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人物正文

钱鸣高:矢志煤海六十载 呕心科教心不歇

2012-11-21 12:5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煤炭煤炭行业钱鸣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炭开采不仅仅是要保证工作、运输和通风通道的空间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安全问题,还要注重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如果不开采煤炭,地面不会塌陷,地下水系不会破坏,煤炭中赋存的瓦斯也不会析出和流动,就不会发生事故。因此,所有的一切都是采动引起的,应该说岩层控制是采矿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在对各种类型岩层进行大量实测后,我们提出岩体中坚硬岩层的破断及破断后行为,是影响工作面矿山压力及开采后整个岩层移动特征的核心。我们提出破断后岩块互相咬合再次形成“结构”的可能性以及这种结构的特性与稳定性后,继续研究以四周为弹性基础“坚硬岩层板”的破断规律,及其断前发出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山压力与支护质量监测及顶板来压预测,极大改善了顶板事故造成的安全问题。

1980年我去德国埃森当时著名的煤炭开采研究中心访问考察三个月,对我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起到不小的作用。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提出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中老顶岩层破断的“砌体梁”理论和结构力学模型。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对岩层控制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并为了解决采动对环境的影响,相关研究涉及岩层控制中更广泛的问题。主要是开采引起岩体裂隙场的改变,和更准确地描述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我和我的团队提出“关键层”理论,用力学的方法求解采动后岩体内部的应力场和裂隙场的改变,由此对采场矿压、开采沉陷、采动岩体中水和瓦斯运移形成统一认识和完整的力学描述。上述研究成果在而后的岩层稳定控制和瓦斯抽中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引用。

随着机械化开采的发展,我国煤炭开采规模越来越大,地面塌陷、水系受损、空气污染等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厉害。我们人类的消费只是“效用消费”,万物皆取于自然也最终回归自然。因此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科学的获取和回归,为此我们在采动引起岩层运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开采”的理念。

我们希望瓦斯、水、土地、矸石等各种曾给环境造成损害的“资源”变废为宝,通过“绿色开采”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国际采矿专家A.K.G hose评价我们的成果说:“这些技术为减少采矿对环境的破坏提供了方向,有望改变煤矿开采是环境掠夺者的形象。”

大规模开采煤炭,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在安全方面更是隐患多多,而科技是安全保障永恒的主题。胡锦涛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煤炭行业也必须加强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研究,并完善有关技术。显然,用人的生命和破坏环境换资源是不可取的,必将受到社会的责难。

2006年开始,我和我的团队提出“科学采矿”:在保证安全、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前提下高效地采出煤炭。2007年以后,已连续4年召开全国性科学采矿学术研讨会,科学采矿已被学术界和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关注。

事业心是采矿从业者的灵魂

有人说我是我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学科的奠基人,我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认为,有一些成就只是因为这个科研方向,尤其是解放前,大部分是一片空白。

上天难入地更不容易,矿工用神圣艰苦的劳动换来社会的光明,要安全开采,尊重矿工的生命。农业和矿业都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应该备受重视。虽然我国煤炭行业在不断进步,现在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0.35,但仍然是美国的十几倍,安全问题依旧严峻。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是能源,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短时期不会变化,这就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煤炭行业。不久的将来,晋陕蒙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区域,将集中30亿吨年产能,如此高的开发强度,若不能做到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环境损失将难以估量。

煤炭行业还有太多的技术难点有待解决,这就急需人才!要培养懂科技、经济和管理的人才队伍来践行煤炭行业的科学发展。我国地质条件复杂造成煤炭开采难度大,社会应该在煤炭科技方面,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实用技术研究上付出更大的努力 。我认为,行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事业心,这样才能提升我们行业的社会形象。因此可以说采矿工作者的事业心是行业的灵魂。

国务委员刘延东代表国家在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校庆庆祝会上说:“煤炭工业是关系着我们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的基础产业。……你们有能力也有义务、有责任在破解能源资源瓶颈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实际上也是国家对从事煤炭的全体科技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当然,煤矿高等院校应该在加强煤矿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重视相关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譬如围绕行业科学发展设立资源经济学、煤炭法和资源法、资源生态环境研究等相应的学科和课程体系,并进行研究,为行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和文法人才支持。

煤炭行业的确很艰苦,但哪个行业不艰苦?如今,煤矿的条件比起上世纪50年代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科研人员搞科研,一定要勤奋,有严谨的学风,胸怀大志,耐得住寂寞,兢兢业业做事,切忌浮躁。我希望通过煤炭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使煤炭脱离高危行业,使煤炭行业成为社会欢迎的行业,和能够聚集高级科技人才的行业。

我希望自己和广大煤炭科研人员一起,增强事业心,利用有限的人生,使科学研究以最高的效率,像接力一样不断继承下去,以达到科学的顶峰,造福于人类。

钱鸣高简介:

钱鸣高,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矿山压力专家,中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出采场上覆岩层的“砌体梁平衡假说”及老顶破断规律及其在破断时在岩体中引起的扰动理论,将中国矿压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创立的“砌体梁”模型,突破了传统的定性假说;建立的悬露“板”力学模型,为顶板来压预测预报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支架——围岩”关系监测原理,开创了主动控制矿山压力的新方向;七十余岁提出煤炭“绿色开采”和“科学开采”理念,开创了系统的煤炭环保开采之路。

钱鸣高教授1962年培养出我国煤炭系统第一位采矿工程研究生,1984年被评为煤炭系统第一位采矿工程博士生导师,1987年培养出煤炭系统第一位采矿工程博士。 1984年被评为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获“能源大奖”,199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任中国煤炭学会名誉理事长。(钱鸣高/口述 武晓娟/整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钱鸣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