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中电投:面对火电亏损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2012-09-07 11:49来源:中电新闻网 汪波 赫然关键词:火电亏损中电投火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应对火电亏损的思考中,中电投集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火电企业运营诊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3月27日,经过集中培训,带着诊断要求,中电投首批运营诊断专家组进驻江西新昌发电公司。

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治疗。中电投集团火电诊断的过程如何?针对火电亏损的治疗效果又是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全面跟踪火电运营诊断过程,在中电投集团进行了更为深入了解。

深入诊断查找症结

江西新昌发电公司是近两年投产的发电企业,该公司安装两台7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曾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其中2号机组实现了连续运行455天,创造国内超超临界60万千瓦级机组最长连续运行纪录。

中电投集团之所以选择江西新昌电厂作为运营诊断的首站,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家拥有新设备、新员工的火电企业,虽然有着硬件等方面的优势,但依然没能阻挡住煤炭价格涨幅的冲击。2011年到厂标准煤单价同比升高了151.89元/吨,达到创纪录的1186元/吨,全年亏损3亿元。

江西新昌电厂的境况在同类型企业中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打通新昌电厂这个点,对于其他火电企业的管理提升无疑会起到以点带面的效应。

———召开首次会议,确定评估的目的、依据、范围、内容、实施办法,确认沟通渠道;———实施现场评估活动,安全环保、经营、设备、运行节能、燃料及综合6个专项小组进入现场;———评估组内部信息沟通、交流,调整评估工作计划,整理评估活动内容,填写报告。

随着专家诊断工作的深入,症结渐渐清晰起来。

“煤炭价格持续上扬是重要外因,但是企业机组能耗指标高等因素,是不可回避的内因。”中电投河南公司副总经理、生产运营诊断专家组组长张勇告诉记者,“以机组能耗指标为例,2011年两台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完成305.43克/千瓦时,比设计值高出16克/千瓦时。如果通过革新改造,新昌发电公司仍然有10克/千瓦时左右的降耗空间。”

“对症下药”开具良方

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症下药。

专家组在反馈诊断意见的同时,为新昌火电厂开出了“药方”。

燃料管理方面,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加强进口煤规模化采购,减少市场采购小型供煤商的数量,降低采购价格;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和采购信息公示制度,加大省内外重点矿亏吨亏卡索赔;加强入厂采制化验收管理,规范厂后费用和估收核算进账管理。

基础管理方面,专家组建议,结合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以集团公司及全国同类型机组先进值为标杆,深化对标管理,分析管理差距和指标差距,全面加强和改进管理。

当病因被发现,治疗方案被提出时,一直以来顶着巨大亏损压力的江西新昌发电公司班子成员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契机,“专家诊断不仅帮我们找到了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还让我们看到了企业管理提升空间,更加增强了早日走出亏损局面的信心和决心。”大家同时坦言,“火电诊断的重点,更在于落实,也就是治病的过程。”

5月23日,江西公司治理整顿暨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对开展运营诊断整改进行全面部署,提出目标和要求。

6月16日,江西公司诊断整改方案经过集团公司批准正式下发。

采访中,记者见到了江西公司落实运营诊断报告要求整改计划表。长达26页的整改任务计划,详细列出了分解细化的48项内容。从问题到措施再到责任部门、责任人都有着具体的落实。记者看到,仅新昌电厂汽轮机热耗高一项问题,整改计划就制订了5项具体措施。

据了解,按照整改计划,从江西公司本部到其所属火电企业,整改工作于11月30日结束,随后将利用一个月时间,对照专家诊断报告再次进行全面的复查。另外,中电投集团火电部将根据节点进度对整改进行督办,确保整改项目的落实,收到实效。

可以看出,中电投集团对火电运营诊断,并不只是做表面文章,而是为了找到症结,对症下药,从而使专家的诊断结果以及治疗建议落到实处。

“定期体检”形成长效

在2012年7月2日召开的中电投集团年中工作会上,总经理陆启洲对集团公司运营诊断工作提出更高目标。

陆启洲要求,在认真总结火电运营诊断的工作经验基础上,全面开展对三级单位的生产安全运营诊断。同时把运营诊断作为管理提升重要抓手,在全集团公司各个产业板块推广。

7月24日,中电投集团火电企业生产运营现场会议在安徽平圩发电公司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对运营诊断情况进行通报,对整改提出要求,对在诊断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广。

“之所以选择平圩发电公司,是因为对它的诊断中,专家们发现了值得推广的良好经验。”中电投火电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现场会传递的信息,记者了解到,从三月份开展火电企业生产运营诊断,到现场会召开,中电投集团及有关二级单位共对44家火电企业完成了生产运营诊断。这中间,管理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在专家手中一条条被诊断出来,同时,一些企业的优秀经验也随之被专家挖掘。

贵州黔北发电厂———典型的“小煤保大电”电厂,针对供煤矿点多,且全部为汽运煤的实际,成立了燃料领导小组、监督中心、效能监察组织,形成了燃料监管分开和有效监察机制。运用科技手段严把入厂验收关,实现了关键操作和监督环节的自动化、信息化,有效弥补管理漏洞。

河南平顶山发电分公司———在煤炭富集地区,建设高参数、大容量高效机组,凭借工程造价低、能耗低的比较优势,增加了竞争力。建立了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护机制,开发了点检巡测和定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主要辅机的状态监测。

安徽平圩发电公司———依托良好的煤炭资源和电力市场条件,实现了稳健的经营和良性发展。引进核电的管理理念,推行标准化检修作业,实现检修文件包全覆盖;全面应用运行标准操作票,通过标准化管理,使工作流程和作业标准得到固化。

“这些经验在现场会期间,被整理印发至参会的所有火电企业。各单位将因企制宜,进行借鉴,促进整改和提高,真正使这些经验在集团公司火电系统开花结果。”中电投火电部负责人介绍,经验要推广,对问题的整改中电投集团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措施:要突出解决重点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逐一分类,对于不难解决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于难度大,一时不易整改的工作,要制定计划,集中攻关,逐一解决;要明确人员和责任,做好监督考核,对于管理混乱,整改工作不力,突出的管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单位,对有关人员要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

采访中陆启洲告诉记者,“生产安全运营诊断工作,不能搞‘一阵风’,要定期进行新的诊断,形成闭环管理长效机制。通过运营诊断和持续改进,切实使问题得到解决,体制机制得到完善,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得到提高。”据悉,按照工作安排,中电投集团系统各有关二级单位将在年底前全部组织完成生产运营诊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亏损查看更多>中电投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