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人物正文

彭红兵:创新引领 推动锂离子电池业健康发展

2012-01-05 15:32来源:网易汽车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工信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韩的企业在整体产品性能,包括产业链完整方面,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上领先的比较明显,具体的参数这里提到了,待会儿专家还会有一些更准确的阐述,这里我也不再更多的去阐述了。2010年的时候,这里有一个索尼,比亚迪,这些企业都有,2011年我们预测的时候,前几家还保持这么一个格局,可能排序上有所调整,可能韩国的企业开始冲到了前面。三星这个企业,2011年列全球排名的第一位。

行业预测数据来看,50亿上下,有说60亿只的,市场规模约百亿美元,这是2011年的数据。未来各国的需求,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需求来看,消费领域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可以达到接近300亿美元,动力领域的市场规模也是接近三百亿美元,储能可能会更多。预测机构的数据比较多一些,我们比较理性一点,大概是在八百亿到一千亿美元之间。

从锂离子电池这个将近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将近20年的市场规模应用来看,作为高效率、长寿命储能的产品进来,也是全球各个主要的国家,特别是欧美这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重视。各方面,不管是政府的资源,还是民间的投入,这几年相对比较集中,2009年8月奥巴马宣布投入24亿美元支持下一代电池和电动车计划,重点支持新型电池,高性能电池材料和相关设备研发。有一些企业在一些专利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美国也计划到2015年,电动汽车饱有量突破一百万,同时在一些具体成本方面,也要求每千瓦一百到两百美元之间。德国也是如此,可能更多的是从大的市场方面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100万辆汽车的销售,同时在一些基础性的,比如说实验中心,包括一些新材料研发方面,投入也是巨大的,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描述了。韩国目前更多的关注于技术开发,产业链这一块儿,包括大规模生产,预计从2011年开始,产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市场份额会超过1/3。

主要的几个大企业,像三星,LG化学等等已经进入主流的电池制造商领域,特别是三星、LG因为有下一步各类终端的应用,这方面后发,在后续的发展中,我们感觉毕竟它是大企业,有完整的产业链,所以这两个企业未来值得更多关注。日本在里锂电池方面,从研发到制造,最早进入到产业化这个领域,近些年来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市场等等因素,在生产规模,产业规模方面,现在慢慢处于劣势,但是在它的上游,材料装备,包括一些基础的工艺研究方面,确实还占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去年地震海啸对它整个产业影响相对大一些,特别是装备的影响,包括国内很多企业也有这种感受,从日本进口相关高端设备,材料方面,受地震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项目的延缓。

下面介绍一下国内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这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整体的规模也是逐步的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据我们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电池产量是16亿只,协会统计偏小一些,有说20亿只的,现在可统计的口径对外公布是16亿只,全球产量的2/3。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工信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