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一个老人和一盏“煤油灯”的故事(图)

2012-11-23 16:22来源:浙江省宁波宁海供电局作者:张跃镪关键词:浙江宁波宁海供电局农网改造电力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座泥灰垒成的灶头,放着一个铁铸的勺子一样的煤油灯,二根细细的点芯闪着暗淡的火花,给黑漆的木屋充斥着一丝萤火虫般的亮光。76岁的宁海县桑洲镇王家村俞马兰老人,面对笔者好奇的眼光,娓娓地说起30年前煤油灯和30年后电灯变迁的故事。

 三十年前,一盏煤油灯节时节油

在俞马兰老人家,一盏铁铸的满身乌黑的煤油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看见笔者好奇的眼神,老人点亮了这盏灯,顿时给小屋充满了一团亮光。“这就是过去的煤油灯吗?”笔者疑问。“是呀,这盏灯伴了我家30年,这可是历史的见证呢。”老人笑着答道,“你能给我们讲讲煤油灯的故事吗?”“行啊。”老人慢声慢气地道了起来……

五十年代,我家里也有一盏煤油灯,记得姆妈很舍不得点灯,只是在吃夜饭时点一下,晚上9点前就吹灯睡觉了。当时我还少,常常在黑灯摸夜里吓得不敢睡觉。60年代我嫁到了现在的夫家,自己当家了,现存的这盏煤油灯就伴着我读过了20年。那时候,日子穷,买什么都要票,点灯的洋油(即煤油)一月只有一斤左右,一大家子人都舍不得浪费,只能在吃夜饭的时候点着,饭后就赶快吹灯,随后家人和道地的人都在院子里坐着小木凳,在月亮下说一些农家话,谈一些张长李短,九点左右就关门睡觉了,俩佬从没有在灯光下说一些温馨话,怕公婆骂我大手大脚不注意节约(阿婆害羞笑了)。

六十年代,随着儿子、女儿的相继出生,这盏煤油灯就成了我的专利,为了给儿女纳鞋底,每天晚上都会把煤油灯放在床头照明,有时干活累了,一个瞌睡就把头上的前额发烧掉一撮,那时我就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实现呢。

沉默了好一会儿,老人说,我和老倌都是农民,不看书不看报没有灯还可以,两个儿女大了,读书做作业可就苦了,为了争一盏煤油灯常常吵得鼻涕眼泪一把,我只好划一条线把灯放在中间,就这样,这盏煤油灯伴着儿女上了初中才完成历史使命。在夫家这20年,一盏煤油灯不知烧了多少灯芯,用掉多少洋油我算都算不清了……

三十年后,电灯照亮了楼上楼下

35岁那年,大电网通到了桑洲,王家村有电了,家里通电那天,我和公婆老倌望着灯光兴奋地睡不着觉。60多岁的婆婆奇怪地问:“这灯怎么不用油就会亮呢。”“可能是用发电机从外面送过来的吧。”公公也不懂就答。不知原理的我只好笑笑不说。有电的日子最高兴的是三个儿女,读中学的大儿女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做作业了,再也不用争夺煤油灯了,而小儿子也有了自己的作业桌,黑灯瞎火的日子总算过去了。

在线路更换一新的房屋里,老人沉闷的脸上转换了笑容,老人说,自从有了电灯后,一家人在灯下说话都感到舒坦,我也从不干扰儿女在灯下看书写作业开多少时间的灯,我和老倌在温暖的灯下也能说说悄悄话了。这梦一般的日子没多久,改革开放的春风就吹到了山区,高中毕业后的儿子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家里的日子一步一步富裕了,不久,电视、冰箱进屋了,随后电话也接到了家,当我俩老倌躺在床上看着电视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共产主义生活吗?”

看着笔者会意的笑,老人说,这三十年,电的变化真大,刚通电时,家里用的是3瓦的白炽灯,为了儿女读书换成了15瓦,90年代换成了25瓦,2000年代换成了日光灯,如今换了节能灯,夜里同白天一样明亮,我补衣服穿针都不用戴老花眼镜了。

老人还告诉笔者,十年前的农网改造,家里用电同城里一样同价,四年前的电气化村建设,村里的用电不比城里差,今年的农村电网升级,感觉比城里还好,咱老百姓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如今用电不会为几块电费发愁了吧?”笔者问。

“不会了,咱农民不差钱了。”老人说,八九十年代,家里电费是几块钱,现在每月差不多100来元钱,是改革开放30年,让农民脱了贫,而电力部门的农村电气化和农网升级改造,为农民致富创造了条件。老人兴奋地说,这几年王家村彻底改头换面了,村里有了工厂,有了茶山果园,有了农家乐,人均收入快赶上城里人了。这次党的十八大召开,说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我老太婆也能赶上好时代了,哈哈,老人的笑声再次感染了笔者。

这盏灯,我要让孙儿不忘历史

在谈话中,老人再次点上煤油灯,让笔者感受一下难忘的岁月,老人说,家里条件好了,不是用不起电,保留这盏灯,是让孙子、孙女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日子,更加珍惜节约用电。老人的孙子、孙女都已上中学,每年的寒假、暑假总要住在老人家里一段时间,老人对笔者说,现在的儿子享惯了好日子,总有点大手大脚不懂得节约,她常常会讲起没有电灯的日子,说起他们父母亲小时候做作业争夺煤油灯的故事,使孙儿孙女从不理解到懂得了节约,“咱的孙子在学校写得一篇作文,《奶奶讲起煤油灯的故事》还获得学校改革开放30年征文一等奖呢。”老人讲起这件事,一脸的自豪感。

“这盏煤油灯现在可以抛弃吧”笔者又问。

“不、不,我要把他当做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老人小心地把煤油灯放在了灶头上。冲着笔者说,这盏灯是电力发展的见证,我要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盏灯的历史,记住电力变迁的故事。

听完了老人的叙述,笔者赶忙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多张照片,让更多的未来人听一听这盏灯的故事……

作者: 张跃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浙江宁波宁海供电局查看更多>农网改造查看更多>电力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