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软件控制软件市场正文

透过CIO的生存窥看企业信息化发展状态

2012-06-05 14:44来源:中关村在线关键词:电力通信CIO电力调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无奈的责任

“跨组织的协调让我最头疼、最无奈。”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采访时,北京某三甲医院信息中心王主任脱口而出。

随着医疗改革信息化的推进,医保系统越来越强大,医院都离不开该系统。但是,医保中心就如强势的“婆婆”,医院就像是敢怒而不敢言的“小媳妇”,任何一家医院都不敢得罪医保,都要对医保中心毕恭毕敬。在大多数医院实施医保系统的过程中,医院的信息主管都感觉很痛苦、很窝火,却又很无奈。

“就技术方案而言,我们都觉得不合理。可当初他们做方案时,从来没有征求过我们的意见,而是直接把成型的方案放在这里,又让我们维护。”王主任解释说,对于医保联网,医院举双手赞同,毕竟每年可以带来上千万元的效益。但对医保目前的系统,他们却“无能为力”,医院只能听从号令,没有任何发言权,谁让自己是“小字辈”呢。

医保实时结算的背后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将医院与医保中心对接起来。与组织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相比,跨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往往尤其困难。从方案来说,医保是中心,它们在医院安装前置机(单机),所有的前台要用这个前置机交换。而且前置机全都是单机,没有双机热备方案,两个前置机服务器相互切换要15分钟。这意味着,医院的网络成为医保数据能否实时成功上传的关键,稳定性较差。

所以王主任说:“前置机是医保中心网络的延伸,一旦出现问题,医保中心不检讨自己架构的问题、不检讨自己安全性的问题,只是埋怨我们。我们只能听从"恶婆婆"的数落和患者的埋怨,我们夹在其中两头受气。”

在他看来,医院只要把医保中心关联的费用传上去,并保证数据符合技术规范和标准就行,医保的系统完全没有必要延伸到医院内部、延伸到医生。这主要因为医保对医院内部的业务流程并不了解。

而每当出现问题时,负责医保系统维护的公司又推三阻四,不愿意到现场维护,并说是“医院网络的原因”。这种做法更令王主任头疼,“由于不是我们的维护公司,我们并不能对其指手划脚,只能用自己的技术力量迅速解决问题。”

正如王主任所说,如果所有医院的关联系统都采用这种模式,那么医院的CIO只有痛苦,没有快乐。

CIO不仅要讲技术,更要讲策略。成功之前总有寂寞和荒凉,不管是妥协还是强硬,都是忍耐的表现。

业务“修行者”在忍耐中生存

联邦家私CIO邹小川近日比较忙,他忙于消除企业的信息孤岛。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

之前,他采购了某IT厂商的所谓集团化管理软件,但该软件并非真正的集团化软件,在数据写入数据库的过程中,发生过问题。现在,该软件需要升级到最新版本,真正实现企业间的关联交易、做到多角贸易,可让公司轻松管理,实现业务集中。让订单、物流、财务等所有信息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

联邦家私的总部位于广东佛山,生产基地分布在山东和广东,全国有上千家销售店。如何加速物流,一直成为联邦家私重视的问题。邹小川也将物流看做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他一直从事信息化工作,又是公司的独立董事,所以,推行信息化并没多少障碍。“做CIO重要的是平衡,面对冲突要妥协。”邹小川说,CIO要注意自己的领域,多关注自动化方面,要提高工作效率。而这些考虑都要基于企业战略层面的。

其实,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导致CIO的注意力也不一样。联邦家私尽管是制造业,但邹小川并不是把制造当做核心竞争力,而是把快速供应链当做竞争力,这也决定了他一直关注企业内部物料加工、生产运行以及企业外部商品流动、回款的速度等。

“CIO的角色是要把信息技术与业务结合起来,填补企业间业务与技术的鸿沟,如同修路。”邹小川认为,作为一名IT经理人,需要将IT透明化运作,杜绝企业内寻租。一般而言,变革来自企业周围,CIO需要打造一个平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将销售、采购等多方面纳入到平台中,从而能符合企业的战略,达到管理上的目标。

“CIO要懂得处理局部性的问题,要学会忍耐。”实际上,CIO要讲究一些策略,不能太高调,要做改革的受益者,而不是充当改革成功之后的失败者。邹小川总结说,要从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老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效率来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个利好消息是,联邦家私的新总裁比较重视数字化管理,这意味着将重视信息化工作,也意味着邹小川的职业空间又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做强硬CIO

老黄是一家制造企业的CIO,用他自己的话说,干上CIO的工作,“是党的安排,组织的安排。”

来到现在工作的这家制造企业之后,老黄首先在技术中心工作,然后到了一家子公司担任总经理,之后到柳工股份负责销售工作,对信息化认识的提升贯穿他的整个工作之中。在他负责销售期间,销售公司使用信息技术部和一家大学联合开发的软件,来管理公司的销售工作。这套软件对销售计划的制定、销售流程、库存管理、销售结算业务、客户结构的分析等都有很大帮助,公司销售量从2002年的2000多台上升到2005年的1.6万台。这让老黄对信息化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IT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之一。”

2005年,老黄离开销售公司,开始分管企业信息化工作。他认识到信息化的阻碍之所在, 提出真正制约信息化发展的是观念的转型, 要通过先进的手段来推进变革。他曾说过:“要将信息化被动地支撑企业发展转变为主动地提升管理,IT部门的员工以及业务部门的关键人员都要成为管理和信息的专家。”这在当时却被当做大话遭到同事的取笑。

老黄记得,当公司下属的配件工厂上线ERP时,员工怨声载道。“系统界面不友好、操作繁琐”等抱怨响成一片,系统推进不下去,眼看就要失败了。老黄深深明白,并不是系统有问题,而是人的观念在作祟。他当机立断,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不配合的话先撤换部门经理,员工全部重新考试,不合格的全部待岗,两次考试不合格的就下岗。

如今,再没有人讲过IT系统不好,即使出现问题,也先从自身找起;员工的信息化水平也越来越高,给企业带来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支持,我们很难准确观察并应对市场的变化,更谈不上具备和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的能力。”老黄感慨地说。

大多数CIO都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但信息化难免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在企业政治中,CIO很难幸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通信查看更多>CIO查看更多>电力调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