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光通信市场正文

光纤入户进展不顺 专家建议用铜缆新技术作补充

2012-11-02 09:41来源:网界网关键词:光纤入户工信部ADSL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运营商的烦恼

据《新京报》报道,除了通过光纤改造提高网速,利用铜线的某些技术也能使带宽达到12M,甚至16M,但主管部门要求运营商进行大面积的光纤改造,工信部规定年内完成3500万户光纤改造,这些指标分给电信联通,然后电信联通再分到各个省市去执行。

对于运营商来说,光纤改造成本高,就会将压力转嫁给设备提供商。此外,原来一个工作人员一天内能够上门开通十户ADSL宽带,光纤改造每天两个人只能开通两户,运营商自己的人都忙不过来。

物业收取进场费是运营商困扰的另一个问题,小区或楼盘建设用地内的“红线内区域”,是运营商进入小区的关键节点,需要发展商、物业管理方与运营商协商。一旦发展商、物业管理方与运营商“谈不拢”,运营商就没法进入小区运营宽带。

此外,有些小区全面改造就把原有的铜线给断掉,用户反感。还有些用户原本享受宽带优惠套餐,改造后资费增加。同时,有些运营商还出了规定,限制用户接入终端数量,影响用户体验。还有一些老楼没有埋管道,要光纤改造就必须打个孔把线拉到家里,有些用户不满意。

专家支招破解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光纤宽带体验不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还没有形成宽带服务商相互竞争的格局,另一个是物业门槛高,宽带服务商要进入小区需交入场费。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用户有足够多的选择,情况就会改善。

付亮还说,“部分地区的运营商能够宣称对不达标宽带进行赔偿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但赔偿条款确实存在模糊性,所以宽带测试标准应尽快出台。”

另据《京华时报》报道,一家国际电信设备商去年公布的新技术“VDSL2Vectoring”已实现了在使用铜缆的条件下将家庭带宽提升至100M。这一方式可以说是解开光改“入户难”症结的灵丹妙药。

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敖立表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物内部并没有预埋光纤线路,要大规模实施光纤入户,就意味着要在现有的建筑内部重新铺设光缆。光纤本身不耐拉力和弯曲的特性,决定了光纤的布设比铜缆困难得多。因此他认为,“光纤+铜线”的组合方式可以作为目前宽带网络发展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剑秋教授认为,光纤入户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题,而且现在光纤的成本已经降得很低,光纤入户就应该全力推进,而不是所谓的“循序渐进”。他还强调,光网建设并不是要搞一刀切,不是必须家家做到光纤覆盖,还是要给用户选择权,“光纤+铜线”的方式可以作为光纤改造的补充方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