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中国“去煤化”不现实 清洁煤才是王道

2013-03-04 11:44来源:中国煤炭报关键词:脱硫除尘清洁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元宵节刚过,北京市环保局便公布了春节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情况——燃放烟花爆竹给京城的雾霾天加了码。这场起始于2012年底的雾霾事件已隔三差五地进入公众视角。

关于雾霾成因,中国科学院在春节前就做了专门的调研。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2月初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华北地区最近的强雾霾是人为与非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称,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元凶,其中燃煤占34%,机动车尾气占16%,其余来自工业、外来输送、扬尘、餐饮及其他。

“去煤化”并不现实

大气污染的成因是多样化的,这在全社会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对于污染问题的解决,仍然存在不同的说法。改变能源结构,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是最为普遍的看法,然而相关专家认为,一味推行“去煤化”并不现实,而且并非最有效的手段。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吕英对记者介绍说,就煤炭燃烧而言,原煤洗选后使用,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这才是符合现实、经济且有效的环保方式。说其现实,是因为煤炭是我国储量最丰富的能源,天然气替代煤炭发电虽然可行,但不符合资源禀赋条件。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部分城市在需求旺季常遭遇“气荒”。2012年,在国产天然气数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进口天然气规模仍达到了42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6.3%,对外依存度升至29%。同年,国内火电发电量39108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78.6%。如此大的发电量,现有天然气供应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而且大规模进口天然气会导致国际气价快速上涨,还会引发对能源安全的担忧。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自1982年成立就一直致力于推动煤炭洗选加工等节能环保事业。吕英认为,提高燃煤使用标准,才是最现实的环保选择。多年的从业经历让她感到,节能环保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但全社会对于使用清洁煤炭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该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炼焦用煤、化工用煤、冶炼喷吹用煤已经全部为洗精煤,虽然动力煤也在大规模洗选调质,但是入洗率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原煤入选能力21.5亿吨,入选率56%,大量洗选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动力洗精煤受冷落的尴尬

在煤炭行业,早早就积极推行着环保的措施,原煤入洗是最直接和最普遍的做法。按照国家的规定,目前新建的大型煤矿都配有相应规模的洗煤厂,能够做到原煤100%入洗。

在电力系统,燃煤火电厂有自己的一套减排办法,如安装脱硫、脱硝、除尘装置。但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这种方法与燃烧洗精煤相比,总成本会大大增加。记者了解到,随着技术的进步,使用脱硫等环保装置的成本在逐年下降,但仍远高于洗选成本。

不仅如此,这些环保装置对很多火电厂而言只是“摆设”,在应付检查和接待参观的时候才会被启动。据环保人士介绍,火电厂脱硫、脱硝等设备的使用过程会消耗大量的电,而且需要石灰等作为原料,运行成本很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