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全球三网融合发展趋势 利益冲突显现

2011-12-01 11:16来源:中广互联关键词:三网融合电力信息化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广研究认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无线频谱资源的重新分配不仅涉及技术上的高效合理利用问题,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分配。这需要在三网融合在监管层面上实现进一步的融合与统筹兼顾。

全球三网融合技术热点与趋势推动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产业繁荣发展,而技术是推动融合的手段,以下是全球三网融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1)光通信技术:PON技术进步推进宽带化就新技术推进情况而言,目前在全球各个区域,10GEPON部署已经准备就绪,日本、美国、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都有相关的测试部署。中国本土厂商是也10GEPON技术的关键创新者和采用者。但使用10GPON来建设FTTB还存在其他问题:表面上,采用10GPON可以提升FTTB网络的带宽能力,然而,考虑到实装率及实际的网络流量并发模型,从带宽能力及建设成本来看,直接建设GPONFTTH会比这种10GPONMDU建设模式更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部署GPON、跨越10GPON、等待下一代设备(40G或100GPON)的到来,可能成为一部分运营商的选择。相比10GPON,40G或100GPON网络有更远的传送距离、更高分光比、及更高的带宽灵活性。

总的来看,10GPON系统已经具备了试用条件,但针对性需求不足、投资过高、容量有限等因素限制了当前阶段10GPON技术规模化应用,特别是虑到实装率及实际的网络流量并发模型,直接建设GPONFTTH会比这种10GPONMDU建设模式更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部署GPON、跨越10GPON、等待下一代设备(40G或100GPON)的到来,可能成为一部分运营商的选择。同时,伴随技术发展,NG-PON2标准化工作也已开始,技术的选择方向是当前标准探讨的第一步,与现有PON网络的共存,仍是最为重要的需求。

(2)WiFi进展迅猛,LTE加速商用推进在无线网络方面,目前"3G+WiFi"是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式。在移动通信演进方面,4G网络将朝着LTE方向发展,目前包括Verizon、AT&T、NTTDoCoMo、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正在大力推进LTE的商用化部署,预计2011年将有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开始TD-LTE的商用部署。特别是在美国,几大运营商的激烈竞争推动了LTE的部署。2011年6月15日,Verizon宣布计划在美国新增19个4GLTE商用服务市场,年底达到170个商用市场;2011年7月中,该公司宣布其LTE网络覆盖的城市总数已经达到102个。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此前预计的147个。而,主导WiMAX发展的移动运营商Sprint已经在美国70个市场部署WiMAX网络。Verizon最大竞争对手AT&T则宣布2011年年夏天在美国5个城市部署超高速无线网络LTE,预计将会于今年年底在超过10个市场上部署4GLTE网络。

而近两年发展最迅猛的则是WiFi技术。相对于3G,WiFi在牺牲移动性的基础上,具有较强成本、带宽的优势,可以作为3G网络的重要补充。移动运营商为了分流智能终端带来的流量压力,近几年大规模增加在WiFi热点投入。例如,美国的AT&T可用热点数已达12.5万个;韩国的KT热点数达到4.3万个。2010年KT的网络中有67%的无线数据流量通过WiFi分流,每月分流的数据流量约为2500TB。据WiFi联盟统计,2010年底,全球WiFi用户已达6亿,设备保有量超过10亿部。可见,WiFi已成为"第四张通信网"。IHSiSuppli数据表明,2011年内置WiFi设备有望突破12亿部,预计到2015年可能达到24亿部。

(3)云计算与物联网:未来信息技术架构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网络服务器集群,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要提供计算力、硬件租借、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也就是说,计算能力就像自来水一样成为一种公共资源。

云计算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存储和传输,高速的宽带网络是云计算发展的基础,没有高速的宽带作为保证,用户是不可能将自己的数据放到"云"端。融合了高速宽带与云计算的云宽带产品的出现,将彻底改变终端用户消费习惯,用户不再需要持续支付更新升级硬件的费用,只需通过云端的虚拟处理能力、虚拟存储的动态分配即可持续使用运算性能良好的终端应用。云计算特别适合新一代媒体跨平台、资源共享、动态服务需求等方面的运营要求,成为三网融合中领域备受关注的未来运营架构。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在架构上包括感知层、网络和应用层。

物联网是互联网和实物经济相结合的新兴领域,里面涉及到大量信息采集和交换。随着以RFID为主的感应器成本日益降低,越来越多的物体安装了感应器,相应的信息采集和交换会海量激增,及时的信息采集和交换是物联网有效工作的基础保障,这需要高带宽的保证。但总的来说,物联网尚处萌芽期,首先被广泛使用的是"M2M"(MachinetoMachine)应用。目前,全球主流的运营商和设备商都已经开始提供移动M2M业务与解决方案。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的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将是物物互联。

(4)混合视频传输技术获得快速应用进展混合模式(Hybrid)这一针对视频传输的概念,从15年前的Web-TV到近年各大彩电厂商推出的所谓的互联网电视(Connecte-TV),这些产品的设计无不力图将电视广播与互联网业务捆绑起来。之前,由于受限于网络带宽、电视清晰度、处理器性能等关键技术因素,这些项目实际真正成功的并不多。随着宽带的迅猛普及,以及HDTV技术与市场时代的真正来临,混合模式已经成获得规模应用并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如下图所示,目前较知名的混合广播项目包括CanvasProject、HbbTV、OIPF、Hybridcast等。

图1:全球混合广播电视业务现状

(5)加速移动互联与智能化演进智能终端是三网融合业务的载体,是网络、业务与用户之间的媒介和桥梁。随着各种创新型终端不断面世,对三网融合进程以及新媒体演进步伐起到了催化作用。

在手机方面,IDC预测(2011.03),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4.5亿,同比去年上升48.3%。平板电脑则是未来5年内智能手机外最重要的移动互联智能终端。摩根大通(2011.03)将2011年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预期从原来预测的4610万台提高到了4790万台,将2012年出货量预期从原来预测的7820台提高到了7960万台;对应的市场规模则分别为261亿美元和352亿美元。StrategyAnalytics公司则预计(2011.04)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销售额将达到490亿美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网融合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