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煤炭行情变化多端 改革任重道远

2012-01-09 14:35来源:中国煤炭报关键词:煤电合同电煤煤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

应急储备 试点启动

2011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工作会议,部署了第一批国家煤炭储备工作计划。之后,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下达2011年第一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计划的通知》,安排500万吨应急储备计划,并要求在5月底形成实物储备。5月底,《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标志着讨论了多年的煤炭储备进入实施阶段。

近年来,随着煤炭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煤炭价格一路上扬,加之煤炭资源分布与消费存在严重的地域失衡问题,铁路运力增长严重滞后,每到用煤高峰,华东、华中及华南大部分地区常常同时面临煤炭供应紧张和煤价上涨的双重考验,加快建立国家层面的煤炭应急储备机制刻不容缓。

虽然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已经启动,但争议也仍然存在。几百万吨、至多几千万吨的煤炭应急储备究竟能够发挥多大调节作用,尚有待证明。目前的储备方式是企业运作加政府财政补贴,承储企业在进行储备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盈利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

4

资源税改 方向明确

9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将油气资源税从量定额征收的方式改为从价定量征收,税率为5%至10%。煤炭资源税仍然实行从量征收,除了将焦煤资源税由每吨0.3元至5元上调至每吨8元至20元外,其他煤种仍然执行之前每吨0.3元至5元的从量税率。

有关部门多次提出,资源税改革的方向是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目前,油气资源税改革顺利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却“受阻”,主要因为油气和煤炭的定价机制不同。

原油价格是国际定价,而且国际原油价格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国际金融资本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油气资源税改革带来的成本上涨短期内不会向下游传导,或者说这种传导是可控的。

对于煤炭来说,除了重点合同电煤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管制之外,其他煤种的价格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在煤炭价格市场化的同时,煤炭行业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煤炭企业对市场的掌控能力日渐提高,煤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持续上涨的能量。

推进资源税改革,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增加,但与油气企业不同,煤炭企业转嫁资源税成本会直接导致发电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由于电价仍在政府管控之下,政府对电价的调整存在一定滞后性,煤炭尤其是电煤资源税改革,会造成更大范围的煤电矛盾。如此一来,资源税改革就失去了意义。

5

市场化 步履维艰

近年来,煤炭价格不断上涨,不仅使煤炭资源税改革受阻,而且使煤价完全市场化步履维艰。

由于预期2011年国内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因此,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12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煤炭和电力企业要从维护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加强企业自律,在2011年产运需衔接中,年度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维持上年水平不变,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

但是禁止重点合同煤涨价并不能阻挡市场煤价格的上涨步伐。本文已经提到,由于煤炭需求旺盛,2011年国内市场煤价格整体再上台阶。市场煤价格上涨,一方面使重点煤与市场煤的价差扩大,煤炭企业履行合同的意愿下降,另一方面使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增加。在特殊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电价不能得到及时调整,因此,煤电之争基本贯穿了2011年始终。最终,在发电企业亏损日益严重的情况下,2011年,国家发改委进行了两次大范围的电价调整。

2011年末,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出通知,对全国范围内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要求纳入国家跨省区产运需衔接的年度重点合同电煤、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产自用的电煤,2012年合同价格涨幅不得超过上年合同价的5%,对市场交易电煤实行最高限价。煤炭价格完全走市场化之路显得越发艰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