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力信息化:在变革中突围

2012-09-06 11:16来源:CIO关键词:电力信息化EMA电力IT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变革掀起千层浪40%等待观望

1998年至今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变革期。

1998年,原电力工业部重组为国家电力总公司。随着重组,信息化的规划、建设等行政管理职能在2001年从中国电力[1.80-5.26%]信息中心转移到国电总公司科技环保部。

今年两会期间,国电体制改革再度深化。电力企业将推行“厂电分开,竞价上网”制度,这意味着,发电、售电将彻底分离,原来以统一计划、安全生产为核心的经营,将逐渐转到面向全国市场,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经营体制上来。而具体的分离计划正在未定状态。如果说电力体制变革是打破电力垄断、开放电力市场的点金术,给IT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而变革的反复不定也多少挫伤了企业的信息化热情,使电力信息化陷入等待、观望状态。

40%的被调查者表示由于变革没有完,谁也不能保证今年上的系统,明年是否用得上,趁早等等看。北京顺义供电局在信息化过程中,就深受变动之苦,信息中心主任周维利表示,刚刚建了MIS管理系统,过不久,一个命令下来,系统就得重新换,企业受不了这种折腾。而国电总公司华中电力公司信息处处长李辉表示,由于不知道今后改革会怎么样,只在受改革影响不明显的部门多做些MIS系统,而在比较敏感的部门少做一些。也有电力公司表示,电力改革后,财务结算中心有可能设在国电总公司,如果地方先做了财务系统,可能会与国电总公司以后的统一规划有冲突,因此缓一缓再说。

提及ERP,90%的被调查者表示目前ERP不适合电力企业,实施ERP的时机还不成熟。究其原因,被调查企业表示,ERP是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体现,综观国内外成功应用ERP者,必是先有流程优化和管理体制的完善。而电力体制变革才刚刚开始,传统以“统一计划、安全生产”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仍将持续数年,甚至十年左右。只有真正建立起“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体制,ERP才可能应用成功,否则ERP必将水土不服。

谈及目前这种状态,辜体仁认为,受体制变革影响,肯定有一部分企业要等待、观望,但从整体来讲,整个电力行业是希望能加快信息化的步伐。

管理系统受青睐60%渴望突围

尽管改革对投资略有影响,但调查显示,仍然有60%的被调查者对辅助决策、EAM(资产管理系统)、供应链、财务管理等管理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希望抓住变革先机,靠IT突围。管理信息系统将是电力行业用户持续投资的热点。

目前南方电力公司、漯河电业局、延安供电局等正在调研决策支持系统。据南方电力公司信息中心高工李丰介绍,虽然目前不少企业都在建设MIS系统,但主要是模拟手工操作,深层信息挖掘比较少,辅助决策功能少。而实际上企业更需要类似设备管理、缺陷分析等深层挖掘系统,以便帮助企业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缺陷,如何管理设备才能减小缺陷发生几率等。尤其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后,每隔半小时,发电企业要报一次电价,因此企业迫切需要类似股票交易的报价系统,以便通过分析工具,预测报什么价格合适,提高企业竞争力。

而云南大朝山水电公司信息中心李彦红表示,随着云南大朝山水电公司改革为独立发电厂,公司将逐渐转变到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经营上来,因此,正计划建立EAM系统,目前正在进行软硬件设备的选型。除此之外,山东电力、江苏电力等已经开始了ERP的探索,辽宁电力在“十五”期间也安排了ERP项目。北京顺义供电局正在着手调研供应链管理系统。江苏镇江供电公司重点在做财务管理系统。

在调查中,我们请用户谈了谈对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应用软件的看法。近70%被调查着表示不满意,主要原因是由于IT厂商对电力行业了解不深,以致开发的软件功能单一,跨部门集成不好。而针对国内外软件的差别,不少被调查者表示,国内软件虽然在设计上与国情吻合,应用也灵活,但管理设计的起点不太高;而国外软件虽然融合了许多先进管理思想,设计严谨,起点比较高,但又不适合我国国情。因此不少企业表示,将在国外软件平台基础上做二次开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EMA查看更多>电力IT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