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电煤焦灼下的火电企业度日如年,火电行业蕴藏大规模事故隐患或集中爆发

2011-11-15 10:27来源:慧聪电气网关键词:电煤火电企业煤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贵州相似,湖南也经历了持续的干旱,以往水电出力正常的年份,石门发电厂的利用小时只有2800~4000小时,而今年,可能会达到5000小时。大大增加了电煤需求。据了解,湖南省电煤至少要多消耗700万吨。

湖南省政府也在想尽办法保证电煤供应,但无奈湖南不是产煤大省。

省政府千方百计地把湖南仅有的一点电煤调给本地电厂,石门电厂全年分到了18万吨,分月解决,每个月1万多吨。“全年的份额就是全部兑现了,也只够电厂一个月的用量。再加上煤质也不行,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成红涛说。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谢超英说,现在电煤已经成为湖南省的压倒一切的一把手工程,目前,全省至少有400人在全国各地跑电煤。

由于从省外、甚至国外调运电煤成本高昂、各电厂不堪重负,湖南省对于外调煤超过50%的电厂,将根据调煤量实行补贴。另外,对于在省内调煤的汽车,停收过路费。

谢超英感觉到非同一般的压力:“入冬以后,北方取暖开始了,用煤量加大,接着是春节煤矿放假,再加上春运等因素的制约,我预计今冬明春电煤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山西煤到湖南经手4个铁路局

湖南从北方调运电煤,要经过3个以上铁路局,铁路运力是个非常复杂的瓶颈。

陕西到湖南,要经过西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和广州铁路局。

山西到湖南,要经过太原铁路局、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和广州铁路局。

河南到湖南,要经过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和广州铁路局。

铁路局向南方的流量是一定的,突然增加大量的电煤运输,需要协调多个铁路局,显得愈发困难。

“现在从陕西的市场电煤基本上是调不出来。”成红涛说,“主要原因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提高重点电煤的合同兑现率,恰恰是华电石门电厂在陕西没有重点电煤合同”。目前,成红涛正在与陕西煤炭企业商议明年重点合同煤的事宜,希望能够争取到一定的煤炭和铁路运力。

面对运力瓶颈,面对今年突增的700万吨煤炭需求,不得已之下,湖南省今年首次开辟了高成本的运煤通道,就是所谓的“海进江”。

“海进江”,就是煤炭通过大秦线运到秦皇岛港,从秦皇岛港走海运南下到江苏南京,然后再从长江逆流而上,一直进入到洞庭湖的岳阳港。从大同“海进江”运到长沙近4000公里,顺利的话25天到达。

由于多次倒转,调入湖南的电煤比铁路运输的调运成本,平均每吨要高出120~150块钱。如果船只不能按时到位,成本会更高。

“不是没有煤,而是要先打钱”

“煤炭企业并不会告诉你没有煤,他会告诉你,先打钱。”特别是陕西、山西的国有煤矿,都是付款之后才发煤。至少要领导书面承诺几个工作日之后打款,才能买到电煤。

与运力瓶颈相比更为可怕的是,企业的资金链已经断裂。

今年的煤炭价格不像往年那样股票似的忽高忽低,而是一直高位飙升。与去年相比,标煤单价上涨200元/吨左右,湖南上网电价涨了2分/千瓦时,只可抵消煤价上涨50元/吨。

现在的华电石门电厂,原煤到厂价850元/吨左右,折合成标煤是1250~1270元/吨,早已超过了30万千瓦机组的盈亏平衡点。两台机组满负荷运行,每天要亏损50万元。

在火电行业普遍亏损的前提下,资金链已经断裂。华电石门电厂几乎跑遍了湖南所有的银行,听说是火电企业融资大都拒之门外。他们宁可向小企业放款。发电企业主动要求上浮利率也不行,质押贷款也不行,必须要有人担保,但是火电企业普遍亏损,难以担保。

“如果持续干旱,电煤形势得不到有效缓解,湖南电力供应肯定会出问题。”成红涛与同事一起预测。

业内人士警告:或集中爆发大规模安全事故

火电企业在银行的信用评级已被列入“受关注”甚至“禁入”级别,资金链断裂不但导致企业无钱买煤,而且影响安全投入。

“由于煤价上涨,电价未得到疏导,火电企业经营成本紧张,很多发电企业为了降本增效,保利润,安全生产项目资金的重要性被放在电煤成本之后,频频延迟,隐藏了多种安全隐患。长期下去,肯定会有大规模的电厂安全事故爆发。”就职于江苏某发电企业的李先生(化名)告诉记者。

维修资金受影响恶性循环已铸成

目前发电企业没有暴露出恶性问题,因为火电厂毕竟有多年的安全生产经验和详尽的安全管理规范,一时不会暴露出重大问题,但是目前,火电企业安全问题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长期以往,必将积重难返。

“我们很多火电职工,眼睁睁的看着机组带着隐患运行。”李先生说。

刘先生就职于山东某大型发电企业,他向记者透露,虽然企业总体上有些盈利,但是维修资金也是一减再减。有台20年以上的老机组许多部件需要更换,但更换成本高昂,迫于资金压力,被一再拖延。

湖南石门电厂表示没有因资金问题影响安全生产程序。对于该厂来说,设备坏了不修承担风险是不行的,但是更换设备要承担沉重的资金压力。

“我们一直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但是,我们认为,制定煤电政策的人更应学习科学发展观。不要等到大规模的发电事故爆发出来,再亡羊补牢研究对策,电力事故是很可怕的。”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类似的尖锐言辞频频出现。

火电利润遭重挤压技改投入反成负债包袱

火电企业为了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目标,投入了巨额资金实施脱硫脱硝以及增容改造,但是日前,煤价上涨造成了火电企业严重亏损,火电厂技改带来的效益在煤价上涨中付之东流。反而,之前的投入成为负债包袱。江苏当地电厂的煤炭到厂价已经达到1200元/吨以上,内陆电厂更高一些,煤炭到了长江码头,需要在码头装到小船上,再由水道进入电厂,价格要上升50元/吨左右,再加上装卸一次有3%左右的明损,煤炭成本就更为沉重。

李先生介绍说,江苏30万千瓦机组的煤价盈亏平衡点是950~970元/吨,技改后能够达到1000~1020元/吨,与煤价有100元左右的差价。

两台30万千瓦的机组如果每天要烧6千吨煤。每天亏损60万元,一年亏损2亿元。

60万千瓦机组盈亏平衡点略高,可以达到1200元/吨以上,比目前的煤价略高一点,大概高10~18元左右,再加上生产成本和折旧,60万千瓦机组电厂也是在亏损和微利之间挣扎。

在微利甚至亏损时代,电网公司的考核罚款都成了严重的负担。据了解,电网公司为了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对发电企业的考核力度很大,发电企业满足不了严格的考核要求,就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罚款。这一点,也可以影响到发电企业本已微薄的利润。

资金链断裂难为继持续亏损何时了

国资委对企业的考核是通过税收和发电量来考核,但是没注意到发电企业完成了发电任务之后,却面临着亏损困境。

“去银行贷款要交最近三年的盈利报表,因为持续亏损,现在火电企业的贷款评级都很差。”李先生说,现在对银行的公关非常困难。

据了解,大部分火电企业在银行的信用评级中都已进入“受关注”甚至“禁入”级别。

与煤炭商沟通的时候,要求先打钱;去银行要钱,又遭遇信用评级危机;即使好不容易申请到了贷款,买到了煤,获得了铁路运力,千山万水运到电厂,烧煤发电,得到的也只能是继续亏损。火电企业的恶性循环,不知要持续到何年何月。

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日前表示,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2600万千瓦。分析人士指出,广东、广西、贵州等南方各省和华中地区的湖南等省市来水偏枯只是加剧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煤价持续上涨才是广大火电企业发电动力不足的主因。

目前正值三季报收官之际,截至10月27日,17家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的火电企业中有11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其中,煤价上涨成为火电企业的业绩杀手。

记者截稿时得到消息,多家发电集团正在联合上书国资委和国务院,请求改善当前煤价过高造成的火电企业亏损状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