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新时期的中国电力工业

2012-01-05 17:02来源:能源经济网关键词:火电十二五厂网分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问题凸显

2002年实现了“厂网分离”改革之后,在发电侧引入了竞争机制,但由于自身产业链、价值链的局限,却无法将本身激烈竞争带来的效益传达给终端用户,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改革的滞后,煤电关系至今尚未理顺,火电的连年巨额亏损,严重挫伤了发电企业的积极性,局部地区出现电荒危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同时,火电连年巨亏,可持续发展遭遇严峻挑战。但由于今年前三季度,火电、风电投资同比负增长,火电新投产、新开工及在建规模持续减小,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4000万千瓦,而且区域性、结构性“电荒”有成为常态的趋向。

另一方面,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现状,决定了我国以火电为主的历史事实,也决定了今后将长期以火电为主,过度、无序、低效的开发,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隐忧,火电企业更是套上紧箍咒。

由于我国电力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电力能源的能效提升相对缓慢。能效上,火电的利用率,较高的在百分之四十左右,风能整机的效率,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间,特别是新能源产业,一些关键零部件、材料依靠进口,核心的关键技术尚处在引进消化、联合设计的阶段,缺少自主的知识产权。同时,核电的安全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储备,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系统之间的协调优化等相关的配套还很落后,还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

央企的责任

面对成绩和辉煌,面对压力和挑战,面对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危机和机遇,我们作为电力能源央企,应该在结构转型中承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和历史重任。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作为电力能源的央企,首先,牢固我们肩负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树立利民利国的理想,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

其次,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应大力开展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清洁发电资源,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特别是注重稳健转型,满足经济社会的电力能源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十二五查看更多>厂网分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