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牡丹江电业局:柴河林业供电局为林区经济发展助力

2011-11-14 09:04来源:牡丹江电业局作者:张玉蓉关键词:牡丹江电业局供电服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黑龙江林区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要量急速递增,作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电力增幅快慢直接显示地方经济发展的节奏。2009年以来,黑龙江牡丹江电业局通过加快林网改造步伐,不断改善供电服务等手段,使电力配套工程与林区发展同步跟进------

电力助力棚改工程万户居民喜迁新居

说起柴河,很多人不禁惊叹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柴河,电网设备陈旧、老化,居民居住环境脏、乱、差,这里处在两山夹一沟地带,林农、林铁混居。地势难,规划难,动迁难,柴河的棚改一直是当地林业局、镇政府的一道难题。2009年,柴河林业局棚户区改造启动,短短3年,实施棚改14740户,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共动迁1.2万户,全新打造了10个棚改小区,相当于“再造”出了一个新柴河。198栋棚改新楼拔地而起,2万多林区百姓圆了安居梦。

林区棚改启动,也给电力增长提供了发展的舞台。在柴河林业供电局,生产局长钮维杰说,为配合棚改配套工程顺利进行,这个局的相关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勘察,对棚户区电网布局进行重新合理规划,对部分供电设施和线路进行迁移,并有计划地组织局内外的高、低压建设改造工程,实行勘察、设计、预算、施工和验收的一体化管理。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大雪纷飞,职工们克服重重困难,抢时间赶任务,工期紧张的时候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为支持新林区建设做出了电力人实实在在的贡献。

如今的柴河,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形状各异、五光十色的彩灯把林区小镇打扮得瑰丽多姿、流光溢彩,置身其中,仿佛走进繁华的都市,走进灯的海洋。

电建项目同步跟进城镇建设快马加鞭

新一轮小城镇建设为柴河林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当地产业发展就像一盘棋,一项项产业犹如颗颗棋子,稳稳落在经济转型这盘棋上。一个个崛起的产业给小城镇带来了繁荣与活力、底气与后劲。走进柴河林业局绿松缘饮品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的流水线,这里生产的松仁饮品被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在产品展厅,60多个品种的产品几乎囊括了林区所有的林下资源,坚果食品、饮品、山野菜、豆制品、蜂蜜、蛙产品……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点:全是非林非木。拿着曾在哈洽会上排队品尝的明星产品——玉米浆,多种经营局局长王建发说:“第四代包装马上要上市了,采用便携纸盒包装,新的生产线正在准备当中。”绿松源饮品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份投产运行,当时需要安装一台315KVA变压器,加线路、电缆等配套设施,柴河林业供电局投资10万余元,为该厂包装接电。而引进资金500万元改制重组建设的绿孚特食品厂,以开发、加工天然绿色食品为主,生产山野菜和食用菌两大类40余个品种,增加脱水蔬菜、冷冻蔬菜产品加工,实现产品系列化、规模化。2011年春,该厂生产加工刺嫩芽、蕨菜、柳蒿芽等各类山野菜400吨,实现利润120万元。绿孚特食品厂的启动,急需电力增容,为保证食品厂上线运行,柴河林业供电局及时给该厂安装了一台200KVA变压器,保证了该厂生产用电需求。

近年来,柴河林区电网结构薄弱、安全可靠性差、变电容量不足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棘手问题,通过林网改造逐渐得到解决。特别是35千伏变电塔改造工程的成功投运,提升了柴河地区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性,为柴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如今的柴河,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林城矗立在威虎山下,崛起在牡丹江畔。

作者: 张玉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牡丹江电业局查看更多>供电服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