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使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有了载体。新型电力系统内,新能源是主力军,将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在“十四五”“十五五”这个关键的过渡期,化石能源仍将是系统安全稳定的保障,更是新能源跨越式发展的培育剂。新能源与煤电需要共同发展,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安全供应以及清洁化转型的艰巨任务。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范蕊)
煤炭与新能源从优化组合到实质性联营
“双碳”目标提出后,首先明确的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而煤电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价值体现则经过了一些波折。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确立了煤电与新能源耦合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路径。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提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煤电、气电与新能源发展更好协同。”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按照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的要求,鼓励煤电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开展实质性联营。”
202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山西太原调研时强调“要促进煤电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推动煤电联营和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
从优化组合到实质性联营,要求新能源企业与煤电企业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合,甚至成为统一的整体,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发力。
煤电与新能源联营的目标
煤电与新能源联营最终的目标是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是有效解决安全、清洁、经济的阶段性不平衡问题。
实现企业间收益再平衡,维持煤电基本运营环境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全国火电亏损665亿元,亏损面近70%,平均每发一度电亏损4分钱。火电面临着燃料成本上涨、改造成本激增、碳排放成本叠加等严峻形势。面对保供责任,已经捉襟见肘。只有可持续性的疏导成本,才能推进煤电安全运营,但从产业链上下游来看,空间已经极其有限。上游煤炭市场化程度高,价格波动性强;下游用户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承受力存在受限风险,疏导力不足。因此,需要横向拓展疏导渠道,在发电侧内部主动调节与平衡,利润双向流动,实现各发电类型间的多赢,提升运营可靠性,支撑电网不间断稳定供应。
提升新能源消纳规模,促进清洁化提升
2021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了保障性、市场化等多元的并网措施。煤电的调节能力成为促进清洁化比例提升的资源。以内蒙古为例,已经连续两年发布《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实施细则》,2022年煤电机组改造后按差值1:1配置新能源,新建机组按调节能力的50%配置,大大提升了新能源的并网规模,煤电与新能源耦合并网,实现了清洁与调节的取长补短。
降低系统性灵活成本,可持续推进转型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煤电深调改造单位成本约500~1500元/千瓦;电化学储能投资成本约1500元/千瓦;集中式气电投资成本约为3300元/千瓦;抽水蓄能投资成本约为5500~6000元/千瓦。系统性降本需要充分挖掘低成本的调节资源,新能源与煤电耦合是最便捷的途径,冲破新能源独立项目的边界,更广泛地解决新能源带来的波动问题,降低全系统调节能力建设的投入,以最少的成本支撑安全与稳定。
煤电与新能源联营路径的思考及关注问题
以目标为导向,思考现阶段具有可操作性的煤电与新能源联营路径,其方向主要集中于不同投资主体间的合约性联营,以及同一投资主体间的一体化联营。
合约性联营
合约性联营是通过协议的形式,联营双方相互提供所需的互补价值,合理分享价值收益,实现长周期捆绑发展。对于新能源而言,煤电的价值是低成本的调节能力;对于煤电而言,新能源的价值在于盈利渠道的拓展以及长效的低成本环境价值兑现。联营的模式可体现为:
依托调节能力租赁的联营。煤电调节能力租赁一定程度上与共享储能的运营模式相一致,煤电机组为新能源场站提供容量租赁服务,弥补调频、调峰能力的不足。煤电机组以长约的形式稳定该部分收益,同时对电网做出相应的调节承诺。新能源企业为此付出租金,可以理解为辅助服务市场的中长期合约,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煤电辅助服务收益不稳定的风险,增强煤电运营的信心。
在此应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判定煤电调节服务是否完全履约,剩余的调节能力是否仍可以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以获利,可探讨与共享储能的租赁模式相统一。
依托交叉持股获利的联营。股权合作不受网架结构及地理位置的制约,但联营的效果也相对单一,仅能实现收益的再平衡。优势在于双向动态调整。新能源与煤电的盈利能力受较多因素影响,孰强孰弱不断变动。交叉持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不同阶段各方的利益。
在此应关注的问题是股权协议、公司章程的商定,传统经营模式下,大型能源企业由于缺乏控制权、管理权,对参股仍持谨慎态度,各股东方需协调好责权利,降低运营风险。
依托环境价值降本的联营。新能源为煤电提供环境价值,如何能让环境价值变成联营桥梁,可以通过新能源减碳效果置换部分煤电新建项目的燃煤指标,以及深度捆绑煤电碳排放权与新能源绿色价值等措施,降低煤电建设、运营成本,塑造良性的煤电生存环境。
在此应关注的问题是环境价值产生的降本,是基于长周期合作的成本优化,需要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定价机制,为企业双方提供可自主评估、选择的平台。
一体化联营
一体化联营是统一项目投资方,成本、收益联合核算,以更安全、更经济的智能化手段实现整体运行优化的方式。联营的模式可体现为:
“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项目。同一投资主体的大体量、综合性项目是最直接、最有价值的联营方式。体现在整体性开发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点对网一体化新能源基地”,以及“东部、南部负荷中心的能源基地”。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多能互补”项目的组成形式、运营模式、投资方式等。同年11月,贵州省能源局下发《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煤电与新能源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送出,统一调度,提高送出通道利用率,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进一步提出了一体化项目可拓展的操作路径。
在此应关注的问题是一体化项目的自主性,自主性越高,对电网的支持、对新能源的消纳、对煤电的减亏越友好。充分挖掘一体化项目内部的各类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设计、运营,实现平滑曲线输出,形成新能源项目的主动支撑能力。
煤电开发的集中式新能源项目。以煤电厂为投资主体,以改造后的调峰裕度为条件,获取新能源开发建设指标。新能源与煤电在同一出线时,可以实现出力的平衡互济;但非物理连接性项目,仅能实现经济效益的互补。目前具有物理连接性的项目主要形式为利用煤电厂厂区大规模的空余用地,增建集中式光伏,并入煤电厂升压站,同一出线送出。
在此应关注的问题是对煤电调峰能力的核算。各区域均有不同的模型,煤电进行调峰改造后,哪一部分属于电网要求的常规调峰能力,服务于保障性并网;哪一部分是可以作为市场化并网资源的调节裕度,新能源的配置比例又该是多少,这都需要根据实际需要,以省为单位确定。
煤电厂厂区内分布式绿电替代项目。该类项目虽然规模较小,但仍具有积少成多的拓展空间。充分利用煤电厂厂区内建筑物屋顶、零散空余场地,新能源电量并入厂用电,为煤电企业增加绿色价值,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量,同时也不会给电网带来波动风险。
在此应关注的问题是厂区内绿色电量的计量。是否可以准确地统计,并作为绿电缓解部分碳排放压力。
虚拟运行的聚合能源项目。通过虚拟电厂作为媒介,贯通同一投资主体非物理连接的煤电与新能源项目。以广东现行市场机制下的跨区送电为例,耦合受端96兆瓦的可调用户资源、送端1320兆瓦火电装机的虚拟一体化项目,合约外送电量度电收益可以提升近4%,外送电执行率可提升近8%,同时可以保障额定规模新能源的消纳,有利于提升通道利用率,以及提高煤电收益。
在此应关注的问题是配套市场机制的支撑。现阶段虚拟电厂仍止步于负荷侧聚合,作为电网的工具,协助电网管理用户侧可调资源,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自我聚合、自我优化的效果。
相关建议
编制一体化项目配置模型。一体化项目煤电、新能源,甚至储能的配置比例是项目能否提升利用率的基础,需要充分分析区域特点、煤电机组调节能力、新能源功率特性等,建立测算模型,合理规划、精准配置、协同调控。
实施统一调控模式。基于调度指令到机组的现状,一体化项目缺乏运营的平台,依然是融入主网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未能实现建设一体化项目的初衷。只有将调度指令下达至上一层级的控制子站,由项目的控制子站依据机组运行状态、新能源发电能力及各类机组的经济运行数据分解调度指令,才可以实现一体化项目对主网的平滑输出。
建立市场化机制支撑。一体化项目有了初步的运营定位,就需要商业盈利渠道,更需要市场机制的强支撑,允许一体化项目以一个整体参与市场交易,履约中长期合同,实现项目在收益上的大统一,平衡新能源、煤电时段性的成本波动,降低投资方收益风险。
强化合约风险防控能力。以合约方式贯通的联营项目,最关键的是对风险的辨识与防控。重点要提升合约相关方依法合规的意识,对收益分配、责任承担、风险防范进行合理约定,并加强履约监督力度,夯实联营基础,保障联营的长效价值。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上旬)2023年第1期,作者供职于国家能源集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4月14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导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二次再热机组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灵活发电技术难题,形成660—1000兆瓦等级全谱系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二次再热发电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主产区市场涨跌互现,冶金化工需求有一定韧性,加之站台大户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产销平衡,价格稳定。需求端来看,随着气温回暖,且新能源发电出力逐渐增强,下游电厂耗煤量减弱,对市场煤需求有限;而非电终端企业对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操作较为谨慎。近期,北方沿海地区遭遇持续大风天气,造成
近日,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累计完成煤炭运量500008.7万吨,突破50亿吨大关。自2000年开通运营以来,朔黄铁路深度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打造“一干两支多通道集疏运”运输格局,在构建“公转铁”多式联运体系中发挥核心支点作用;深入构建“一幅规划图、一张沟联网、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5日,建投能源、乐山电力等涨停。此前,建投能源刚刚公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建投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2025年一季度,建投能源预计实现净利润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
近日,云南省发改委发布《云南省2025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云南省2025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其中能源工业286个,包含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红河电厂扩建工程配套厂外燃煤系统改造工程、开远小龙潭发电厂四期扩建工程、雨汪电厂2x10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项目、红河电厂扩建工程项目、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能源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近期,华北能源监管局认真贯彻全国能源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派出机构能源监管作用,主动谋划开展能源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促进“十五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发挥好派出机构的职责定位,组织重大问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称,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煤炭市场价格进一步回落,影响公司控股火电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降低,利润同比增加,来自于参股火电公司投资收益亦同比增加。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去年11月15日,时任大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的邹磊还以客人的身份前往国家能源集团总部进行合作交流。谁曾想到,短短3个月后,邹磊便完成了从“客”到“主”的转变。今年2月,邹磊履新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在履新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邹磊以惊人的效率开展了超过30次公开活动,其行程之密
4月8日,中国华电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叶向东、祖斌、吴敬凯、李旭红、赵晋山、曹海东、蒋方帅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会
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组织专家赴三门峡华阳发电公司和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公司,对设计寿命即将期满的煤电机组延寿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大唐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相关人员陪同调研。调研组深入生产现场,仔细查看机组运行情况,与发电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机组设备安全状况和延
为推动煤电行业向清洁高效、灵活调节方向转型,近期,华东能源监管局组织召开上海市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专题会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及各发电企业代表参会。与会各发电企业汇报了机组灵活性改造进展、技术路径及面临的困难,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结合电网运行需求,提出改造时序和闭环
煤电作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具有重大意义。自2004年电力用户直接购电试点起步,煤电企业电力交易已历经二十年发展。特别是自发改价格〔2021〕1439号文颁布后,煤电企业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比新能源企业经历了更长的市场化路程。本期文章将系统梳理煤电入市的政策和实
3月24日,从福建省总工会处获悉,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5项成果获2024年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奖,是历年来“五小”创新大赛获奖数量最多的一年。该公司申报的项目从58万余项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其中,《基于5G+AI及UWB融合定位技术的一体化智慧点巡检系统的应用研究》获得大赛一等奖,《在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1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下降。曹妃甸指数小幅下行。进口指数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十一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除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外,其他分指
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大量接入,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得以缓解,传统煤电机组的定位和经营也迎来了新的变化。(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武魏楠)2024年末到2025年初,或许在大众的视角中,煤电的遭遇并不太好。2024年11月,路透社报道称中国煤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有望在今年降至60%以下。而中电联在20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0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维稳运行。曹妃甸指数小幅振荡。进口指数中低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小幅上涨。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十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除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外,其他分指
主产区市场涨跌互现,冶金化工需求有一定韧性,加之站台大户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产销平衡,价格稳定。需求端来看,随着气温回暖,且新能源发电出力逐渐增强,下游电厂耗煤量减弱,对市场煤需求有限;而非电终端企业对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操作较为谨慎。近期,北方沿海地区遭遇持续大风天气,造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5日,建投能源、乐山电力等涨停。此前,建投能源刚刚公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建投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2025年一季度,建投能源预计实现净利润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称,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煤炭市场价格进一步回落,影响公司控股火电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降低,利润同比增加,来自于参股火电公司投资收益亦同比增加。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基本每股收益0.296元。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煤炭市场价格波动逐渐收窄,价格持续向合理区间回归,火电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恢复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全国煤炭进口量累计为11484.6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0.9%;累计进口金额为93.43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其中,3月份煤炭进口量为3873.2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6.4%,环比2月份(28天)增长12.7%;煤炭进口额为285660万美元,同比下降30.3%,环比增长1.2%。
环渤海港口市场冷清,仅维持刚需采购,且压价情况较为严重;江内市场询货问价氛围冷清,实际成交有限,贸易商报价暂稳运行。受大秦线春季集中修影响,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量有所下降;但上周末,北方港口遭遇大风封航,造成港口库存再次拉起。下游用煤企业采购意愿普遍偏弱,港口调出量同步走低,整体呈
本周,贸易商出货意愿尚可,但基于成本支撑,报价保持坚挺;下游实际需求一般,刚需客户询货问价,且压价严重。(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孙婷婷)环渤海港口方面,稳中偏弱运行,市场参与者观望居多,上游报价暂稳;下游需求较差,压价采购,成交冷清。正值电厂机组检修期,需求有走弱预期;但本月
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4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协会会长梁嘉琨,党委委员张宏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张宏主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负责同志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
本周,产地市场价格震荡偏强运行,主产区大部分煤矿维持正常生产销售,整体供应稳定。下游终端补库需求较弱,多以刚需拉运为主,产地市场相对平稳,大部分煤矿拉运维持常态化,少量热销煤矿面煤价格出现小幅探涨,涨幅在5-10元/吨。(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吴婧琳)四月份,春季集中检修期间,大
四月份的动力煤市场呈现了高库存压制、高成本支撑等特点,促使煤价中枢僵持,环渤海港口各热值煤种价格持稳运行;反映了供需弱平衡与政策调控的叠加效应,煤价中枢保持窄幅震荡走势。(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郭晓芳)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煤价的涨跌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询货多少,以及去
近期,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部分煤矿因环保检查和安全监管而限产,导致供应减少。优质动力煤因其高热值、低污染等特性,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出货进程顺畅。同时,钢铁和基建需求的回暖,也推动了炼焦煤需求和用电量的增加。(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董盈)进口煤到岸价优势已逐渐减弱,部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