变,每个村民小组家门口都有一台变压器。为了方便农业生产用电,还在田间地头免费安装了207个用电插座,农户们不用再私拉乱接了,供电可靠率上升到了99.99%。姚老板高兴地说:“电力部门帮了我们粮食增产、增收的大忙,发电机也好退休了。”

新年伊始,党山镇以骄人的粮油产量,荣获了“2010年度杭州市农业产业状元镇”称号。在获悉这一消息后,党山镇镇长杜晔彪第一时间打来了报喜电话:“咱们镇能得这个状元,供电部门要算头功!”

(刘金星 徐笑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萧山供电局查看更多>电气化村查看更多>农网改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