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软件安防软件市场正文

第三次工业革命框架 通信技术与能源结合

2012-09-03 13:13来源:中国控制工程网关键词:电力安防智能电网CIO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能源互联网可以超越地域局限,实现整个大洲范围内的连接。这正是欧盟努力的方向。前两次工业革命支持的是民族国家范围的市场,第三次工业革命能支持大洲范围内的市场。

对于中国来说,不仅要考虑自身的战略定位,还要考虑整个大洲。要设计一个政治机制,便于能源互联网在整个大洲范围内的互联和互操作。

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媒体: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景看起来很美好了,它会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吗?

杰里米·里夫金: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个过渡,为协作的时代奠定了基础。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人类就进入协作的时代。

工业革命曾经创造了大量雇佣劳工工作机会。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IT、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自动化技术造成机器代替人力,很多工厂没有工人在里面工作,全靠软件运转。中国正在经历城市化进程,大批农民进入城市,但是由于工厂自动化,很多人可能找不到工作,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在发生。

第三次工业革命会带来最后一次雇佣劳工大潮,在接下来40年里为两代人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我们仔细看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新能源、新建筑、能源存储、能源互联网、交通物流),都意味着大量的工作机会,既包括高智力工作,也包括熟练和非熟练的工作。对有10多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雇佣劳工大潮就很有意义,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而且这些都可以自力更生地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后,中国又可以去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基础设施一旦建成,此后会出现乘数效应,创造更多人们希望从事的工作和创业机会。由于新的设施是智能化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那时我们就要对雇佣劳工做反思了。接下来会更多地转向技术,用一个个小的自动化智能化工作间取代工厂车间里的大规模劳动。服务业也是同样,我们再也不会看到劳动密集,语音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现在已经有很好的发展,未来会更好地发展和应用。

总之,人类就把简单的工作交给机器和技术,自己去从事更高级的职业(而不是生产性的机器),用社会能力去建设充满人文色彩的社会。

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后,到2050年,人们会随之进入市民社会。市场——或者说传统的商业社会,会由少量专业职业人士通过专业技术来经营管理,大量的就业会转入市民社会的相关工作岗位上。

当然,转变不是一夜间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安防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CIO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