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综合正文

葛洲坝,中国二十世纪的水电丰碑-记“万里长江第一坝”运行30周年之际

2011-07-30 16:45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关键词:葛洲坝水电站水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攻坚克难十万大军铸就长江第一坝

资料图片:2010年2月22日,葛电17号机组转子回装到位。

葛洲坝难,难在技术和规模。

除要解决泥沙淤积和通航问题,还要摸索着解决五大难题:

要史无前例地截断长江,解决深水区、大流量、高水头的截流问题;要解决坝基“泥化软弱夹层”,实现抗滑整体稳定性的问题;要安装好大规模的金结部件,比如船闸人字门,规模号称“天下第一门”,正向和侧向允许误差只有5毫米;还要设计与低水头、大容量相适应的水轮发电机组……

除此,葛洲坝需开挖、回填土石方1亿多立方米。浇灌混凝土达1000多万立方米。如果一辆车运5立方米混凝土,一共需要200多万辆车才能运完。所需金属共7万多吨。在当时缺乏大型设备、全凭人挑肩扛条件下,如此的工程量,可谓“浩大无比”。

为攻坚克难,1971年,小小的宜昌城很快就汇聚了十二万建设大军。他们风餐露宿,以铁锹、箢箕、扁担和板车为“武器”,抢修围堰;那来自湖北三地九县的十万“民兵师”自带口粮,每天仅有5毛钱的生活补贴。所谓的劳动报酬,也就是在各自所在的生产队里记下的“工分”。

那时候,每个建设者都怀揣安澜保国的心愿,在不同的战线上默默地奉献。当时工地有对“夫妻兵”,都是工程师,因长期在外,独生女儿只能寄养在苏州外婆家。夫妻俩总说,等忙完了这一阵儿就把孩子接过来,可却总也“忙不完”。

一次,这对“夫妻兵”16岁的女儿高考完来葛洲坝工程看父母。父亲工作排得满满,直到女儿临走时,也没能抽出时间带她转转。临行前,女儿含着眼泪留下一句话:“爸爸爱工程胜过女儿。”

……

广大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团结一心、不畏艰难的顽强精神,科学施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在葛洲坝建设的高峰期,1978年10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专门给葛洲坝工程局党委并全体职工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葛洲坝这样大的工程,在我国水电建设史上还是第一个,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质量第一。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工程质量,务必做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千万不能反反复复,好一阵坏一阵。因为这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马虎不得,如稍有疏忽,必后患无穷。”

在葛洲坝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1980年7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来到了沸腾的葛洲坝工地,亲切看望了广大建设者,给参建者以莫大的鼓舞,极大地推动了工程建设。

如今,在葛洲坝防淤堤上矗立的那座截流纪念碑,上面叠加一起的五个“四面体”,又把人们带到了当时大江截流的现场:1981年1月4日,江水仿佛一匹野马,努力挣脱缰绳束缚。巨大混凝土“四面体”投下去,竟像一片树叶在江面上飘然而去。施工危急时刻,技术人员急中生智改变方案,用粗壮钢丝缆绳把三至四个二十五吨重的混凝土块联成“葡萄串”,填进咆啸的龙口。36小时23分的激烈奋战,终于驯服长江,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那宽34米,长280米,水深4米的葛洲坝船闸,成为我国在多沙河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通航建筑物。那个面积相当于两个蓝球场、重约600吨、被誉为“天下第一门”的人字门,实际安装误差均小于2.5毫米,又让世界同行刮目相看。

两台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17万千瓦发电机组,转轮直径达11.3米,至今依然是世界上尺寸最大的轴流转浆式机组之一,被誉为世界卡普兰式水轮机的里程碑。

被称为道道“鬼门关”的川江航道,因葛洲坝水库淹没了多处急流险滩和绞滩站,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剧增的客货运量,成为长江航运事业日新月异的见证。

在葛洲坝船闸工作了30多年的操作员李秋红说:“30年前通航时,东方红51号是第一条过闸船舶。现在这样小船已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载满游客和货物的大型船舶,并且可以直达重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葛洲坝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