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物联网技术正文

基于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电力监测系统

2012-01-05 09:45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电力监测电子标签技术RFID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 可行性分析

2.I RFID工作原理

RFID电子标签分为被动标签(Pasisvetags)和主动标签(Activetags)两种。主动标签自身带有电池供电,读/写距离较远同时体积较大,与被动标签相比成本更高,也称为有源标签。被动标签由阅读器产生的磁场中获得工作所需的能量,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比主动标签更小也更轻,读写距离则较近,也称为无源标签。有源标签因为其长距离识别的优势,主要应用于大型的高速运动物体的标识的识别之上,这里所说的电力杆塔上使用的就是主动式UHF超高频RFID标签,其频段在860MHz一96() MHz之间,以保证直升飞机能在空中50m之外与RFID标签保持正常通讯。

2.2 RFID电子标签识别系统的构成

一个真正的RFID电子标签识别系统至少应包含电子标签、阅读器、数据处理和存储的设备以及系统软件。

(1) RFID电子标签(Tag):,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物品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 )阅读器(Rae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人)标签信息的设备;

(3)天线(Antenan):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它一方面给无源的电子标签提供电能,另一方面也通过它接收电子标签上发出的信息,它也可向电子标签发射写入的信息。另外在每个电子标签上也有其自已的微形天线。

RFID电子标签由天线和专用芯片组成,天线是镀在塑料片基上的铜膜线圈,在塑料基片上还嵌有体积非常小的集成电路芯片(现在已经只有芝麻粒大,还可更小),在这个集成电路芯片中有高速的射频接口,控制单元,EEPROM三个模块组成。

RFID电子标签技术与条形码(Bacrde)e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

1)不需要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2)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3)读取距离更远;

4)可以写人及存取数据,写人时间快;

5) 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

6)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

7)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

8)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阅读器主要包含无线电收发天线、数据通讯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电子标签主要包括无线电波接收与发射的电路、电源、及存储数据的电路。数据处理与存储的设备往往是PC机,PC机上一般安装相应的系统软件与数据库管理软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监测查看更多>电子标签技术查看更多>RFI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