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能源去煤化开启天然气“黄金时代”(图)

2013-02-27 11:30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天然气页岩气煤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使用率低

目前,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平均占比为24%,而中国2012年仅为5.4%左右。即使在整体经济并不发达的亚洲国家中,中国一次能源利用天然气的比例仍然排名靠后。可以形成对比的是,同为“金砖四国”的近邻印度占比约为17%。

为何中国天然气使用率如此之低?“天然气的清洁性能虽是替代煤炭的最佳选择,其较少的储备总量始终是软肋。”宛学智说。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玲轩对记者指出,由于储量较少,我国对天然气的使用起步时间也比较晚,直到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发展,而国外发达国家早在80年代就已着手推广。

不过,陈卫东告诉记者:“其实就在欧洲国家推行天然气的80年代,中国部分地区也推行过一段时期的‘煤改气’,但最终因为成本过高而不了了之,而欧洲却取得了成功。”

他指出,当时的决策部门以煤改气“太贵”为由而草率放弃转型,却没有从全成本方面进行考量,以至于现在再次进行调整时要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李玲轩进一步指出,我国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天然气化工下游产业较窄,石油化工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天然气的利用率久久在低谷徘徊。

从我国能源体制来看,宛学智认为,中国天然气使用率较低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国内僵化的天然气价格机制,也导致下游天然气应用市场不够活跃,相关供气企业更是在亏本供气。

应加大进口

要恢复天空原有的蓝色并赶上全球能源的第三次转型,增加天然气供给、改变中国天然气使用率低的现状已经刻不容缓。

从资源储备方面看,2011年我国天然气年探明地质储量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将近80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29%;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约40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37%。

但是,天然气开采技术的落后与设备的缺乏始终是规模化开采的一大瓶颈,在短期内无法获得突破时,必须加大天然气的进口。

据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预计,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6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9%,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从2012年的5.4%上升为5.8%,但对外依存度也将由2012年的29%上升至32%。

能源对外依存度与能源安全息息相关。业内人士指出,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能源政策重要导向,为避免石油对外依赖过高的“前车之鉴”,天然气的进口增速或将被降低。

但是,陈卫东尖锐地指出:“与当前老百姓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相比,能源安全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必须增加海外天然气的供给。”

长期以来中国能源始终坚持自给自足,2012年能源自给率高达91.4%,而这也正是煤炭占比过高的直接原因——为了保证自给率,只能大量使用储藏量最高的煤。

陈卫东表示,即使美国2012年能源自给率达到20年来最高水平的81%,也仍然低于中国,这种长期坚持自给自足的做法并不明智。

李玲轩也认为,只要保证海外能源供给与资源流通途径的安全,即使天然气依存度加大也不会对能源安全造成巨大影响,“而且从长期来看,保存自己的资源是有利的,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同时,出于对能源安全的考虑,中石油、中石化等四家国企垄断了国内传统天然气的开发,导致民企只可能在今后非常规天然气中分一杯羹。

陈卫东指出,这种排他性的制度垄断也导致如煤层气等资源迟迟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利用。尽管目前页岩气已对民企开放,但能否真正给民企带来回报,仍有待观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