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探寻“电荒”真相

2011-06-20 09:35来源:半月谈关键词:电荒电网真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探原因:结构、价格、供需三矛盾叠加

“缺口出现更早、范围有所扩大、强度有所增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这么概括今夏“电荒”的新特点。她认为,电力结构性矛盾、煤电价格矛盾、供需矛盾等多重原因叠加,才导致今年“电荒”特别严重。

帅军庆也认为,这次缺电的原因由以往的“电煤供应不足”单一因素逐渐向“电煤供应不足和局部地区发电装机不足、跨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转变。

薛静说,造成“电荒”的第一大原因是电力本身的结构性矛盾。我国能源资源集中在西部,而用电需求集中在东部,呈现逆向分布的特点。近期结构性矛盾尤其突出,用电需求大的东中部地区新增发电装机较少,而电网建设滞后使得西部的电不能充分送到东中部,另外火电新增规模下降,使得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有效发电能力增长不足。

帅军庆说,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北煤南运占用全国大部分运力。电力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跨区电网建设滞后,造成西部“窝电”与东部缺电并存。

引发电荒的第二大原因是“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性矛盾。我国煤电价格机制长期得不到理顺,由于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远高于受政府调控管制的电价的调整幅度,造成火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大”,发电意愿不断下降。

另一方面煤炭行业也缺乏卖电煤的积极性。国家发改委今年4月要求主要煤炭企业维持煤炭价格稳定,电煤年度合同煤价不能变。林伯强分析说:“在电煤限价,其他煤种不限价的情况下,电煤供应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要求煤企按照限价按质按量地供应电煤,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加剧“电荒”的第三大原因是电力供需矛盾,突出体现在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用电需求增长快,尤其是去年迫于节能减排达标压力而受到抑制的高耗能产业产能的集中释放。“伴随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12%以上的用电增长速度有其合理性,但今年以来东中西部均出现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用电的强劲反弹,说明我国依靠重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惯性仍在。”薛静指出,这凸显“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