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市场正文

华锐风电469人被放假背后:因为公司没“靠山”

2012-12-18 09:25来源:北京商报 马骏昊关键词:华锐风电风电设备风电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何最受伤的是华锐风电

“前期盲目扩张,盲目增加产能,高层的决策失误,导致华锐80多亿元的库存。”陶政义说,华锐刚起步时,整个行业的风电机供应商非常少,尤其当时政策非常支持风电发展,领导层对此过于乐观,盲目地扩大了产能。

对此,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目前风电设备行业产能过剩、结构失衡、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等问题暴露无遗,这与前期风电巨头盲目扩张、过快发展的战略有很大关系。

针对 “80多亿库存”的说法,华锐风电品牌经理包震的回应是:目前公司确实有一定库存,但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因为之前的扩张步伐比较快,有些风机已经制造出来了,目前行业下行,订单减少,所以才产生了积压。”另据其介绍,之前华锐主要靠特许权招标,国家制定了风电场,分配给华锐一定的生产份额。但难料的是,这一制度没几年就被取消了。

“另外,由于销售遇阻,目前公司还面临着发展速度下降、效益下滑、资金紧张等问题。”包震进一步说。为此,公司近日还通过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来补充流动资金。11月21日公告显示,公司为缓解现金流压力,保证其正常经营周转和业务发展需求,将部分闲置募集资金9.3亿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政府的产业政策很大程度上引导并决定了行业的发展速度,”萧函表示,“而我国企业在发展前期过分注重速度、数量、规模,而对质量、核心竞争力的关注度明显不足,从而导致生产与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明显脱节。”所以万一政策急刹车,这些政策依赖度高的企业肯定会吃亏。

事实亦如此。有统计称,目前国内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率达50%以上,部分中小生产企业已经处于破产边缘,并且这种颓势还在不断发酵。根据2012年前三季度风电企业财务数据统计,风电企业净利润下降43.3%,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除了华锐风电,同为行业三强中的金风科技今年三季度亏损0.3亿元,明阳风电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也连曝净亏损。产业刹车已然成为风电制造企业们集体的伤痛。

风电行业的不景气,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便可见一斑。 “今年来观展的人数明显减少,较去年下降了20%-30%。”这是参展企业的普遍反映。艾默生电气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政策急刹车,国内风电市场萎缩。现在和发电企业签的合同基本都是意向合同,签了也不敢动”。

不过,与华锐风电强制员工放假不同,在金风科技和明阳风电的官网上,还有进一步的招聘计划,2013年校园招聘也正在进行中。整个行业受伤最重的似乎只是红极一时的华锐风电。

“没有靠山。”对于上述局面发生的原因,一业内人士不假思索地告诉记者。他用他在这个行业工作多年的经验解释说:“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需要和发电企业绑定,这样,自己的生产才不愁出路。金风科技有三峡电力,联合动力有国电,但是华锐背后却没有靠山。”

事实上,金风科技去年的年报也显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持有其11.19%的股份。而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截至2012年底,其在东北、内蒙古以及东南沿海等地的风电装机规模累计将超过200万千瓦,风资源储备超过3000万千瓦。

联合动力同样“背景不俗”。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去年联合动力以新增装机容量2847MW跃居第三,成功进驻排行榜第一梯队。而究其成功的原因,少不了其“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国国电”的身家背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锐风电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风电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