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综合正文

葛洲坝,中国二十世纪的水电丰碑-记“万里长江第一坝”运行30周年之际

2011-07-30 16:45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关键词:葛洲坝水电站水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战准备激励中国水电更创辉煌

资料图片:2009年12月8日,葛洲坝电站10号机转轮回装到位。

从葛洲坝到三峡,距离虽只有38公里,在从“实战演习”修低坝到“梦圆三峡”建高坝,时间跨度却用了20多年。

“38公里”和“20多年”,见证中国水电技术不断开拓创新的轨迹。可以说,这是是历史性的飞跃,也是厚积薄发。

当年,邓小平同志视察葛洲坝工地时就指出,葛洲坝的经验要完全用之于三峡,设备、队伍能用的也都要用上。如今,我们已用实际行动告慰伟人。

“葛洲坝是万里长江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坝,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为包括三峡在内的若干水电站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葛洲坝电厂也称得上是国内水电厂的摇篮之一。”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在葛洲坝电厂运行三十周年的题词中写道。

曹广晶说,有了葛洲坝的成功建设,才有今天三峡工程的成功。葛洲坝验证和检验了一些理论,尤其是在处理长江通航和建设、泥沙、截流等方面为三峡工程提供了很好借鉴。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水头最高、技术复杂的多级船闸。三峡船闸设计中,启用和发展了葛洲坝船闸的实践经验,较好地解决船闸布置、通航水流条件,引航道淤积,输水系统水力学、高边坡稳定、建筑物结构型式,超大型人字门及启闭设备等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与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相同,采用立堵截流方案。在大江截流合龙过程中,借鉴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水下抛投护底结构的经验,采用龙口河槽预平抛垫底、减小龙口水深的技术措施,并辅以优选戗堤堤头进占方式及抛投方法等安全保障措施,防止了截流戗堤堤头坍塌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截流戗堤进占日抛投强度19.4万m3的世界纪录,安全、优质、顺利地实现大江截流龙口合龙。

三峡工程二期上、下游围堰是在葛洲坝水库内修筑的围堰,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深水围堰。参照葛洲坝工程大江上、下游围堰的实践经验,其围堰型式采用两侧石渣块石堤及中部风化砂堰体、混凝土防渗墙上接土工合成材料防渗心墙结构。

中国工程院院士梁维燕说,我国大型水电机组设计、制造、安装技术是从葛洲坝打的底子,后来通过技术引进,使三峡机组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葛洲坝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葛洲坝电力的输出,也促进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的成熟。我国第一条高等级直流输电线路从葛洲坝引出直至上海,实现了华中与华东电网互联,拉开了跨大区联网的序幕,为三峡工程电力外送和全国电力联网做了多方面的技术准备。

为“三峡工程做实战演习”的葛洲坝工程,使我国水电设计、施工、制造和运行管理队伍得到了锻炼,水平得到了提高。今天,无论是在三峡工程还是国内其它大型水电工程,都可以看到在葛洲坝工程中承担过项目的队伍和人才。2003年,三峡电厂接机初期270余名员工,其中90%以上来自葛洲坝电厂。四川二滩、福建水口、贵州天生桥等水电站的筹建和初期运行,也是在葛洲坝电厂选派的专家参与和指导下进行的。

三峡集团总经理陈飞介绍说,我国河水能资源充沛,理论蕴藏量近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5亿多千瓦,均居世界首位。然而,全国水电装机总量只有2亿多千瓦,水电开发程度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们中国人成功建完葛洲坝,又成功建设和运行了三峡工程,进而走向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畔开发水利资源。“要坚定水电开发的决心,让水电造福于民。”

毋容置疑,葛洲坝是新中国的骄傲。它的名字如雷贯耳,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曾将它与原子弹爆炸和卫星上天相提并论。

这是因为,葛洲坝的最宝贵价值在于“实战演习”。

这是因为,葛洲坝的最宝贵经验在于“自力更生”。

葛洲坝的诞生,无论是枢纽设计、机组制造和安装、大坝施工、水库调度和电站运行管理……都曾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而这源于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如今,中国水电事业已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水电装机容量突破了2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

曹广晶说:“葛洲坝开创了我国水电的很多第一,是我国水电的一个高峰。”

正如他所说,中国水电必将由此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葛洲坝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