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光明镶海岛 渔家最相思——新一轮电网改造激起渔村千重浪

2011-07-21 19:56来源:浙江宁波宁海供电局作者:张跃镪 郭珏关键词:宁海供电局电网改造农网改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白鹭、渔船、大海,万顷虾塘,宁波市宁海县越溪乡的岛上渔村慈周犹如海上仙境。48岁的捕鱼船主人陆中富等人收获着满舱的鱼虾,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吆喝着抢购一筐筐的新鲜鱼儿,呈现出一幅海岛深处渔家乐的美景。

在海边,一艘艘渔船依岸而靠,赤铜色的渔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脸,背筐的、携篮的渔姑叽叽喳喳地把鲜鱼鲜虾端到客户跟前,大把的过秤、大把的收钱,不时地偷着嘴乐。村长吴生全告诉笔者;“昔日穷山荒岛,如今塘生银,海生金,慈周村能变成金银岛,靠得是电力明珠镶在了海岛上,让渔民生活乐逍遥。”

为一探渔民的生活,笔者顶着烈日来到了三户渔民的塘边、船上,从而见证了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给渔民带来的幸福和憧憬。

织网女的梦幻

见到吴凤仙,这位47岁的渔家嫂子正在织网,一上一下很是专注,仿佛要把一生的希望都织在网上。听说要采访她,吴凤仙忙不迭地把笔者拉到她负责的闸门机房,切西瓜、端茶水不亦乐乎,显露出渔家女的豪爽。

“你是宁海供电局的记者吧,要说电给海岛渔民带来的好处,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电力部门这次投资125万元,为咱渔村新架了3000多米线路,安装一台315千伏变压器,真好比一颗夜明珠落在了海岛上,照亮了渔民致富的路。”未等笔者问话,吴凤仙就快人快语地讲了起来。

吴凤仙一家四口,夫妻俩负责着村里的闸门安全,还养有10亩左右的虾塘,平时还落小海捞点鱼、蟹、虾,上29公里远的城里换点烟酒钱,一年的收入在6万左右,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星星点灯……”这是慈周村过去的绝版原唱,今天可不同啰。吴凤仙告诉说,2008年村里通过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渔民的生活是一年一变样,家家户户都实现了电器化,轿车、摩托车也不稀奇。可日子就是怪,家用电器一多,海水养殖一发展,村里的一台变压器就不能用了,线路也好像变细了,百姓用电就不舒服了。可能是电力和百姓心连心的缘故吧,今年5月,宁海供电局又搞起了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为咱村改粗了电线,新增了一台315千伏的变压器,这下咱村的电足够用5——10年,一点都不用愁了。

与笔者谈到今后的生活上,吴凤仙黝黑的脸上一下子春光明媚。她说,依靠党的政策好,电力部门作后盾,咱家再努力几年,一定造一艘船,到深海上捕鱼,赚足钞票,到时咱俩老倌结伴去北京天安门看一看,圆自己一辈子的梦。

船老大的时来运转


踏进陆中富的渔船,这位48岁的船老大显得有点紧张,不知道笔者是什么大牌记者,讲话都有点口吃。当我言明是宁海供电局员工时,他很自然地盘起脚,抽着烟与笔者拉开了家常。

陆中富是慈周村几年前有名的困难户,父亲、儿子三代同堂住在两间矮平房里,和大多数的渔民一样出海捕鱼为生,早出晚归,但日子是紧吧紧吧的。2008年,村里实行了电气化,陆中富的心一下子也活了,东拼西凑地筹集了一大笔钱,造起了一艘24匹马力捕鱼船,从此,他的生活像帆一样节节高升。陆中富对笔者道:“早富起来的几户渔民建起了三层高的小洋楼,家用电器业一应俱全,自己确实眼红,所以一定下决心造艘船,赚大把的钞票,让老人和媳妇儿子过上好日子。”

经过三年的打拼,陆中富捕鱼每年能赚10来万,老婆在家养虾、养蟹赚2——3万,休鱼时为养殖户捞几个月虾饲料赚点小钱,总算是脱贫致富建起了二间三层新楼房。由于许多象陆中富一样的渔民为致富,纷纷在海涂上挖塘养起了虾蟹,2000多亩虾塘的增氧泵一下子占据了变压器容量的4/5,村里又一次造成了低电压的尴尬。

陆中富说:“2010年底,我虽然造起了新房,但因电压低的困扰,我还是不敢买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2011年5月,宁海供电局又开展新一轮低电压改造后,我心动了,立即购买了一大批家电下乡产品,如今家里不敢说金碧辉煌,但也是电器满堂,93岁的老父亲都笑得合不拢嘴。”

海水涨潮了,陆中富又准备扬帆启航,他握着笔者的手说:“谢谢国家电网,前一次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让我鼓起致富的希望;这一次的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让渔民生活有了保障,是电力让我陆中富时来运转,从一个贫穷的泥脚梗变成了香喷喷的船老大。”

好一个幸福的船老大,当笔者站在岸边远眺时,只见陆中富的船正劈波斩浪驶向大海,明天将又是一个丰收日。

一个养殖户的三字真言

一网又一网的白对虾,活蹦乱跳,吸引了城里的客商,也让笔者十分眼馋。看到我们走来,对虾养殖户叶以田笑着点了点头,示意笔者在养殖棚里先避避阳光。

笔者还未抽尽一根烟,叶以田就带着一身咸味冲进了棚屋,连说了三个谢谢,“谢谢宁海供电局为渔村新增了一台变压器,谢谢电力职工为养殖塘深夜抢修,谢谢越溪供电营业所为他架设了一条排涝专线。”

47岁的叶以田身高体胖,油黑锃亮,站在眼前,就象一座黑铁塔,但笑起来很是迷人。

叶以田身高体大,说话也爽朗,笔者刚拿起笔,他就滔滔不绝地说开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慈周,没有电力部门的扶持,就没有海岛渔民的新生活。叶以田告诉我们,养殖户一天也离不开电,断电就好比婴儿断奶要不得。记得2007年前,他的养殖塘因电压低造成增氧泵难以启动,造成了上万元的对虾缺氧死亡。2008年,村里通过新农村电气化改造,电压质量好多了,他又另外承包了10亩海塘。谁知,随着养殖户的不断扩展,村里的一台200千伏变压器又不够用了,心里又七上八下地悬着。今年5月,宁海供电局的施工队又上岛为咱村里新增了一台315千伏的变压器,养殖户们都松了口气,再也用电不愁了。

叶以田高兴地说,随着电网质量的不断升级,咱养殖户的钱也不断增多,我承包的25亩虾塘收入10万元左右,比起公务员的收入也差不到哪里去。当笔者问起他致富的奥妙时,叶以田笑着说:“咱有三字秘诀,电力动,咱就动;电力快,咱也快;电力上,咱也上,咱就永远不吃亏。”叶以田解释说:“2001年后,电力部门一实行同网同价,我就第一个建塘养起了对虾,成为了村里的万元户,2008年新农村电气化开工,我就承包了村里的15亩虾塘,走进了致富的前列,2011年听说国家电网又开始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我又乘机扩大了承包塘,年收入10万元不在话下。”“跟着电力步伐走,咱们致富不会错”叶以田说这句话时掷地有声。

“跟着电力走,致富不会错。”从叶以田的话语中,我深感到一个渔民对国家电网公司的信任。

采访结束,傍晚的岛上已是烟雾蒙蒙,从家家户户内射出的灯光,把美丽的海岛装扮的千紫百艳。从海上,虾塘回家的渔民踏着轻盈的脚步,显得悠然从容,随着新一轮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海岛上的渔民收入也“水涨船高”,总有一天,富裕和谐的慈周岛必将成为城里人的天堂。

“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慈周村渔民的生活会更红火。”村长吴生全这样道。

作者: 张跃镪 郭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宁海供电局查看更多>电网改造查看更多>农网改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