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风电沉浮】行业洗牌后“技术+成本”将更重要

2012-07-18 10:23来源: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郝凤苓关键词:风电产业风电设备风电整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未来竞争拼什么?

2011年10月,首部《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发布,其中规定,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成为中国的五大电源之一,到2050年,风电将满足国内17%的电力需求。

而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6200多万千瓦,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10年,就有约1.4亿千瓦的装机空间。

这让阚治东认为,“国家对风电的政策没有太大变化”,所以,他对风电“依然看好”。陆卫忠觉得,风电行业将持续增长,但“增长率降低了,每年翻几番的情况不会再出现了”。

青云创投合伙人张立辉仍然相信未来风电“肯定还能起来”,但他强调的是,“未来哪些公司能在行业里赚到钱就不好说了”。

从华锐、金风的财报看,“大功率”、“海上风电”、“海外市场”都是其下一步的关键词。

陆卫忠认为,风电设备行业未来的两大趋势是:其一,大功率化;其二,技术不断升级,与国际同步。吉鑫几年前就将重点放在2.5兆瓦及以上的大功率产品上。最近两年内,德国、日本、法国以及韩国的一些整机厂商在与吉鑫合作共同研发大功率产品,每家都承诺或已支付吉鑫数百万元的研发费用。“他们在研发新品的时候,让我们参与,最后毫无疑问,争取订单时我们占很大优势。”陆卫忠称。

而2004年之前,吉鑫科技的创始人包士金从事的还是与风电毫不相干的建筑行业。陆卫忠不避讳的是,吉鑫也是当年国家政策的受益者。

“一开始是被市场推着走,拼的是比别人快一步,后来拼价格,再后来就拼技术。”陆卫忠认为,走到今天这个阶段, 风电到了拼“技术+成本”的阶段,谁成本控制得好,谁就能生存下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产业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风电整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