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重大技术装备是强国之本
东方 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计
1958 年10月13日,中国东方 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个企业——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在四川破土动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因 “ 三线”建设的需要,中央政府又在四川陆续建立了锅炉厂和汽轮机厂,并统一冠名为“东方”。从此,我国第三个完整的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在内地形成了。在经过一系列体制改革之后,1999年,东方 电气集团被中央确定为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 39 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正是这样一个在计划经济年代里诞生、在动荡年代里成长、经历了转轨时期的改造、承受了自然灾害的考验的大型国有企业,逐渐地成长和成熟起来。今天,带着“DEC(东方 电气)”标识的大型成套发电设备已经批量进入国际市场,并与世人耳熟能详的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三菱重工等国际著名公司实现同台竞争。
回首东方 电气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过去的十年,恰恰就是发展最快的十年。2002年,党的十六大隆重召开。同年,也正式启动了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到2011年的十年间,全国发电量从1.65万亿度提高到4.73万亿度,年均发电量增速达12.4%;发电装机容量从3.57亿千瓦增加到10.56亿千瓦,年均增长11.4%。2011年全国新增装机9041万千瓦。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和推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进步。东方 电气从2002年发电设备产量仅为460万千瓦、资产规模112亿元和年营业收入43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发电设备产量4267万千瓦、资产规模1013亿元和年营业收入49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55%、29.23%和33.38%。即使在2008年遭遇汶川大地震的重创,不屈不挠的东方 电气人发扬“东汽精神”,攻坚克难,浴火重生,在灾后重建中,成功地消除了“三线建设”留给企业发展的缺陷与遗憾,并且连续八年不断刷新发电设备产量的世界纪录。
过去的十年,正是东方 电气快速发展的十年。东方 电气得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主力发电设备产品——大型火电机组成功迈入1000MW等级。与此同时,300MW、600MW等级燃煤及燃油燃气火电机组已经批量走入国际市场;东方 电气自主开发的三峡电站右岸的700兆瓦混流式水电机组,将自主水电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缩短了30年;2008年6月,岭澳核电站二期的首台百万千瓦级核电蒸汽发生器在东方 电气制造完成;2009年6月,国产首台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由东 方电气制成发运;2009年12月,国产首台百万千瓦级核电主泵在东 方电气成功下线;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重型燃气轮机,通过引进技术、本地化生产,东方电 气做到了几乎所有部件均可以在国内制造;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的10年当中,东 方电气成为同时具备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燃气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多电并举”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实施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东方电 气已走出四川,到海边去、到江边去、到靠近用户的地方去,其制造资源遍布全国九省一市,彻底改变了地缘偏僻、靠山进洞的历史布局,实现了布局结构的调整,并在海外建立了服务基地。
回顾大国崛起的历史,崛起的真正内涵不在“大”而在于“强”。而支撑大国变强国的基本,唯有“国之重器”——重大技术装备。翻开1958年10月14日的《四川日报》,头版头条套红醒目地报道了东方电机和中国二重在德阳的破土动工。“目前规模我国最大,将来产品世界称雄”的十六字标题,被一代又一代东方 电气人视为国家赋予的使命、前辈寄予的希望。今天,东 方电气决心继往开来,再踏新征途,继续肩负党和人民交付的使命,实现前辈们的强国之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东方电 气人应有的贡献。
(张子瑞/整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0年3月,一份承载着行业期待的国家标准正式“出炉”——由金友集团主导起草的《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标准》成功发布,为中国电力装备产业竖起了全新的品质标杆!。国家标准的制定向来是行业发展的“指南针”,其背后是对技术实力、行业经验和责任担当的多重考验。金友集团能担此重任,源于其在新能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7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两大行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新一轮稳增长行动。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升
国新办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会上介绍了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他透露,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谢少锋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2日,由中国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沙特国家电网设计制造的15套132kV移动式变电站在沙特奈季兰省的沙漠中完成最后一套的送电。该项目的成功投运彰显了中国智能制造的硬实力,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将大幅缓解沙特人民夏季用电焦虑。此次项目是沙特“2030愿
7月9日,正泰智能电气(华南)科创产业园开工仪式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举行。基地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约100亩,以“科创智造标杆”“绿质生态典范”“数智卓越运营”为核心定位,聚焦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与智算中心三大领域,全力打造“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全产业链平台。该项目不仅是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电机组延寿改造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不仅是我国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更涉及电力系统的安全保供、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天津国能盘山电厂1号机组跨代升级改造为代表的示范项目(国内首个实现整体更新延寿3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智强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一重集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文平,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皓;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严航参加会谈。吕智强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一重的支持和帮助,
1、中石油1300MW海上风电项目开标近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编制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2150943.4元。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南方某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00MW,包含89台14MW及以上风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8日,中国一重龙江二期200MW风电项目成功提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中国一重龙江二期200MW风电项目位于齐齐哈尔龙江县,占地面积46308平方米,总装机容量为200MW,建设32台6.25MW风力发电机组,新建1座220kV升压站,配套建设道路、集电线路、送出线路等工程,以1回220kV线路
近日,中国一重龙江混塔成功中标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安达40万千瓦、华能肇东20万千瓦风电塔筒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包括96台混塔设备,是龙江混塔公司第一个自主独立参与投标并一次性中标台数最多、合同金额最大的混塔设备订单的五大电力集团风电塔筒项目。中国一重龙江混塔拥有国内首
自邹磊履新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以来,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重要会见和活动。2-3月,国家能源集团既与大唐集团、哈电集团、东方电气、道达尔能源等国内外能源集团开展交流,又与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方政府进行交流合作,会见活动涵盖能源产业的多个领域,展现了国家能源集团未来的战略布局。北
3月21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上海举办燃气轮机、非能动核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推进大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决策部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以赴打造燃气轮机、非能动核能原创技术策源地。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出席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国务院国资委
3月12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中国一重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吕智强一行,双方围绕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新福,中国一重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参加会谈。邹磊对吕智强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中国一重长期以来给
1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布2024年度“央企楷模”,并召开中央企业“时代楷模”“央企楷模”代表座谈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亲切会见楷模代表并和大家座谈,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
12月25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在总部与来访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吕智强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合作进行友好沟通交流。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建伟,中国一重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参加
12月2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在总部与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吕智强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一重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丰参加会谈。徐鹏对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
12月1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一行,双方就深化沟通交流、拓展合作空间交换了意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向良,中国一重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参加会见。温枢刚对徐鹏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国一重长期以来给予中
10月1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场活动“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大会并致辞。会上,中外工商界人士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发布《“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北京宣言》,并举办企业合作签约仪式。中煤集
李克强总理在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以改革促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打好打赢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攻坚战!那么中国企业有多么强大?李克强总理曾说:我在地方工作的时候问过一家国企的董事长:你们到底有多少家下属公司?他一开始回答80多家,第二次说100多家,结果我们
开栏的话:五年一刻。即将过去的十二五,在煤炭人的记忆里,被赋予了太多内涵,迫使人们正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认真进行回忆与思考。五年,煤炭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辉煌的成绩,也有不容回避的问题。伴随着多轮变革,伴随着思想上的尖锐交锋,煤炭工业开始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世界,构建清洁低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两大轨交设备巨头的合并风云成为装备制造业舆情焦点。相关新闻:中车或由老将继续掌舵 巨无霸整合要啃硬骨头4月3日,南北车合并之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证监会无条件审核通过,同日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局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这意味着南北车合并完成最后两个审批程序。加之此前已获国资委批准和各自股东大会通过,南北车合并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优势产能输出,加快国产装备出海,高铁被寄予厚望。只不过,长期以来在国内项目招标和海外业务拓展中,南车、北车兄弟俩“冤家路窄”,正面交锋在所难免。然而,市场的角逐却伴随着互相压价
冬季供暖以来,中国煤炭行情一路上涨,秦皇岛动力煤价格一路飙升,各大煤炭企业涨停,一时间煤飞色舞、前景光明。也有专家对目前的形势表示堪忧,一旦冬季供暖结束,中国用煤大量减少,中国煤炭产业又该何去何从?与中国煤炭产业动荡不协调的是,新疆的煤炭产业并未受全国形势影响。新疆煤炭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国家政策影响,新疆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煤制气、煤化工、煤电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需求旺盛。新疆虽然煤炭储量丰富,达到了全国的40%,但是因为地处偏远、运输不便,所以煤炭多用于新疆本地和甘肃一带。新疆的煤炭价格虽然在近几年一路上涨,但是相比国内其他地区仍然非常低廉,吸
煤炭市场遇冷背景下,一家煤机企业负责人对煤机行业的观察和应对之策。过去的2012年,为煤炭“黄金十年”划上了句号。国内经济下滑、产能过剩、以及进口煤冲击,煤炭企业开始出现亏损。拖欠工资、降薪裁员等现象也逐渐浮现。煤炭下游煤机制造业,也感受到上游传来的森森寒意。货款拖欠、订单减少,煤机行业告别快速增长期。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煤机”)始建于1958年,是国内设计、制造综采液压支架最大的专业厂家之一,也是中煤装备公司煤炭综采“三机一架”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上游产业环境
记者从4月17日召开的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研讨会获悉,中国煤炭行业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据了解,2012年中国进口煤炭2.89亿吨,已经占到全球煤炭贸易量的20%。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煤炭地质总局等国内一批煤炭企业在境外开发中取得了很大进展。此外,中煤装备、郑煤机等大型煤矿机械制造企业,煤矿综采成套设备已出口到俄罗斯、德国、印尼等国家。近年来我国煤企积极参与国际煤炭资源开发与并购,不断拓展境外市场。中国煤炭企业尤其是国有煤炭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俄罗斯、蒙古等国家,采取如合营、参股、控股、独资等多种合作方式。“走出去
记者日前了解到,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已经基本敲定,“十二五”煤炭工作将明确“大集团、大基地、大矿井、大通道”的四大原则,继续将推进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列为重点任务,目标是亿吨级企业由5家增至10家。另外,加大煤层气利用开发力度和提高煤矿装备国产化水平也是“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方向。煤炭规划对全国煤炭机械需求量做出了导向性引导。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从规模从作业模式从安全角度等多方面因素都直接提高煤矿行业机械化率的迫切需求,煤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