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今年启动电力改革宏观条件具备 越早代价越小

2013-03-19 11:04来源:中新网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装机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翻番’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园,必须要靠能源的支撑,走清洁能源的道路。首先要把顶层设计做好,建立中国的能源网。”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建中说。

当天下午,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深化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相关专家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深化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绿皮书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行了讨论,并对电力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电力改革将撬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纲要》显示,十八大确定的翻番目标,意味着电力消费即使包括节能因素,也将从目前的年度消费超过5万亿千瓦时提升到8~10万亿千瓦时;电力装机容量将从目前10万亿千瓦达到20万亿千瓦以上。

《纲要》主编、能源专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电力体制改革研究组组长武建东教授认为,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首位的情况下,如依靠以煤为主的能源方式支撑我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日后我国经济转型的负担将十分沉重。

而放眼世界,未来十年,美国、德国将初步建成以电力网为主的、清洁的智能网络。“因此,我们有必要采用国际通行的创新方式发展新的能源,这个决定将为我们转变经济方式提供一个重要的引擎。”武建东教授表示。

《纲要》建议,对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时机我们可以有三个选择,建成小康社会之前先期实施;边建设边改革的伴随型实施;建成之后的总结清算型实施。比权量力,先期实施改革是最理想的道路,并将付出最小代价,2013年就具备启动改革设计的宏观条件,越早启动电力改革,社会代价越小。

建立中国能源网络须做好顶层设计

2012年,中国煤炭产量是36.6亿吨,进口量是2.9亿吨,中国消费的煤炭,已经接近世界煤炭消耗量的50%。

刘建中告诉记者,现在,通过研究《纲要》探寻电力体制的总体战略是非常必要的,不能等待10年后问题积累严重了再改革。

他认为:“一定要把顶层设计做好,必须建立完善的中国能源网,才能够更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化建设。未来十年,中国能源主力军还是煤炭,那么怎么样使煤炭清洁化使用,达到高效利用、环保利用是我们目前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建设智能能源网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条件。”西藏是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地区。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西藏电力迅猛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绩,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电力供应不足,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全国人大代表、拉萨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旦巴认为,电力体制改革能够为西藏创造清洁能源发展的舞台和机遇。他希望,未来十年西藏能够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更好地利用充沛的水能、太阳能资源,使西藏地区用电难问题得到大幅度缓解。

对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还建议,首先可以在技术上解决一些困难,解决单纯依靠大电网的不利局面,解决好大电网和小电网互动关系等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装机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