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市场正文

把好水电开发生态保护关

2011-11-28 14:38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水电开发水电规划水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点击三

焦点关注 如何减少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思路 当务之急是要制定流域的生态保护规划

记者:“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请问,我国目前水电开发现状如何?当前我国水电开发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规划环评的有效实施将会解决哪些问题?

陈凯麒:水能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惠。与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相比较,水能资源不仅在应用中更清洁,而且是不断持续的财富。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总量居世界首位。截至2010年8月,我国已建水电站装机2.1亿千瓦,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3亿千瓦。

近年来,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水电开发实现了“快”,但却不够“好”,过分强调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对生态保护未能给予优先考虑,保护让位于开发。一些流域水电开发过于强调水能的充分利用,天然河段保留不够;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保护空间一再被压缩;一些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未能从全流域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来协调干、支流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协调发电、生态、生产、生活等用水需求……“重开发、轻保护”,“保护赶不上开发”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并由此带来了较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水电新开工1亿千瓦,年开发强度达两千万千瓦。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而这些地区又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保护压力最大、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如何促进水电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0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包括规划环评、项目前期“三通一平”环评、项目主体工程环评、环境监理、环保竣工验收及环境保护“三同时”等管理制度,对做好水电开发生态保护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环评管理,主要流域水电梯级布局、装机规模和开发方式得到优化,水电开发各项生态保护措施不断加强,水电环保管理工作逐步深入。

但同时我们发现,由于我国水电规划环评基础工作薄弱,水电规划环评技术水平与水电快速开发的状况极不适应,目前已开展的流域生态调查和规划环评成果难以满足水电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办法》,将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水电环评的“宏微倒挂”问题,促使水电开发规划环评工作更好地遵循“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原则。

有人认为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是对立的,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从国家能源开发角度来看,水电作为可持续能源是要积极发展的。而环境保护工作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水电健康有序发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更要以开发促进保护,实现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记者:为了解决水电开发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在对水电开发实施规划环评之外,还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陈凯麒: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制定流域的生态保护规划。在我国,早期的水电规划多以水能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前提,这样的水电开发规划难以体现流域生态保护要求。当前,流域生态保护规划的制订在我国仍属空白。因此,必须尽早落实流域生态规划的制定,并以此规划指导水电开发规划。

与现有的区域生态保护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同,流域生态保护规划是狭义的,主要是指水域里的水生生物和鱼类的栖息地、产卵场和觅食处,沿岸淹没范围内的土地、聚集的动物,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状况。

在进行水电开发之前,除了需要具备水能资源、地质情况以及水文资料之外,还应该掌握鱼类栖息地、洄游路线、产卵场、生命史等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完整资料。以鱼类为例,其种类复杂多样,产卵的情况更不相同。有的鱼卵附着在水草上,有的停留在石缝里,还有的在水流中漂浮。那么,水流的速度多少鱼卵才能保持漂浮状态?从鱼卵到形成鱼苗、到具备游泳能力,需要多少流程、多少时间?这些生态保护方面的资料也应该掌握。

目前,为了满足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需要,水电开发规划编制单位或项目建设单位通常会提交相关区域的生态保护情况调查资料。但这样的资料通常不够完整、系统,更缺乏科学性,即使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综上所述,流域生态保护规划制定工作必须尽快展开。只有制定完善的流域生态保护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可明确水电开发涉及区域珍稀生物保护状况和价值,明确和统筹提出规划河段上、下游和流域干、支流的生态保护规划方案,提出明确的保护范围和工程影响替代生境的保护区。流域生态保护规划,无疑是落实“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基础工作。

记者:国外的绿色水电等经验在我国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如果值得推广,当前急需解决哪些问题?

陈凯麒: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兼顾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新理念、新观点、新举措,如绿色水电、绿色大坝等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瑞士的绿色水电认证和美国的低影响水电认证,是为降低水电工程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国外水电环境认证体系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其核心内容是确立对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进行评估的技术标准。通过建立客观、科学、公正的生态环境认证标准和市场激励机制,鼓励水电站运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库大坝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绿色水电认证和低影响水电认证,对加强我国水电建设环境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目前急需转变理念与认识,完善法律法规机制,进而实现技术创新,形成国际优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电规划查看更多>水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