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人物正文

史立山:电力市场成为我们风电发展的最大障碍

2012-01-31 09:20来源:新华网关键词:风电风电行业史立山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来自业界的一组数据证实了史立山的判断:2011年我国风电全年发电量预计在700亿千瓦时左右,尽管与2010年的501亿千瓦时相比增幅在40%左右,但与2010年风电发电量同比81.41%的增速相比,2011年风电发电量增速却出现大幅下滑。有分析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现行电力体制导致的并网难和弃风问题。

“风电是特殊产品,须首先解决好市场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产业发展和产品生产的基础,只有把市场开拓好了,产业才能发展,产品才有销路。”史立山说,“风电是新的产业,也是特殊产品,必须首先解决好市场问题,要把开拓风电市场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史立山说,风电的主要弱点是资源的随机和间歇,风电要大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从现在来看,解决风电的不稳定问题有几个途径:一是扩大电网规模,稀释风电的不稳定性;二是合理的配置电源结构,实行合理补偿运行;三是开发适应风电特点的用电负荷;四是建设大规模的储电设施。

“如果能够跨区联网运行,我国风电肯定可以大发展。”史立山分析说,到2011年底,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已有10.5亿千瓦,其消纳的风电规模之大可想而知。但是,现在风电确实在一些地方遇到了市场的制约。

谈及储能技术发展对风电市场的影响,史立山认为,从近期来看,大规模储能技术主要是抽水蓄能,从长远看,还有更多的储能设施———比如电动汽车等等。适用风电特点的用电负荷,目前最有效的是电供热。因为热也是重要终端能源形式,我们现在每年为了供热,要消耗很多能源。热是可以储存的,现在关键是要看这种电供热的经济性如何。火电和风电的补偿运行,从技术上没问题,关键是一个合理的机制。应该建立一种机制来解决“火”与“风”补偿运行问题,为新能源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因此,在电力管理体制难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在开拓风电供热市场和实现与其它机组补偿运行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史立山说,应该把风电的建设和火电联系起来,在某个电力系统内,特别是在风电集中的电力系统,任何投资者要建设风电,就必须要有必要的火电,在实际运行中由火电承担补偿运行作用,风电大发的时候,火电要相应降负荷。希望这是同一利益主体。

“当然,有水电参与进来效果会更好。”史立山补充说“问题的关键是要在风电与水电、火电等补偿中形成一个好的利益补偿机制。”

“中国风电发展,已到了全面评估的时候”

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风电大国。与此同时,风电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也继续暴露。对此,史立山指出:我国风电发展已经到了进行全面评估的时候。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风电行业查看更多>史立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