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2012我国水电开发两大争议

2012-11-15 12:07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作者:张博庭关键词:水电开发水电站水利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金沙江水电开发

社会上围绕水电开发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今年上半年,社会上就有过一次批评、质疑金沙江水电开发的风潮。好在这一期间我们正好也在搞“西南水电行”,学会的专家和一些媒体的记者考察了金沙江之后,对于某些媒体所传播的谣言给予了一定的揭露。但是,这个揭露的力度还不算到位,对金沙江水电开发的影响,最多也只能算正负相当。

在那场关于金沙江的争论中,我们曾多次揭露过一个自封“首席科学家”的杨勇。但有人觉得我在论战中总是强调杨勇,没考上大学,只是中专毕业,没有正式的职称,有点不合适。因为确实有很多人才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仍然能在科学的某一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然而,杨勇的问题决不仅仅是学历和职称的问题,而是杨勇在水利水电的工程地质方面真的很无知。由于没有学过,也没有真正干过专业,他只能编造,或者是抄袭一些网上的说法蒙人。除了某些在网上抄袭的消息,可能还有些道理之外,他经常会说一些不着调的话。例如,他曾经对地震后土坝的沉降,大惊小怪。还有一次,某报纸曾报道说杨勇在他日记中描述了金沙江地质灾害的场景。可没想到那时候杨勇只有9岁大,按逻辑分析就知道那肯定是他从那里抄来的。如果杨勇再大上十岁,这些抄袭来的东西,很容易就被当成他自己的了。所以,我们真不知道,在他讲述的“高论”中,有多少是从网上炒过来的?

我们公开揭露欺骗的行为,很多人不认同。有人曾在网上公开发文说,伪专家也有质疑的权利。我们说,虽然谁都有权提出建议,但是,谁都没权利欺骗公众。不能否认,我国现在的社会,诚信方面确实有所缺失,甚至一些喜欢标榜客观公正的媒体的某些做法,经常也让人难理解。这些经常喜欢诬蔑中国水电开发的媒体,想方设法的为骗子“申冤”“漂白”我们还不感到奇怪。然而,当记者们,都故意引用骗子自封的首席科学家的身份,重复一些诬蔑水电开发的谎言,真的让我们感觉到中国水电的舆论环境有多么困难?

水电大坝与地震

最近,又有一个加拿大的《国际探索》杂志。提出了一篇名为《中國西部的地震災害与水電大壩》的报告炒作中国的水电开发存在着巨大的地震风险。記者劉虹橋也写了篇《中國西部大壩地震災害被低估》的文章积极配合。也许是为了让我们无法去核对和深究,这个国外机构和中国的财经记者还故意要隐瞒报告作者的真实姓名。

当我们根据这位所谓的报告的一些可笑说法,怀疑这位作者,不仅不是专家,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根本就不懂工程的外行之后,記者又在2012年10月的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水库诱发地震隐忧》的反驳文章。称报告的作者是位从业40多年的美国地质专家,曾经在中国考察过130座已建、在建和待建的水电站坝址。同时却仍然不肯说出作者的姓名。这种匿名而且有些夸张的辩解,难免又让我们产生了新的怀疑。

考察这个词现在经常被滥用。很多伪环保善于把组织游山玩水的活动也冠以河流考察的名义。这样既可以让他们过了玩瘾,也能让参与者的杜撰和编造更有说词。不过,这一蒙人的招术,对这位匿名作者似乎不大适用。因为,考察坝址与考察河流不同。如果没有当地的具体规划人员的带领,已建、在建的电站,不可能会让你去考察。而未建、待建电站的坝址,你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其具体坝址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很多经常穿梭于各水电工地之间的专业工作者,一生也无法考察过130多座坝址的原因。

加拿大《国际探索》的报告,真是错的很离谱。它指责中国水电建设太冒险的理由,居然是根据水电站座落在地震的高风险区。世界上高地震风险的地区有很多,相比之下,中国都还排不上号。日本和美洲都多次发生过9级以上的特大地震。但是,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会因为那里的地震级别高,风险大,人们就不敢在那里生活了。因为当代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即使发生了大地震也不至于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利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