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风电沉浮】行业洗牌后“技术+成本”将更重要

2012-07-18 10:23来源: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郝凤苓关键词:风电产业风电设备风电整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洗牌”的另一面

曾有观点认为,在风电设备产业链上,零部件才是真正赚钱的环节。陆卫忠对此有同感。如果把做风电当作一场淘金热的话,陆卫忠觉得,华锐、金风等整机厂商是真正去淘金的人,而吉鑫则是淘金路上卖水和帽子的人,“他们做一台整机,就必须买我们一个铸件”,他说,高峰时有70-80家整机厂,每家生产一台设备,就要买风电铸件,这让吉鑫“发了财”,有的小整机厂反而“没赚到什么大钱”。

随着调控和洗牌的推进,零部件厂商吉鑫科技目前的日子“也不像以前那样暴利”。陆卫忠认为,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整机厂商的集中度在提高,原来70-80家整机厂,目前真正有大产量的可能只有10-20家;其二,风电整机厂商的利润率在下降,这使得零部件的售价在下调,利润率出现下滑。

2011财年,吉鑫科技对第一大客户金风科技的销量为4.6万吨,同比下滑35%,但仍贡献了销售总量的35%。这一年,吉鑫科技的总营收同比下滑21.3%,全年实现销量13.33万吨,较上年减少18%;而产品价格也在下降,平均售价从2010年的11956元/吨,下降至11459元/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利润下滑,当年营业利润缩减了48.56%。

但陆卫忠仍然认为,洗牌对吉鑫而言,是件好事。“先人一步”的吉鑫在几年前就开始重点开发3兆瓦及以上的大功率产品。未来吉鑫一旦将1.5兆瓦—2兆瓦的小功率产品降价参与价格竞争,会给很多小厂商带来生存压力,因为它们当初投的大部分是1.5兆瓦—3兆瓦的低功率产品,它们要朝大功率转型也并非易事,这对资金、技术、经验积累和厂房设施都有较高的要求,且需要时间。

2012年7月3日上午,吉鑫总部陆卫忠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几个原材料供应商正在抽烟解闷,他们是来商量采购条件的,因为吉鑫要将采购价格下调“5%-10%”。刚开完会回来的陆卫强给他们的答复很简单:“就这个价,不行就别做了。”目前现金流充裕的吉鑫,给原材料供应商的付款账期,仍然没有改变。“由于现在整个行业的订单下降明显,供应商现在的议价能力在下降。”陆卫忠说。

接受本刊采访之余,陆卫忠专门带记者参观了吉鑫正在满负荷运转的厂房。“现在别人没活干,我们仍然24小时运转,”他说,“洗牌同样提高了零部件厂商的集中度。”

早在2010年,根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的数据,吉鑫科技已是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风电铸件生产企业。陆卫忠提供的数据是,目前“占国内市场的60%-70%,全球30%-40%”。

去年在海外市场,吉鑫科技的销量还增长了17%,为2.9万吨(其中GE的销量就达2.4万吨),陆卫忠透露,今年的出口跟去年比“可能会翻一番”。

来自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前20位的整机厂占据了国内98.5%的市场份额,位居前5名的金风、华锐、联合动力、明阳和东气就吃掉了65%以上的份额。

不过,吉鑫与整机厂商的关系也在改变:从原来整机厂“求着给吉鑫订单”,变成现在的“平等”关系。

在陆卫忠看来,风电零部件“以前是暴利行业,如今在回归正常”,而未来,作为传统制造业,会跟其它传统产业一样,行业的“净利率只会维持在8%-10%左右”。

一位风电行业观察者认为,对于风电设备厂商而言,“不是今天的日子太差了,而是以前的日子太好了”。阚治东认为这话说得“有点道理”,但他强调的是,洗牌对于整个风电设备行业都是“好事情”,有助于产业链回归理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产业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风电整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