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电井喷中国核电发展能否冲破瓶颈破浪前行?

2011-03-10 10:46来源:新能源关键词:核电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核电爆发式增长,在激活万亿市场的同时,也留下了众多难题——天然铀短缺、技术消化滞后、人才匮乏与难以消除的废料威胁。未来几年,中国核电发展能否冲破瓶颈,破浪前行?

核电是个奇怪的产业,业内人兴奋不已,业外人谈核色变。

就像中间隔了一堵墙,里面的人自顾自的大兴筹建,外面的人使劲张望后又跑得远远的,久而久之,这堵墙上写满了神秘、新奇、渴望,还有恐惧。当今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正试图穿越这道墙,并且已然开始加速。

自从2007年国家正式颁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来,原定“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已经接连几次被修改,先是能源局提出7000万千瓦,再到2010年的8600万千瓦,甚至到当前业内力挺的1亿千瓦。

核电的大爆发已然成为一种趋势,重要的是这种趋势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承诺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大背景下显得更为确凿可信。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的话说,“核电是当前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

种种迹象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这个行业,期待分得一杯羹。

但是,伴随一个产业突起的,往往是某种不适应,甚至是层层质疑,核电亦如此。比如天然铀的供给和储备,铀会不会成为制约中国核电发展的因素?比如外资成批涌入中国后,本土企业的出路何在?比如国内不同阵营对技术路线无休止的争议,是百花齐放还是浪费资源?再比如乏燃料的处理、核电人才的储备是否已经成熟?等等。

核电大爆发,中国准备好了吗?

核电盛宴

除了建设的万亿市场外,核电的其他市场领域其实是很难估算的,激活万亿市场的同时,相关市场也必然被同时激活。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全球核电发展进入一段沉寂期,2005年以后,准确地说应该是从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以后,核电再次推到替代化石能源的首位,拉开了大发展的序幕。

按照国家能源局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900万千瓦,2020年则达到7000万—8000万千瓦,届时,中国核电装机将占电力装机总量的5%以上。然而,截至2010年年底,核电装机容量为1080万千瓦,占总装容量仅1.12%,距8000万和5%的目标还很远,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接受《能源》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10年将是中国核电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因为要在10年内完成50年发展总和的6—8倍。

“未来10年平均每年将新建8台左右核电机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说。

或者,不仅如此。3年内规划翻了一倍,谁能保证未来的10年规划不会被再次修改?“现在业内有一种声音,认为到2020年会超过1亿千瓦,也就是翻10倍。”华彩咨询总裁白万纲说,核电是一个很合算的投资,自有资本金比例低,配套贷款的比例高、利息低,按照测算,未来几年应该有至少万亿元的建设投入。

然而,除了这万亿的建设费用,还将拉动诸如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白万纲介绍,以秦山核电站四期为例,工程完工后,每年留在浙江的相关服务费就有20—30亿元。

“唯一”性

詹姆斯?汉森(JamesHansen)是美国国家航天局的气候学家,也是核能的支持者。他做了这样一个对比,如果我们一生中所使用的电力都来自核能,那么在因为用电所产生的核废料可以装满一个可乐罐,大约两磅重;而在普通的10亿瓦特的发电厂中,一天所用的煤炭就会产生超级多的CO2,那么怎么处理这些废料?核废料将会被储存在干燥的储存桶中,然而,数十亿吨的CO2会释放到大气之中,永远无法收回。

美国卸下了苏联的核弹头将其转化为电能,10%的美国电力来源于退役的核弹头。而中国1.12%的比例还很低。基于减排承诺,张华祝认为,核电是当前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