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企业正文

中国电建:重组负重前行 资本魔方不易玩(图)

2012-11-05 14:03来源:《能源》关键词:火电项目水电投资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庆幸的是2011年10月18日,中国水电登陆A股让这场一波三折的上市路,终于画上了句号。

不过,由于中国水电对市场预期过高,在IPO过程中也主动缩量压价。将发行规模从35亿股缩减为30亿股,设定的发行区间在4.5元/股-4.8元/股,而最终的发行价格为4.5元/股。当日,中国水电融资153亿,但由于两市开盘双双下跌,整个早盘A股都呈现出水电涨,大盘跌的局面。在被投资者授予最大IPO的牌子的同时,中国水电也被戴上了 “抽血机”的帽子。

不过在招股说明书中,中国水电在“投资风险特别公告”一栏表示,发行人、联席保荐机构“郑重提示”,任何怀疑发行人是纯粹“圈钱”的投资者,应避免参与申购。这一举动,让投资者感到中国水电在低调的同时也霸气十足。

范集湘此前曾向媒体公开表示:“我要重申的是,中国水电上市是一项战略决策,并不以募集资金最大化为唯一目标。我们认为,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公司主营业务的成长,还有利于公司向高端业务进军,提升公司的毛利率。”据了解,中国水电募集资金包括工程设备的采购、流动资金的补充以及部分BT和BOT项目。

由于中国电建因重组所面临的人员安置等资金压力,以及中国水电80%的负债率,其他融资途径也较难快速补充资金,因此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就显得更为重要。

事实上,如今属于中国能建的葛洲坝集团早在1997年就已经步入资本市场,如果中国水电长期不上市,在资本市场的渠道将会落后于竞争对手。同时,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整体上市是中国电建集团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前100强中有93家是上市公司,有4家是我国公益型垄断型中央企业,另外3家是国外的3个独资公司。从建设施工企业来看,欧美著名承包商都实现了主营业务上市。而国内其他7家中央建筑企业均为上市公司,并通过整体上市迅速拓展了发展空间。

由于中国水电上市成功,也让中国电建整体上市更进了一步。对此范集湘表示:“现在中国电建重要的子企业中国水电在A股上市,我们会通过这个上市平台不断把自身优质资产注入中国水电,中国水电将会变成中国电力建设股份,依此实现中国电建在资本市场上的整体上市。”

这显然不是终点。作为竞争体制下的中央企业,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公众公司改革是竞争型央企改革的基本思路。

尴尬市场

为了能够在日渐萎缩的国内市场分一杯羹,电力建设企业曾一度出现价格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进入2012年,电力施工企业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他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这个被看成是中国电建内部的主力队员,也不得不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与以前相比,国内市场越来越不好干了。不仅火电施工项目在减少,而且竞争也更激烈。我们公司也正在寻找新的项目。”山东二建副总经理刘云雷说道。

今年6月13日,国家能源局在全国电力迎峰度夏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披露了这样一个事实——受近年来火电企业亏损、融资困难等因素制约,电力需求增幅下滑,火电项目建设正急速收缩。

按照能源局官员的说法,其主要的表现为:投资下滑,项目推进放缓。其中1—4月,火电项目完成投资208亿元,同比下降近3成;而已核准的项目有1/3建设进度滞后,新投产容量大幅下滑。同时,已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火电项目规模达到1.2亿千瓦,为历年同期最高水平,但一半以上的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已超过20个月,迟迟不能具备核准条件。

事实上,根据发改委的规划,到“十二五”期末,要将火电在电源结构的占比从75%左右下降到68%。与此同时,国内五大电力公司的电力建设已经把重心向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建设转移,而国内火电所剩不多的项目,五大电力集团自己的建设单位也足以承担。

面对残酷的市场现实,中国电建高层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范集湘表示:从国内看,经济增速呈下行趋势,建筑市场总需求相对减少,消费能力下降呈长期化态势,水电及水利工程市场预期有限,煤电价格问题导致火电工程投资紧缩,国内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减少,房地产工程承包项目受调控影响阶段性总体需求不旺。企业内外部多重迭加造成保市场、保订单、保增长压力巨大。而这些也将成为中国电建未来突破的重点。

其实,市场萧条并非最糟糕的事,电建行业的价格火拼更让人心生忧虑。中国火电电力建设高峰已经过去了,但“僧多粥少”的现实,加剧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在中国电建与中国能建之间,也免不了业务的重叠。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电建所属的中国水电,主营业务包括建筑工程、相关工程技术研究、勘察、设计、服务与专用设备制造、水电投资建设与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等。

而中国能建所属的葛洲坝集团前身是上世纪70年代组建的长江葛洲坝工程局,主营业务同样围绕建筑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研究勘察设计及服务、水电投资建设与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

据中国电建消息人士透露,未来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这对“孪生兄弟”间,可能将通过高层协商才能达成默契。“其它企业我们管不了,至少我们两大集团内部,先不要出现恶性竞争。”

多年来年,停滞不前的电力体制改革僵局,终于随着两家企业的成立而被打破。这让人们看到了“主辅分离”的实质性进展,尽管仍存在不完美,但至少看到了希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项目查看更多>水电投资查看更多>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