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美层层阻挠不是先例 华为中兴很受伤

2012-09-19 09:39来源:通信产业网关键词:移动宽带电子系统华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北京时间9月13日晚间举行的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有关中兴华为的通信设备将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说法,遭到了两家公司代表义正言辞的反驳。

“中兴是最独立、最透明、面向全球的上市公司,与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拥有相似的DNA。”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进云说,“就美国政府关注的网络风险问题,我们提出了‘可信赖的交付框架解决方案’,我们愿意为建设一个可靠的端到端产业链贡献力量”。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丁少华则表示,公司业务已经遍及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对客户安全有威胁,无疑是自杀行为。

这是代表着中国力量的中国通信设备厂商首次与美国最近距离的、公开的交流,美国媒体普遍重笔墨报道了中国企业的反驳,显示出外界舆论对该事件的判断。这与以往美国政府对外国品牌发动调查后的舆论方向截然不同,比如当年丰田车召回事件后美国媒体对丰田展开了持久的大肆批判。

自去年美国众议院提出要对中兴华为进行所谓安全调查时,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就明确指出,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符合市场规则和美国法律法规,希望美方不要动辄将正常经贸关系政治化。

然而,美国一直使用各种手段,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百般阻挠中国高科技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令世界咋舌。2006年3月,联想收购IBMPC部门后,获得向美国国务院提供逾1.6万台台式机及相关设备的订单,被视为威胁国家安全;2008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出于安全考虑”的理由,阻止华为和贝恩资本对3com的联合收购;2010年11月,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Nextel高达50亿美元的网络招标,华为中兴双双出局;2011年华为收购技术公司3Leaf在最后关头被勒令停止;2011年10月,美国国家安全小组以“情报间谍”嫌疑为由,拒绝中国移动在美国开展中美两地长途电话业务、建设通信设施的申请。

瑞银证券副董事曹嘉骏表示,“国家安全”只是幌子,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和政治体制需求才是上述行为最合理的解释。

同样是经济发达的欧洲市场,中兴华为亦曾遭遇知识产权诉讼打击,最终都以交叉许可或缴纳使用费的方式圆满解决,目前,两公司全线产品均在欧洲市场销售。但在年投资高达1-5亿美元的美国市场,中兴华为始终被没有公开证据的“威胁论”拒之门外,包括一系列再正常不过的企业并购行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移动宽带查看更多>电子系统查看更多>华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